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课程群设计

2012-07-19 05:30陈雪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数控机床电气模块

胡 清,陈雪芳

(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系,江苏 苏州 215104)

随着“十二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数控机床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数控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岗位专业人员的需求逐渐增加。长期以来,高职高专院校在讲授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教学内容时,以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为主,重视知识点的系统性,但忽视了知识与工作任务的紧密联系,未能突出行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所在的苏州市职业大学在数控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课程群。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控机床课程群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群设计,需考虑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工作分析两个层面,在对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面向制造业中的数控机床机械装调、电气装调、机械维修、电气维修和设备保养岗位,具有工种的复合性、人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的高端性等特点。为将本职业技术人员素质的管理纳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首先在职业工作分析基础上,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技术素养;其次进行教学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成典型子任务,再转换化成相应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来设计课程结构;最后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课程结构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技术素养分析

技术素养是个体在技术情境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内质。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国家工程委员会和国家研究委员会在 《Technically Speaking:Why All Americans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提出:技术知识、技术能力和技术思考与行为的方式是技术素养的三个重要维度。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素养结构。技术知识对于技术素养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技术知识是技术素养的基础。技术能力也称技术行为能力,是技术素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技术思考和行为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思维方式,是技术素养的灵魂。

(一)技术知识

在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中需掌握的技术知识,具体包括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测量与误差分析等机械类基础知识;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等电气类基础知识;数控机床操作、零件加工和检测等数控设备基础知识。

(二)技术能力

在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中体现的技术能力,具体包括能读懂装配图、电气图等技术文件,会使用量检具和仪器仪表,熟悉设备结构及装配工艺;会进行数控机床的机械装调和电气装调等系统调试。

(三)技术思考与行为方式

在数控机床装调维修职业工作中体现的技术思考与行为方式,表现为基于策略的技术迁移运用能力。具体包括能够完成数控机床的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够进行设备的运行调试、维修保养等。

在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技术素养中,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考与行为方式都是以职业工作为主线的,知识和能力随学习的难度深入得到加强。初学者在职业行动领域中通过定向任务或与人合作完成系统任务,掌握数控机床装调基础类技术知识,发展成有能力者。有能力者以经验和理论引导,在职业行动领域中按计划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具备数控机床操作、机械电气系统装调等应用技术能力,发展成熟练者。熟练者在职业行动领域中根据具体情况完成复杂工作任务,形成数控机床维护维修等技术迁移运用能力,发展成专家。在技术素养三维度模型中,个体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始终贯穿其中。

三、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课程群结构设计

课程结构是课程的组织与流程,反映教学框架与进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对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分析,可从中分解出设备机械装调、设备机械维修、设备电气装调、设备电气维修、设备维护等五个典型工作任务。在对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课程群结构设计中,必须对典型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将其提炼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领域。通过对行动领域所具备的情景化能力和特征的把握,合理转换配置为学习领域的具体课程,如图1所示。

依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特征,以适应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遵循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和衔接性,设计相应的模块化和层级化课程结构。不同层级课程模块对应于不同学习阶段的技术素养培养子目标。第一层级技术知识维度课程模块内容要点是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机械类基础、电气类基础等技术知识,定位于处于技术类工作入门期能操作机床,进行零件加工的学徒工。第二层级技术能力维度课程模块内容要点是数控机床的机械、电气装调的技术能力培养,定位于能掌握数控设备运行调试与调整,排除常见的数控机床故障,具有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的“蓝领”。第三层级技术思考与行为维度课程模块内容要点是数控机床运行故障排除及设备检修、维修的技术迁移应用,定位于精通数控机床电气、机械等专业理论,并有丰富的数控机床维修维护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一定创新能力的“灰领”。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课程群结构设计,符合“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术应用”的学习认知规律和综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

表1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课程群内容选择

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课程群内容选择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课程群在学习领域中课程内容确定应以技术素养为核心,把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目标转换为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按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思考与行为三个层级课程模块,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子模块课程。每个子模块按照综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和学习难度范围所涉及的知识序化、工作要求、作业流程对课程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进行选择(见表1)。

课程群中第一层级技术知识维度模块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对从事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进行总揽性的了解;习得所需掌握的技术知识,在职业情境中学会处理定向的工作任务,为继续学习奠定宽基础,为未来职业生涯积累发展后劲。第二层级技术能力维度课程模块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从事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作需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力,使学生在宽基础上又获得“一专”的深度学习机会,在职业情境中学会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增强就业弹性和岗位适应性。技术思考与行为主模块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基于策略层面处理职业情境中复杂工作任务的技术迁移运用能力,拓宽知识面,激发潜能,满足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所在学校自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课程群设计组织教学实施以来,充分体现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课程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综合职业能力得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Technological Speaking:Why all A-merican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R].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5-135.

[3]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5-100.

[4]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5-14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S].中国劳动出版社,2007.

[6]曹之友.技术素养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2006(12):50-52.

[7]郑佳荣.“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53-57.

猜你喜欢
数控机床电气模块
八方电气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高档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应用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PLC在数控机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