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

2012-07-23 06:27徐晓燕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化学高职教育

唐 迪,徐晓燕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缩写,意为“科学、技术、社会”。是由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科学技术的整体化、综合化和日益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趋势而提出的[1]。STS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它主张探索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强调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有整体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STS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顺应了当今全球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需要,其影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扩大。

高职教育主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生的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的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很好的重视,但在学生综合素养,特别是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上尚显不足。而STS教育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指导意义。那么在高职化学教学中,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如何进行STS教育呢?

一、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途径

(一)在化学必修课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在化学必修课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实施STS教育的主要形式。高职基础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化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为开展STS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为此,我们分析和把握化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实践的结点,并进行适度的扩展、补充和联系,将STS教育渗透到每一节化学课教学中,渗透到每个化学知识点上去,使教学内容形象化[2]。

在化学必修课教学中,STS教育切入点的选择及每个切入点内容的筛选,是实施STS教育的关键。我院的高职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相对来说文化基础弱、知识面不宽、对新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多。结合我院高职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个专业与化学知识的联系,我们将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内容与STS切入点进行了系统归纳。现将高职一年级第二学期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有关切入点总结如下:

高职化学(有机化学部分)STS教学切入点列表

表中涉及到的有化学史、能源、资源、医疗、环境保护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内容的渗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懂得学好化学知识是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在高职化学必修课教学中,我们在进行第二章烃第一节烷烃的教学时,及时补充了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甲烷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石油资源枯竭引发的战争、石油造成的大气及海洋污染。让学生了解到当今社会存在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在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STS教育时,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例如在烷烃一节的学习中,对农艺专业学生,我们增加了国际上农业科学家为减少水稻生长过程中稻田甲烷的排放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的相关内容及视频。对畜牧专业的学生,我们增加了在畜牧生产中,牲畜体内甲烷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有关内容及视频。这样的讲解,使枯燥无味的理论一下子生动有趣了,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结合选修课和专题讲座,渗透STS教育

选修课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可以使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特长,激发其探索精神。[3]通过选修课可以弥补化学必修课教学中STS教育渗透的不足。我们结合化学与专业的联系,开设了《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营养》等选修课,供全院学生选择。配合选修课,我们邀请了市环保局、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开设了有关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从社会的角度理解科学技术。同时,在选修课中安排学生撰写有关的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如在《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中学习了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后,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农场、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进行调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三废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走访市场,了解市场中各种绿色食品,无氟冰箱、空调的生产销售情况,了解当前社会上市民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三)通过实验训练,渗透STS教育

STS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亲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结合化学实验实训课开展STS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一些与生活生产相关的化学实验,如指纹鉴定、焰色反应、食醋中酸的总量测定、水中铁离子的定量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头发中Zn元素含量的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及测定、RNA的提取及测定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激发学生自己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锻炼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而且能在实践中体会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和价值,进而树立起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通过课后练习,渗透STS教育

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用来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设计与化学相关的来自科技、生产的信息给予题,注重科学方法培养的探究题,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开放题等。通过练习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与科技,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与化学相关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效果

几年来,我们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以上几种途径,使学生接受全方位、多元化的化学STS教育,促进高职生的科技素养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STS教育,增强了学生现代科技意识

在STS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现代化学化工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以及现代化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现代化学。抽样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关心化学信息和环境热点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二)通过STS教育,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STS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接触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等,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学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STS教育,提高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STS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注重联系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改变了通过那种重理论知识轻实际应用的倾向,提高了学生正确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愿意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进行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

三、高职化学教育中渗透STS教育要注意的几点

(1)要依据高职化学教学大纲,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且相适应的部分;(2)所选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3)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生活感受和体验,所选用的化学教学内容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4)要重视学生科学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5]。

四、结 语

在高职化学课程中渗透STS教育,是深化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倾向,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正确社会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6]。

[1]吕素巧.浅谈STS教育的理论特点[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高汉运.STS教育的理论与高职教育的实践[J].山东师大学报,2004,(4).

[3]梁英豪.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技术—社会(STS)[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4]刘创.STS教育对搞笑课程改革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4,(1).

[5]王海英,赵岚.浅谈物理教育中STS教育的渗透[J].学科教学,2009,(5).

[6]王桂林.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 教育的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2,(7).

猜你喜欢
化学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