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域有限基质改良辣椒连作障碍应用效果研究

2012-07-18 00:31永迟金和李晴梁春玲
上海蔬菜 2012年6期
关键词:滨海县蔬菜基地生育期

刘 永迟金和李 晴梁春玲

(1江苏省滨海县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站 224500;2通榆镇农业生产服务中心)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植物,随着辣椒专业化生产和设施栽培的发展,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辣椒,连作必不可少,因此连作障碍现象凸显。连作显著降低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影响了菜农种植积极性。滨海县为江苏省蔬菜种植大县,辣椒年种植面积达3466.7hm2,近年来蔬菜连作尤其是辣椒连作严重制约着蔬菜生产的发展。基质肥料以其成本低、来源广泛、操作简单及产品品质优良等特点,成为我国育苗改良连作障碍的实用新型技术。为了验证基质对缓解辣椒连作障碍的效用,我们在滨海县望嘉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基地开展试验,旨在探讨基质对辣椒连作的防治作用,为今后辣椒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土壤采集于滨海县望嘉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基地,分别选择正茬、辣椒连作5年种植地,土壤理化性质见表1。供试辣椒品种为韩国红都F1,供试基质由扬州农业大学研发提供。

表1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1年12月26日在滨海县望嘉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基地温室进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正茬 (NP), 辣椒连作5年 (CP)、 基质种植(SP),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33.4m2。 采用基质穴盘和电热线控温育苗技术,2012年3月移栽,各处理田间管理采用辣椒常规栽培管理方法。辣椒定植后,分别于苗期、旺长期和生育期进行考苗、测产等,观察不同处理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质处理对连作辣椒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由图1、图2可知,辣椒SP处理与NP处理生育期株高差异不显著,而CP处理整个生育期株高显著低于SP与NP处理。旺长期SP处理株高比CP处理增加40%,收获期同比增加40.3%。整个生育期茎粗SP处理与NP处理显著高于CP处理,旺长期SP处理比NP处理茎粗增加60%,收获期同比增加109%。此外,SP处理与NP处理整个生育期没有发现植株死亡,而CP处理死亡率达70%,严重影响辣椒产量。

2.2 不同处理对辣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辣椒SP处理、NP处理与CP处理相比,最大叶面积、每株分枝数、每株结果数、最大椒长及最大椒肩宽显著增加,而NP与SP之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SP处理最大叶面积比CP处理增加85%,分枝数增加100%,每株结果数增加87%,最大椒长增加6.1cm,增长率达60%,最大椒肩宽增长1.8cm,增长率达56%。

表2 不同处理对辣椒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辣椒产量关系到椒农的直接经济利益,是辣椒生长好坏的最直接表现。通过试验可见,SP处理单株比CP处理增加440g,增长率达98%,667m2产量增加730kg, 增产84%,667m2增加经济效益3066元。

表3 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连作障碍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和辣椒生物学性状,从而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导致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陈月珍等、王勤礼等证实,基质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活化土壤微生物的作用。通过滨海县望嘉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基地大棚基质改良试验表明,基质处理、正茬辣椒的株高与茎粗显著高于连作5年处理,产量增加84%,而正茬处理产量与正茬基质种植差异不大。由此可见,本试验基质处理对连作障碍起到缓解作用,可作为今后改良辣椒规模化种植的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滨海县蔬菜基地生育期
江苏盐城滨海县建立“产改”责任清单销号制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江苏省滨海县老年大学校歌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现场
江苏滨海县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及展望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