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设计院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与成效

2012-07-16 05:55李小帅
水利信息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设计院长江信息化

陈 敏,李小帅,刘 姣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仿真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0)

当今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经营环境和客户的高期望,这些对企业自身的应变、决策、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能力的提高又取决于企业对其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长江设计院)在制定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时,将信息化建设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作出了大力推进设计院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在生产信息化方面全面推行三维协同设计;在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方面强调标准统一、信息共享、流程规范。经过不懈努力,达到了企业运营网络化、业务运作信息化、管理生产协同化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长江设计院 MIS 总体逻辑架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在不断更新,现阶段普遍认为 MIS 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1.1 基础软件层

基础软件层主要由支持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软件组成,在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上,分别承担数据库、应用集成、门户、工作流、邮件、即时通讯和系统监控等基本功能。

1.2 核心应用服务层

核心应用服务层在基础软件层上提供了对软件产品的提炼和封装。主要有以下 2 类服务:

1)基础应用服务。将产品提供的功能开放成为标准的 Web Service 接口,再通过统一的服务目录公布出来供应用系统调用。

2)应用开发组件。为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 1 个完整的开发框架,使各系统开发人员遵循统一的标准对象进行开发。

1.3 应用逻辑层

每个应用系统各自的业务功能和逻辑在应用逻辑层实现,每个应用系统除了有自己的站点之外,还可以通过 Web Part 等技术,将关键信息提供给统一内网门户集成展现,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保持了相互之间的各种数据、应用接口。目前应用逻辑层提供了综合行政办公,人力资源、市场经营、设计项目、工程总包、图档及知识库、技术质量和科研管理等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模块,这些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及扩充,以保证能够不断地满足现在和将来的需求。

图1 系统总体逻辑架构设计图

1.4 展现层

展现层主要由内网和外网门户 2 部分组成,基于门户服务器和 .Net Framework 及 Sharepoint 的各种高级特性可以实现层次化的站点结构,统一页面设置风格和用户个性化等功能。在带给用户统一的用户体验同时,又兼顾了个性化自定义的需求。

2 MIS 建设现状及应用效果

按照逻辑架构,长江设计院首先加强基础软件服务的建设,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环境支持。在基础软件服务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信息交换及整合平台和协同办公环境;通过统一的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平台,可以把业务系统从数据到业务逻辑整合在一起。经过近 3 a 的建设,完成了基于Windows 域的网络基础架构、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以及综合行政办公、HR、财务和项目管理等系统的建设;建成了涉密与非涉密网;出台了《计算机局域网管理规定》、《涉密信息系统管理规定》、《局域网管理应急预案》、《长江设计院应用系统接口标准及开发规范》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和规范体系,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夏日的夜晚,明净的月亮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洒在荷塘里,池面平静得如明镜一般,满塘月色。朵朵荷花挺立在水中央,池塘边传来阵阵虫鸣,蟋蟀愉快地叫着,蝈蝈欢快地开着“演唱会”,青蛙也随着美妙的乐曲声在水面荷叶上一蹦一跳,展现出优美的舞姿,打破了水面的平静。

2.1 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

统一基础平台,也称企业服务总线(ESB),是实现通信、互连、转换、可移植性和安全性标准接口的企业基础管理软件数据交换平台。对 ESB 的定义通常如下:它是传统中间件技术与 XML,Web 服务等技术结合的产物[1]。ESB 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连接中枢,是构筑企业神经系统的必要元素。ESB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软件架构,可以提供比传统中间件产品更为廉价的解决方案,同时它还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从功能上看,ESB 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

长江设计院的 ESB 基于微软的 BizTalk 组件,支持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基础架构,支持异构环境中的服务、消息,以及基于事件的交互,并且具有适当的服务级别和可管理性。基础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数据集成,促进了企业级数据共享,实现了数据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了业务集成,打破专业、系统间的沟通壁垒,打造了业务协同环境,提高了跨应用系统业务处理能力;实现了界面集成,信息集中展现,界面统一访问。能够确保长江设计院各系统间数据原始来源的唯一性、共享重用的一致性、传输发布的高效性,降低了版本变更的难度,提高了数据转换的精度,加强了各系统配合集成的深度,也加快了后续新建系统上线的速度。

2.2 管理的规范和创新

一批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并应用相应的商业智能(BI)分析工具,在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促使各项管理步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良性管理循环。以财务系统为例,长江设计院作为集团型发展企业,以前各子公司都是单独部署系统,没有互联互通,财务管理存在“集而不团、滞后失真”的情况,统计全院财务报表时,财务人员加班加点,等收齐汇总完所有公司数据至少耗费 3 d 时间。建成网络计算机集团财务系统后,实现了涵盖全局,应用系统、数据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并将业务核心数据集中管理,轻点鼠标,即能实时查询全院财务状况。这既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子公司财务状况,也能满足内外部改革引起的业务变化需求,以及各二级单位财务业务处理的个性化服务要求。

网上报销、出国审批、用印审批、会议通知、资料互提、校对审查等一批工作流程的应用,将一线设计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相关人员都可以通过同一系统的不同界面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结合应用虚拟化解决方案,使各项职能审批流程均能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处理,实现了职能全信息化管理[2]。

2.3 “一站式”协同办公环境的实现

长江设计院业务信息等结构化数据[3]和公文、邮件、公共信息、文档等非结构化数据,通过数据交换、集中存储及信息检索、信息挖掘等集成于一体[4],通过与 Windows 域集成的单点登录,用户开机进入企业信息门户 (EIP)后即可按预定权限随意切换各个应用系统,各系统的待办事项均会通过微软即时通讯工具 (OCS)进行实时提醒,并通过链接直接进入待办页面办理,毋须进入各个系统分别查找处理,真正做到了“事”找人,而不用人查“事”。

2.4 内部沟通的便利

Exchange,OCS,SharePoint 等系统软件的部署,结合效能快信、OUTLook、数字签名等工具,能使各种待办事项、任务通知,以手机短信、即时消息、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全院所有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如:个人照片、邮箱、办公电话、手机、办公地点、在线状态等在即时通讯中一览无余。覆盖各级分支的远程 VPN 网络,通过链路负载均衡及广域网加速等优化措施,使驻外机构员工也能得到与局域网用户完全一样的使用体验。接触与非接触式两用 CPU 智能卡的部署,也为个人 VPN 远程接入身份认证,以及新大楼门禁、车库、食堂等一卡通的应用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通过 VOIP(网络电话)就能免费拨通各分院或偏远项目部。

2.5 运维效率的增强

颁布实施了长江设计院《计算机局域网管理规定》,相关信息系统也相继出台了管理办法,使系统的管理运维有了制度保障;在数据中心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现有 IT 环境中的大部分服务器迁移到虚拟服务器上运行,减少物理服务器数量与能耗,降低服务器管理难度;在用户桌面端,启用企业客户端自动化部署,重大故障或机器初始化时,机器插上网线,无需用户干预,0.5 h 左右就能自动完成操作系统安装、加域、网络打印机配置、标准化设置等工作,快速提供符合企业标准的桌面环境,实现“零接触”式的部署。一般性的技术支持,只要网络联通,运维人员通过 OCS 远程会议即可接管客户机桌面,迅速处理各种应用故障;部署了整套的网络管理系统,IT 人员可以通过单个的管理控制台监控、管理、维护企业的物理和虚拟环境。完善的监控体系使 IT 工程师在故障出现之前做出控制,让企业实现符合 ITIL 和 MOF 标准的运维管理。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只要几名工程师就能维护全院分布的广域网网络、数千台机器终端及 20 多套系统。

3 成功经验

3.1 领导重视

信息化建设是个“一把手”工程,这个观点现在已被大多数管理者接受和认可,但能真正重视的管理者还不多。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5]并不是简单地用软件技术和信息设备替换原有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长江设计院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体现在以下 4 个方面:

1)院级和各二级单位确定分管领导,年初制定信息化建设目标并分解到相应业务主管部门(IT 部门仅作为技术支撑),年终对照目标考核。系统规划和建设过程,由分管领导进行业务协调,站在全局的高度,突破部门业务专业分工产生的信息化认识的局限性。

2)注重基础性工作。花大量精力消除各管理部门间业务数据含义不一致、编码级次不对应、数据口径不相同、各系统编码自成体系且分头维护的问题。为保证数据一致性,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梳理数据产生的源头,建立数据之间的关系,明确数据来源。迅速出台部门、员工、岗位、资产、项目、合同编码等一系列编码标准。

3)不仅保证一定的财力投入,更保证一定的人力投入。

4)在系统推广过程中,各级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3.2 规划先行

在战略规划初具雏形时,长江设计院领导就要求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6]。信息化规划作为系统建设的龙头,关注点主要在于建立企业全员对信息化价值的认同,使 IT 价值与业务发展战略相匹配,提出定位合理和设计科学的技术框架,系统策划将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信息规划,突破了传统的以技术或片面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有效避免了“IT 黑洞”和“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

3.3 注重用户体验

系统的成功与否,还离不开用户的积极参与和使用。对于 MIS 系统建设,长江设计院 IT 部门提出要广大用户“会用、愿用、想用”的建设目标。各系统的建设始终以“降本增效”为原则,不为单纯的无纸化而信息化;通过简单易用的界面和引导式的操作,尽可能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通过“快速模型版”、“修订运行版”、“成熟稳定版”的 3 版计划,建立满足需求的稳定系统。

3.4 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

长江设计院寻求优秀的供应商负责具体的产品供应与项目实施,根据用户的需求对产品及技术做出持续的改进和更新。对于 MIS,需要根据企业管理模式、业务范围的变化及时进行变更,要求合作伙伴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深厚的技术实力和较强的责任心,并且能立足长远,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在长江设计院整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户需求的扩展和 BUG 的出现,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合作伙伴并没有斤斤计较其工作范围是否超出原先合同约定,只要工作量没有质的增大,均能及时新增完善,对于出现的 BUG 也第一时间予以解决。这些举措较好地保证了系统推广效果。

3.5 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

长江设计院专业从事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人员数量较少,但这些人员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且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背景再加上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锻炼机会,造就了 1 支熟悉业务、深谙技术的团队,能在系统建设及运维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4 结语

长江设计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将在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度的同时,积极通过如下方式拓展系统使用的广度和深度:

1)利用卫星通讯手段,使各类终端在偏远地区也能随时联入内网各应用系统,并为野外勘测、应急通讯、大坝监测、国外项目部等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支持。

2)通过财务、项目管理等系统几年的运行,已积累了一些历史数据,应把这些数据及时有效地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

按照长江设计院信息化规划,将在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采用成熟的数据集市和仓库技术进行数据汇集,借助专业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综合利用和分析。这样,长江设计院管理信息化水平将再迈上新的台阶。

[1]企业服务总线 ESB[EB/OL]. [2012-02-10]http://baike.baidu.com/view/1224042.htm.

[2]孙志东. 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 水利信息化,2011 (6): 6-10.

[3]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R].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0: 23.

[4]沈建刚,季乙玮. 基于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应用框架[J].水利信息化,2011 (6): 30-32.

[5]张一新. 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的思考[J]. 水利技术监督,2010 (6): 52-54.

[6]覃利明,张德文,汪新宇,等. 长江设计院信息化战略规划(2008—2012)[R]. 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 31-33.

猜你喜欢
设计院长江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长江之头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