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探究

2012-07-12 02:06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原子化学

陈 宁

(池州市第三中学,安徽 池州 247000)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和清洁化学,即以绿色思想为指导,设计和研究对环境没有或最小负面作用,同时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具有可行性的化学过程和化学物品。这对于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绿色化学很快就成为国际化学学科重要的研究方向[1]。

随着我国教学与科研的迅速发展,化学实验显得尤为重要,中学化学实验项目迅速增加,实验产生的污染不容忽视。对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究成为了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原则,就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途径展开探讨。

1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原则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应遵循下列五项原则[2]:

(l)全过程的绿色化设计原则。

(2)环境保护意识与绿色化学理念相结合原则。

(3)可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4)安全性与简约性相结合原则。

(5)直观性与微型化相结合原则。

遵循以上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对中学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设计。

2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途径

2.1 选择无毒低毒实验药品,实现原料的绿色化

做化学实验时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试剂、溶剂和指示剂,尽可能的使用那些具有环保属性的试剂,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实验产生污染。例如,高一学生实验,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药品我们就可以选氯化钠,无毒无害且价廉易得。在新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反应原料已由KClO3改为了H2O2,避免了KClO3分解产生少量氯气的缺点[3],这充分体现了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又如,自燃实验,传统实验一般都为白磷自燃,考虑白磷毒性较强,万婷等把白磷换成无毒的石英粉和镁粉为原料,首先制备Mg2Si,然后将Mg2Si水解,生成的硅烷在水面上自燃[4]。其反应过程如下:

选择这样的药品做实验,整个实验过程无毒,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与绿色化实验要求相符。

2.2 开展微型化学实验,降低污染

微型化学实验 (Microscale Chemical Experiment)是借助微型化的仪器装置进行的化学实验,显然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试剂 (其试剂用量比对应常量实验节约90%)、缩短反应时间(大约为常量实验的40%),同时还降低了水等能源的消耗。近30年来迅速发展,被称为“化学实验的革命”。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对那些毒性大、药品昂贵、操作复杂、污染严重的实验尤为重要。例如,铜与稀、浓HNO3发生反应,若按照现有教材实验方案进行操作,生成的NO2或NO有毒气体将会直接排放到空气,污染环境同时危害师生健康。借助微型化学实验设计,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在铜与稀HNO3的实验中,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实验[5]。取一支注射器,抽出活塞,在针筒内装入少许铜屑,推上活塞并吸取少量稀HNO3,迅速用小瓶盖盖住注射器口。当看到蓝色溶液且活塞移动 (随着气体的产生活塞会缓慢向外移动)时,去掉瓶盖,拉动活塞,吸入空气,会观察到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此时迅速将气体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而铜与浓HNO3的反应,采用实验装置如图1。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会从里面小试管的小孔排出来,充满里外试管,现象很明显,多余的二氧化氮气体暂时存放在气球里,最后会被NaOH溶液吸收。显然,采用微型实验不仅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且无污染,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图1 铜片和浓硝酸的反应

2.3 利用原子经济反应,实现零污染

原子经济是指反应物中有多少原子转化为目标产物,某一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高低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原子利用率(%)=(目标产物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反应物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100%。当原子利用率达到100%时,也即反应物中的每个原子,通过反应全部整合到目标产物中,从而实现了零排放。例如,请设计以铝作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案[6]。

表1 不同方案制备氢氧化铝的原料消耗表

按生成1mol氢氧化铝来计算反应过程中所需要H+及OH-的量,结果见表1。显然在这3个方案中,方案3充分体现了原子经济性,是最佳方案。

2.4 探索连续实验、倡导循环利用,实现产物的绿色化

我们通常进行的化学实验都是独立的,比如,这次做Cu与浓硫酸反应,下次可能做Cu2+的性质实验,再下次可能又要做的检验实验,这就需要进行三次实验,浪费时间、试剂,还造成多次污染。我们通过实验设计,可以将这三个单独的实验组合起来,通过一次实验完成,做过Cu与浓硫酸反应的性质实验之后,紧接着可以进行Cu2+的性质和的检验实验。这就是连续实验,显然通过连续实验不仅可以节约试剂,节省时间,减少污染,还能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图2是我们设计的银及其化合物的循环利用图。在进行银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时,可以按照这个示意图进行连续实验设计。

图2 银及其化合物的循环利用

有些化学试剂可以回收再用,如用苯进行萃取实验后,可以用NaOH溶液洗涤、再分液回收苯,然后下次再用。这样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污染。

2.5 通过计算机辅助与多媒体仿真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非常危险,易引起爆炸,如醚的过氧化物爆炸,可进行仿真实验,学生在计算机前完成实验,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却避免了危险。又如:NH3制备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模拟NH3的制备。对多余NH3的吸收,学生不记得要接一个倒置的漏斗,直接就将导管插入水中,这时我们可以将错就错地让计算机来模拟这个错误的操作,会观察到烧杯中的水会发生倒吸,从而引起试管炸裂的现象[7],这会给学生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也达到绿色实验目的。

有些实验过程中必须使用有毒有害药品,或在实验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废气、废液,污染环境,也危害师生健康,借助前面所叙述的手段无法达到绿色化。对于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利用仿真实验进行实验教学,即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对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等进行模拟。这样,显然不会对学生和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学生不仅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流程,还会有切身的体会,记忆深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欲望和兴趣。如高二有机化学第五章石油的蒸馏和溴苯的制备实验,考虑到石油蒸馏操作繁杂耗时、溴苯制备过程污染很严重,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用动画来模拟这两个实验,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

还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如胶体电泳、化学平衡移动实验,可让学生从多媒体动画来观察变化,效果比实验好且绿色环保。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以通过选择无毒低毒实验药品,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利用原子经济反应,探索连续实验、倡导循环利用,借助计算机辅助与多媒体仿真实验等方法和手段,开展中学化学实验改革与创新,可充分发挥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环保意识,最终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

[1]孙鸿.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2):91-92.

[2]张月梅.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方法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17(1):49-51.

[3]张月梅,何晓燕.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方法论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5):31-33.

[4]万婷,李秀文.推广中学化学实验的绿色化[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15(1):35-36.

[5]程玉珊.微型化学实验初探 [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1):32-33.

[6]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第三册[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8-82.

[8]刘四运,付饶.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思想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5,19(1):143-147.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原子化学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