洗必泰和双氧水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2-06-30 03:29袁泉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
关键词:出血指数患牙牙周炎

袁泉

牙周病是危害人类牙齿以及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之一,易导致成年人牙齿缺失,其中又以慢性牙周炎在临床最为常见[1]。牙周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口腔医学研究的难点、重点,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氯己定(洗必泰)和双氧水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2];(2)患牙探诊牙周袋深度≥5mm;(3)经口腔卫生指导可以使菌斑得到良好控制。排除标准:(1)6个月内接受过牙周治疗的患者;(2)3个月内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3)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4)女性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将上述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患者,91颗患牙)与对照组(32例患者,93颗患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步骤如下:(1)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接受龈上洁治治疗。(2)手术者给予患者口腔卫生指导以及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控制牙邻面的菌斑以及清洁舌部。(3)给予患牙龈下刮治术以及根面平整术。(4)将注射用冲洗针头深入患牙的牙周袋内,深度为3mm,观察组患牙采用0.12%洗必泰冲洗,对照组患牙采用3%双氧水冲洗,冲洗时间1min,冲洗液用量5mL,连续冲洗4周,1次/周。(5)在冲洗过程中,注意吸除多余冲洗液。(6)术后给予患者常规牙周家庭护理,禁止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洗漱液漱口,禁止服用抗菌药物。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3 牙周检查时间及观察指标 在患牙接受牙龈下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术之前对患牙进行治疗前牙周检查;在患牙接受4周的牙周袋冲洗后,再过2周对患牙进行治疗后的牙周检查。观察指标包括如下内容:(1)探诊出血指数:由医生用Williams刻度的牙周探针轻轻地插入牙袋底或牙龈沟,将探针取出后,间隔30s,观察患牙的牙龈出血情况。探诊出血指数的评分标准如下[3]:自动出血为5;血液溢出牙龈沟为4;血液沿牙龈缘扩散为3;点状出血为2;牙龈颜色有炎性改变,但未出血为1;牙龈健康,无炎性改变及出血为0。(2)临床附着丧失[4]:上皮冠方至釉牙骨质界之间的距离。(3)牙周探诊深度[5]:牙龈缘至牙袋底或牙龈沟底之间的距离。

1.4 慢性牙周炎疗效评价标准[6](1)显效:患牙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齿龈红肿、疼痛等消失,探诊出血指数、牙松动、咀痛、叩痛等指标下降>1度,牙周探诊深度变浅>1mm。(2)有效:患牙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齿龈红肿、疼痛等明显减轻,探诊出血指数、牙松动、咀痛、叩痛、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无明显改善。(3)无效:患牙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齿龈红肿、疼痛等无明显改善,探诊出血指数、牙松动、咀痛、叩痛、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组间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牙治疗前后牙周检查指数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牙的探诊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牙、对照组患牙的探诊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牙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牙治疗前后牙周检查指数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牙治疗前后牙周检查指数的比较(±s)

组别 探诊出血指数 临床附着丧失 牙周探诊深度观察组(n=91)治疗前 3.8±0.9 7.0±1.6 6.5±1.3治疗后 1.1±0.3 6.2±1.5 4.9±1.1变化幅度 2.7±0.7 0.8±0.2 1.6±0.4对照组(n=93)治疗前 3.6±1.0 6.7±1.8 6.7±1.2治疗后 2.5±0.7 6.4±1.5 6.0±1.1变化幅度 1.1±0.4 0.3±0.1 0.7±0.2

2.2 两组患牙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牙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牙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一类牙周疾病,约占所有牙周炎患者的95%,主要是由长期存在的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所致[7]。龈下刮治术以及根面平整术是目前临床上非手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8],但为了巩固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的疗效,我们在术后需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由于全身使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以及过敏反应的出现,因此该方法目前已经被禁用,取而代之的是局部用药,即采用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

洗必泰、双氧水是目前较常用的龈下冲洗液,前者通过破坏细菌细胞浆膜上的渗透屏障等机制杀灭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后者通过释放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氧原子从而产生杀菌作用[9]。在本研究中,所有患牙先接受牙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然后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洗必泰、双氧水冲洗牙周袋治疗。尽管治疗前两组患牙的探诊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探诊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均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患牙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此外,我们通过疗效评价标准评定所有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牙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洗必泰与双氧水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是有区别的,洗必泰龈下冲洗液更适用于慢性牙周炎的辅助治疗。

[1]高慧,王旭霞,张君.正畸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的评价[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1,21(12):725-728,686.

[2]曹采方.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5-126.

[3]李行懿,陈娜.钙离子拮抗剂致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2,16(1):16-18.

[4]周婷,谢萍,徐屹等.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39-42.

[5]张学斌 李杰.盐酸克林霉素对成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4):127-128 .

[6]姜伟杰,王丽.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和冠周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279-280.

[7]杜岩,欧龙,张贤华等.全口超声龈下刮治两次法对轻中度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9(4):219-221.

[8]冯向辉,路瑞芳,和璐.应用Er:YAG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6):886-890.

[9]李燕.根管治疗后再感染的原因与预防[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0):116-117.

猜你喜欢
出血指数患牙牙周炎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
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