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配电网的谐波治理

2012-07-28 09:53徐惠勇
应用能源技术 2012年3期
关键词:谐波电网频率

徐惠勇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哈尔滨 150076)

0 引言

供电质量包括系统电压、频率的合格率,峰值、超限电压持续时间、停电时间,以及电网谐波含量等诸多方面因素。其中,谐波的存在一直是主要的电能质量问题。谐波存在于电力系统发、输、配、供、用的各个环节。治理好谐波,不仅能降低电能损耗,而且能延长电气设备使用寿命,改善电磁环境,提高产品的品质。

1 电力系统谐波的基本特性和测量

谐波是一个周期电气量的正弦波分量,其频率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数。从形式上看,非线性负荷是供配电网中谐波的主要产生因素。非线性负荷吸收电流和外加端电压为非线性关系,这类负荷的电流不是正弦波,且引起电压波形畸变。周期性的畸变波形经过傅氏级数分解后,那些大于基波频率的分量被称作谐波。

非线性负荷除了产生基波频率整倍次谐波外,还可能产生低于基波频率的次谐波,或高于基波频率的非整数倍谐波。而电力系统中出现的系统短路、开路等事故,而导致系统进入暂态过程引起的谐波,将不归属谐波治理的范畴。要治理谐波、改善供电品质,就需要了解谐波类型。谐波按其性质和波动的快慢可分成四类:准稳态谐波、波动谐波、快速变化的谐波和间谐波四类。因其多样性和随机性,在实际工作中,要精确评估谐波含量值非常困难,所以在IEC 6100-4-7标准中对前三类谐波进行了规定,推荐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谐波进行测量分析。兼顾数理统计和数据压缩的需要,该标准中对测量时段以及通过测量取 得的谐波值提出了如下表建议。

谐波测量时段及计算谐波值

国标GB/T 14549-1993采用观察期3s为有效测量的各次谐波均方根值的95%概率作为评价谐波的标准。为简便实用,将实测值按由大到小的方式排序,在舍去前5%个大值后剩余的最大值,近似作为95%的概率值。

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谐波测试仪监测和分析谐波。将用户接入公用电网的公共连接点作为谐波监测点,测量该点电压和注入公共电网电流,通过对电压和电流分析,取得谐波测量资料。相对单点谐波测量而言,从区域或整个电网角度来看,谐波源的定位和确定谐波模型进而分析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谐波源定位,一般采用功率方向法和瞬时负荷参数分割法。而谐波模型分析的方法一般有三种:非线性时域仿真、非线性和线性频率分析。三种方法的相同点是对电网作适当的线性化处理,只是在处理非线性设备时采取了不同模拟方式。

2 供配电网中的谐波源

严格讲,电力系统的每个环节,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都可能产生谐波,其中产生谐波最多位于用电环节上。发电机由三相绕组组成,理论上讲,发电机三相绕组必须完全对称,发电机内铁心也必须完全均匀一致,才不致造成谐波产生,但受工艺、环境以及制作技术等方面限制,发电机总会产生少量谐波。

输电和配电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电力变压器。因变压器内铁心饱和,磁化曲线的非线特性以及额定工作状态下磁通密度位于磁化曲线近饱和段上等诸多因素,致使磁化电流呈尖顶形,内含大量奇次谐波。变压器铁心饱和度越高,其工作点偏离线性就越远,产生谐波电流就越大,严重时三次谐波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5%。

用电环节谐波源更多,晶闸管式整流设备、变频装置、充气电光源以及家用电器,都能产生一定量的谐波。晶闸管整流技术在很多方面被普遍采用。它采用移相原理,从电网吸收的是半周正弦波,这种半周正弦波分解后能产生大量谐波。有统计表明,整流设备所产生的谐波占整个谐波的近40%,是最大的谐波源。

变频原理也在广泛应用,变频一般分为两类:交-直-交变频器和交-交变频器。前者将380 V 50 Hz工频电源经三相桥式可控硅整流,变成直流电压信号,滤波后由大功率晶体开关元件逆变成可变频率的交流信号。后者将固定频率的交流电直接转换成相数一致但频率可调的交流电。两者均采用相位控制技术,所以在变换后会产生含复杂成分(整次或分次)的谐波。因变频装置一般具有较大功率,所以也会对电网造成严重的谐波污染。充气电光源和家用电器、计算机等更是常见的谐波源,或因其伏安特性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或因内置调压整流元件,都会对电网产生高次奇谐波,这类设备功率虽小,但数量多,也是电网谐波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3 谐波在配网中的危害

谐波对于配电系统的危害,表现在对线路上所配置的保护及测量设备的影响。因这些设备多采用电磁式或感应继电器元件,易受谐波干扰而误动和拒动,系统中存在的不明原因的误动和拒动,与谐波不无关系。所以谐波超标,会严重威胁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谐波会大大增加电力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降低变压器有效出力,谐波导致噪声,会使变电所的噪声污染指数超标。对于电力电容器,谐波会导致端电压升高,损耗加大、发热,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供配电网中大量的异步电动机所产生的谐波会增加附加损耗。负序谐波产生的负序旋转磁场,会产生制动力矩,影响电动机的有功出力。对断路器而言,无论其构成元件为电磁的、还是热磁的都可能受谐波的影响误动。

电能表是评价电能消耗重要而基本的测量工具,是用户缴费的凭证,而谐波可能使电能计量产生较大误差,严重时会导致计量混乱。同样,谐波也是引起滤波、保护装置误动和拒动的重要因素。

4 供配电网的谐波治理对策

既然谐波存在多方面的危害,那么采取必要的有效手段,避免或补偿已产生的谐波,就显得尤为重要。可归纳以下几点治理措施:

(1)加强有关谐波标准和相应规范的宣传贯彻。IEC 6100以及国标GB/T 14549-1993,对于谐波定义、测量等进行了规定,明确谐波治理是一项互惠互利、节能增效,是保证电网和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举措;

(2)主管部门对所辖电网进行系统、正确的测量,以确定谐波源位置和产生的原因,为谐波治理准备充分的原始材料;在谐波产生起伏较大的地方,可设置长期观察点,收集可靠的数据。对电力用户而言,可以监督供电部门提供的电力是否满足要求;对于供电部门而言,可以评估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是否产生了超标的谐波污染。

(3)针对谐波的产生和传播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隔离、补偿和减小措施。在配电网中,主要存在的是三次谐波污染,可以在谐波检测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加装滤波设备来减小谐波注入电网。对于各种电气设备的设计者,在设计初始,就要考虑其设备的谐波污染度,采取措施将谐波限制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4)加强管理,多方出资,共同治理。谐波的治理,需要大量的投资,不能仅仅靠供电部门,要调动电力供需环节中的各个方面,在分清谐波来源基础上,走共同治理之路。

5 结束语

谐波治理是综合治理过程,是改善供电品质的重要手段。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对电网中各级电压谐波水平进行了量化限制,对用户注入公用电网的谐波电流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在主网、城网中,谐波治理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而人们在日益发展的电网中对有关谐波的治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还有待提高。农网中高压配电的许多用户,对谐波的危害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认为谐波治理是电力部门的事情,是一种单边行为,就此而言,作为电力归口管理部门有必要加强谐波治理方面的宣传,强调谐波治理的重要性和投资回报。在对谐波准确测量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用户的治理方案。这样做,不仅能够改善整个的电力品质,同时也能延长用户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电磁污染环境,减少能耗,提高电能利用率。

[1]国家技术监督局·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S]国家标准GB/T1454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S]GB 50227-95.

[3]王兆安,杨君,刘进军,王跃。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

[4]刘劲风,王述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J].森林工程,2007-7.

[5]苑舜,韩水。配电网无功优化及无功补偿装置[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10.

猜你喜欢
谐波电网频率
关于电力电网中产生谐波的分析探讨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波动量相关性分析的多谐波源责任划分方法
穿越电网
基于CLC电路的风电谐波提取技术研究①
处理器频率天梯
振动与频率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