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在改良黏性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

2012-07-26 08:04史卫国陈风光姚云泉
铁道建筑 2012年2期
关键词:黏性压缩性填料

史卫国,阮 高,陈风光,姚云泉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56)

路基填料工程性质的优劣直接关系路基填筑质量[1],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采用的天然路基填料,大多存在各种缺陷,如水稳性差、黏性较高、膨胀率较大等,致使填筑压实后,路基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等不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常采用在填料中掺入改良剂的方法来改良填料。路堤填料改良是将粉碎的土和其它添加剂、水进行充分拌合,再用机械压实养护从而形成稳定的路堤。目前常采用的添加剂主要有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合成固化剂、合成树脂等[2]。为此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高塑性黏性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胀缩性、强度进行分析,采用添加水泥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质、水稳定性和强度变化规律,为确定水泥作为路基填料的最佳掺量提供参考并指导施工。

1 水泥改良作用机理

由于在实际工程中水泥是最主要且最常用的工程改良原料[3],因此这里主要讨论水泥材料改良土体的固化机理。

1)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当用水泥改良土体时,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很快与土中的水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其过程如表1所示。

2)离子交换作用 水泥与水反应后的胶体中,存在着大量 Ca(OH)2及 Ca2+、OH-,其中 Ca2+及 OH-与土粒表面吸附的金属离子进行吸附交换,降低了黏性土的亲水性和塑性,使分散颗粒形成较大的土团,在氢氧化钙的强烈吸附作用下,土团进一步结合成链条状结构的水泥土,水泥土封闭了土团间的空隙,使其更加坚固,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压缩性[4]。如式(1)。

表1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3)硬凝反应 随着水泥水化反应深入,溶液中析出的钙离子数量超过上述离子交换的需要量后,则在碱性的环境中,组成土体矿物的SiO2和Al2O3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就能与钙离子进行化学反应,逐渐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结晶化合物,如式(2)和 式(3)。

这些新生成的化合物在水和空气中逐渐硬化,增大了水泥土的强度。而且由于其结构比较致密,水分不易浸入,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4)碳酸化作用 水泥水化物中游离的氢氧化钙能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发生碳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见式(4)。

这种反应生成CaCO3,使得土的分散度降低,压缩性降低,强度提高,水稳定性增强,起到了固化土体的作用。

2 工程特性及改良方案

2.1 黏性土工程特性

工程点的填土属第四系(Q1-2)黏土,褐黄色,硬塑,富含铁锰结核,并含有钙质结核(砂姜石),结构较为致密,厚度>15 m。对该土进行了矿物成分、物理力学性质、胀缩性等多项室内试验。该土由多种黏土矿物组成,其中以拜来石、伊利石为主,含有其它黏性土矿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原状土强度高,无侧限抗压强度779 kPa,压缩性一般,属中等压缩性土。水稳性差,重夯制样在浸水饱和后自动崩解。湿化试验显示:原状土浸水1 h崩解约为35%,浸水24 h崩解约为70%。按照塑、液限指标,可将其定名为粉黏土或黏性土。

表2 黏性土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结果汇总

2.2 改良方案

使用水泥改良填料,水泥与土的掺合质量比分为3%、5%、7%三种,试验项目包括改良土的物理性质、颗粒级配、水理性质、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土的膨胀性指标测定等。

3 改良后土体性能分析

3.1 颗粒级配的变化

从图1中可以看出掺水泥改良后,土体颗粒级配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0.005 mm的黏粒和胶粒明显减少,由原来的34%降低至17%,粉粒含量增加。因为掺入水泥导致了土体颗粒级配的变化,使土粒的分散度和比表面积减小,从而提高了土体颗粒间的连接力,降低了土体的亲水性。

图1 试验土样颗粒级配曲线

3.2 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的变化

黏性土改良后物性指标统计分析见表3。掺入水泥后液限、塑限均有所增加,且塑限增大幅度要大于液限,塑性指数减小。说明黏性土经改良后土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表3 黏性土改良前后物性指标试验结果对比

3.3 强度和水稳定性的变化

经改良后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当水泥掺入量 <5%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大,>5%时,强度随掺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对该类土而言,掺入水泥5%为最适宜。强度随养护龄期呈线性增长,具有较高早期强度,随养护龄期增长幅度较小。经改良降低了土体的压缩性。未经改良重夯制样属中等压缩性土,压缩系数为0.19 MPa-1,掺入水泥改良后,压缩系数 <0.1 MPa-1,属低压缩性土。

黏性土中加水泥后,水稳性明显改善。由表4可见,原状土浸水后强度明显降低,强度衰减达92%,改良后的土体强度衰减41% ~65%。湿化试验显示,黏性土加入水泥改良后,浸水48 h土样均无明显变化,证明黏性土经改良后水稳定性有明显改善。

3.4 最优含水率与土密度的变化

图2为不同水泥掺入量下黏性土的击实曲线。由图2可知,随着水泥掺入量的增大,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增加,最大干密度则减小。改良土击实曲线斜率比素土小,曲线较平缓,即改良土的干密度随含水率的变化速率要比素土慢。这比较有利于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填料含水率的控制[5-8]。

表4 不同水泥掺量时的土体强度

图2 素土及改良土击实曲线

4 结论

1)黏性土中掺入3% ~7%水泥改良后,能有效改善其颗粒级配、塑液限、压缩性等指标,并且力学强度和水稳性大大提高。因此,对黏性土填料通过掺入一定量的水泥进行改良的方案是可行的。

2)强度试验分析表明,水泥掺入量为5%时最优。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原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掺入剂量,也可考虑多种改良剂综合使用,以保证满足高速铁路的强度要求。

[1] 夏明晓.水泥改良土在洛湛铁路路基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2009(6):5-6.

[2] 谭剑锋.论不良土路基填料改良技术在广梧高速公路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8(8):397-398.

[3] 杨广庆,苟国利.高速铁路路基改良土的有关问题[J].铁道标准设计,2003(5):15-17

[4] 申爱琴.道路工程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165-167.

[5] 张保俭.既有线提速改建段路基改良土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7(7):60-62.

[6] 张林洪,吴华金.路基填筑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15-117.

[7] 王素灵.水泥改良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8(3):56-58.

[8] 柳墩利,赵有明.击实延迟时间对水泥改良土压实系数影响的研究[J].铁道建筑,2008(8):91-94.

猜你喜欢
黏性压缩性填料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富硒产业需要强化“黏性”——安康能否玩转“硒+”
如何运用播音主持技巧增强受众黏性
玩油灰黏性物成网红
无机填料填充PE—LD/EVA合金的导热及阻燃性能
疏浚底泥制作污水处理填料替代MSL反应器沸石填料的效果
改良膨胀土在合蚌高铁路基填料中的应用
复方骨肽注射液配合仙灵骨葆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