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等成人教育体系中学分银行制研究*

2012-07-12 15:10王涛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位学分

王涛涛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韩国高等成人教育体系中学分银行制研究*

王涛涛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韩国的学分银行制作为连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的手段,以开放高等教育为目的,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其做法可以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韩国;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借鉴

为了实现终身学习社会的目的,1995年5月31日,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制度——学分银行制(Credit Bank System,简称CBS),以此连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从而达到开放高等教育的目的。有求学意愿的民众可以到不同的认证机构学习课程,积累固定学分之后,就可以由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认证并获取大学学位。这种机制可使全体民众在任何时间、地点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进修,获得开放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

学分银行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韩国学分制的延续与发展,使学历教育的时空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学分银行制的起源与发展

学分银行制起源于韩国1995年5月的教育改革,当时的教育改革委员会为了解决社会上高等教育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学分银行制,一方面开放大学校门,响应民众对高等学历的需求;另一方面提供便捷的高等教育知识学习渠道,提高高等教育的参与率。这种做法能够真正做到不论任何人可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可以满足所有人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的需求。因此,韩国政府在1997年1月13日颁布了《学分认证法》,作为学分认证的法律根据,同年9月11日颁布了该法的施行令,具体的施行规则于1998年2月28日公布。学分银行制从1998年3月起正式实施,开启了新的教育机制。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特别表示,学分银行制不是一个仅局限于大学院校的高等教育制度,学分银行制设立于学校之外,可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课程或资格证书,并计算学分,在积累到一定的学分之后,可授予学士学位。

在注重学历的社会中,一般社会上的知识经验,特别是民族传统技艺常被遗忘。2003年3月1日,学分银行制将韩国10项重要的非物质财产列入评价认证中。根据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的规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财产的国家文化技艺传承者及学徒,可通过认证获取不同的学分数。设立学分银行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教育社会、终身学习社会。根据学分银行网站记录,在学分银行成立之初,仅有61个机构开设的274门课程得到政府的认证,设有18个本科学士专业,23个专科副学士专业。短短6个月后,即快速扩展到181个认证机构,开设了1294门课程,本科专业增至38个,专科副学士专业增至34个。以后每年都根据社会需求增加学科与课程。1999年8月,韩国教育部颁授25名学士与9名副学士。在2000年第一届学位授予典礼上,有111人获得本科学士学位,539人获得专科副学士学位。至2009年止,共有超过17万人因学分银行制而取得高等教育学历,由此可见民众对学分银行制的肯定。

学分银行制除了作为大学教育的替代方案,保障民众的学习权利之外,更在平衡教育发展与各教育机构发展上做出了很多贡献,使教育与学习变得多元化、多样化,成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连接纽带。

学分银行制的实施程序

学分银行制的实施规则与内容比较复杂,以下对学分银行的学习程序、学分抵扣、计算方法、学分认证的审核机构及学分认证审核委员会做一介绍。

(一)学分银行制的学习程序

学习者在决定参加学分银行制后,首先要提供高中或同等学力以上的毕业证明,然后到韩国终身教育振兴院提出参与申请,如果学习者是首尔地区以外的居民,也可通过教育培训机构或由16个市、道教育厅代为办理,最后转交终身教育振兴院审理。从2009年开始,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申请,进行积累学分及申请学位的工作。

目前,学分银行制分设23种本科学士学位、108个专业,13种专科副学士学位、109个专业,学习者可按照所选的专业,到通过政府认证的教育机构参加课程学习,并向终身教育振兴院提出累计学分申请。想要通过学分银行制取得大学学士资格,需要学习基础学分与专业学分两类课程。大学学士学位需累计基础学分30分以上、专业学分60分以上,总计达到140学分以上;专科副学士学位分为二年制和三年制,二年制需要累计基础学分15分以上、专业学分45分以上,总计达到80学分以上;三年制需要累计基础学分21分以上、专业学分54分以上,总计达到120学分以上,才能取得学位证书。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学分银行制毕业学分要求表

学习者每一学年最多可学习42学分,或是每一学期最多学习24学分。另外,学习者在每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所学习的学分数也是有所限制的,一般学士最高只能累计到105个学分,专科副学士三年制最高累计到90学分,二年制专科副学士最高累计到60学分。等到积累学分达到标准要求时,可通过教育培训机构转交给国家终身教育振兴院,或由学习者自己上网登记,向终身教育振兴院提出毕业申请,在通过学分认证审核委员会的审查后,统一通报教育科学技术部,由教育科学技术部颁发学士学位证书。每年的学士学位证书在2月和8月上下两学期颁发。如果学习者的学分在同一所大学内达到本科学士84学分以上、专科副学士二年制48学分以上、三年制65学分以上,也可向大学校长提出结业申请领取学士证书的要求。

(二)学分抵扣与计算

学分银行制可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承认多种来源的知识与技术,因此,学习者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计算学分,目前韩国共有503个机构提供学分银行制课程。学分银行接受学习者各种不同的专业技术知识,并进而承认其学分。学分银行制的学分来源可分为六大项:学分银行的认证课程、大学学分认证、各种资格证书、自学学位课程、非物质财产及时间制累计的学分登录。

图1 学分银行制学习程序图

学分银行制规定的学分可通过在大学附属的终身教育院、各地区的终身教育馆、职业培训机构、各种补习班等受到国家认可的教育机构学习学分银行的相关课程取得。除此以外,因为各种情况而无法修完课程的大学肄业学生,可通过学分银行折合原本在大学内学习的学分,再通过学分银行的认证教育机构补充取得其余的学分,从而取得大学学士学位。具有相关技术的技师、作业人员如果通过了国家资格鉴定,或获取由国家认可的资格证,可按照相关规定换取学分,学士最多可使用三种资格证抵扣,专科副学士最多只能使用两种资格证抵扣。曾经参与自学学位考试或课程学习的学习者,可凭通过的自学学位考试证明或免试课程抵扣学分。此外,为了保护国家的重要非物质财产,培养文化人士继承传统文化,特别对《文化财产保护法》中所规定的国家重要非物质财产的技艺师傅、助理师傅及学徒授予各自不同的学分,其中技艺师傅可得140学分,助理师傅可得50学分,学徒可得30学分,此外,学习相关课程者也可得到4到21不等的学分数。时间登录制度是为一般民众到大学听课所设的制度,不具有该大学学籍的民众可通过这种制度累计听课时间与数据,之后可到终身教育振兴院提出成绩证明书以抵扣学分。

按照教育科学技术部对学习者学分取得来源的调查,学分来源最多的仍是学习者在正规大学学习的课程,再经由认证转为学分银行学分的,占34.5%;其次是在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学习学分银行认证课程的,占34.2%,此两项比例相当接近,合计有将近70%的学分是在大学或教育培训机构取得的。其他的学分取得方式,有16.8%为时间制累计所获得的学分,有13.0%来自各种资格证照的学分抵扣,自学学位考试制度的考试合格资格抵扣学分占1.2%,免试课程抵扣学分占0.2%。由国家重要文化财产转换的学分,在8年间总共有6480个,虽远不及通过其他来源的学分数量,但在文化技艺财产的保护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三)学分认证审核委员会

根据《学分认证法》的规定,学分认证工作由学分认证审核委员会审查监督。学分认证审核委员会根据《学分认证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主要负责审核终身教育振兴院内或相关学习课程的学分认证事项、学分认证与学历认证事项、学位授予事项及教授或讲师的资格认证等相关事项。根据相同法规第二条到第六条的规定,学分认证审核委员会由委员长与副委员长各一人、其他委员13人组成,委员分为分科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两组,委员由委员长从学术界、产业界、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机构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团体的首长中委托任命组成。

学分银行制产生的影响

自从1998年学分银行制正式实施至今已超过10年,大学高等教育制度的开放在韩国社会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开放 韩国对学历教育相当重视,因此,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渴望是促成学分银行制施行的主要原因。开放高等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使所有人及各种年龄的学习者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教育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对2009年获得学分银行制学士学位学习者的年龄及人数的统计,学分银行制的参与人口遍布各个年龄段,以25岁以上人口为主,比以18~25岁人口为主的传统大学在学生的平均年龄要高。根据学分银行网站的介绍,参加者大多是已有社会工作经验的成年人,通过学分银行制的多元学习课程,逐渐积累学分取得了学位,学分银行也给想要转专业或因为工作无法完成学业的学习者提供了另一个学习路径。此外,学分银行中的医疗保健与幼儿保育学课程更是为就业者提供了取得行业资格证书的途径。

表2 2009年通过学分银行制获取学士学位者年龄统计表

参与培训机构与开设专业不断增加 学分银行的学分获取来自高等院校附设的终身教育院、职业培训单位、补习班等各种教育单位,学习者对学分的需求间接刺激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增加。此外,各种不同的学习专业也同时增加。1998年,学分银行制开始运行时仅有61个教育机构参与,到2009年,已有503个教育机构设有学分银行的相关课程,其中属于正规学校的机构占52.7%,属于职业培训机构的占15.5%,补习班占13.1%。1998年仅有18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到2009年已增加到108个本科专业、109个专科专业,可供学习者自由选择。

国家人力资源得到开发 学分银行制的主要目的是为民众提供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学习者积累足够学分即可申请学位证书。从1998年学分银行制运行至今,获得学位的学习者越来越多,至今已有170207人获得了大学学士学位或专科副学士学位(如表3所示),表明这项制度已日益成熟。此外,许多学习者选择通过学分银行制取得大学学位的原因在于为进入研究所铺路,虽然学分银行制设有许多修课限制,但是学分银行制自由弹性的特点让急欲获得大学学位的学习者能够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取得大学学位,转而进入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就相应地增加了国家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提升了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表3 学分银行历年取得学位的人数一览表

连接了正规、非正规、非正式的学习 学分银行制不仅开放了大学高等教育的大门,更设立了不同学习经验的学分转换制度,除了大学院校的课程学分及各种教育机构的学分银行课程,更认可由政府承认的各种证书、自学学位课程、非物质财产及时间制累计的学分登录。从教育科学技术部等部门的统计资料中(见表4)可以发现,学习者使用正规大学学分抵扣的学分数占34.5%。此种现象反映出大学辍学学生被吸引到学分银行制这种获得高等教育学位的体系中,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大学学位,作为过渡到正规教育的途径。另外,共有占34.2%的学分是经审定的各种教育机构提供的,构成学分银行制学分的第二大主要来源。此外,通过自学学位考试获得的学分(占1.4%)、时间制的累积(占16.8%)、参与重要非物质财产的相关教育课程等,都是非正规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资格证书制度的学分转换也可取得非正式教育的学分,大学和专科学生可以根据此方式,以专业科目相关的证书换取学分,大学最多计算3种,专科最多计算2种,与专业学科无直接相关的证书则最多计算1种。学分银行通过制度设定,连接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的教育形态,均衡了各类教育的发展。

韩国学分银行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学分银行制实施以来,虽然还存在一些诸如社会承认度低、无法满足学龄期学生的需求与社会期待、课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但是这种制度毕竟给韩国高等成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学分银行制至今实施了13年,除了教育机构与学习专业增加之外,专业也增加到了200个以上,更重要的是作为连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的桥梁,这种制度认可各种资格证书与重要非物质财产的知识性并授予学分,均衡了各类教育的发展,使学习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多元的方式学习新知并累计学分,最后还能够取得大学学位证书。

韩国通过学分银行制发展终身教育的实践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及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我国的高校将面临生源减少的问题。但是高校还有更广阔的平台可以发展,那就是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在终身教育和成人回归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使教育真正成为社会、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障民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从而实现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表4 历年学分银行制学分来源统计表(单位:学分)

当前,我国的终身教育一般是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函授教育、夜大等形式进行,采取学年制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在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如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还比较少,依然是学年制的管理模式。我国有些地方和领域已经展开了类似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现实的做法是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建立沟通机制,通过单元制、学分转换制、学习与工作经历互认制度、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直接互认制度加以实现。

推进学分制改革,通过多种机构的学分认证,满足人们应对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教育需求,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我国推进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必然选择。这需要我们在招生注册、学籍管理、考核考试、学生转专业、转学校、毕业(结业)证书发放等方面采取力度更大的改革举措。

[1]Choi.Trends and policy process of lifelong education policies in Korea[J].Andragogy today,2008,11(1):219.

G719

:A

:1672-5727(2012)02-0173-03

王涛涛(1978—),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及教育技术等。

——郭沫若

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0年立项课题《校企合作视角下的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DGZ10082)

□有话职说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位学分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学分美食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