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2-07-28 10:16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危重插管气管

修 杰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监护室,北京 100853

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抢救危重呼吸疾病患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危重呼吸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不及时修复进行治疗,很容易导致死亡与其他严重并发症[1]。同时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呼吸重症患者若能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或及时危机干预,有益于其排谴心理危机,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2]。从目前临床报道对气管插管呼吸疾病患者开展的心理护理来看,干预方法较多,但多数为经验式总结,缺乏统一的操作参考标准[3]。本文旨在探索并建立气管插管呼吸疾病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策略的框架,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室的危重呼吸疾病老年患者 40例,其中,年龄最小65岁,最大92岁,平均78.8岁;平均文化程度以大学或高中为多,分别占50.0%和25.0%;发病时间最短 2 h,最长 20 h,均于伤后24 h内进行手术。将40例研究对象按筛选标准及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气管插管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在24 h内进行经鼻气管插管。方法:全身麻醉,快速诱导后将导管与面部垂直进入鼻孔,沿鼻底部出鼻后孔至咽腔。其中前鼻孔至咽喉腔的距离相当于鼻翼至耳垂的距离。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口头宣教,常规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无菌生理盐水20 mL+氨溴索15 mg雾化吸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积极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

1.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患者患危重呼吸疾病后易产生忧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应做好心理安慰工作。由医护人员亲自向患者介绍重症中心的诊室环境;可以常识利用已经入住治疗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教育。分发重症中心的治疗宣传手册与图文照片。②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有无合并头面部外伤等,接诊后及时通知医师,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及精神状态。

1.3.2 术中护理 介绍承担气管插管治疗的医师和护理人员,使医师与护理人员与患者得到充分的沟通。同时在术前1~2 d进行集体授课,主要是讲解危重呼吸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手术方法、术中配合、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注意内容深入浅出,内容简单易懂。

1.3.3 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术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②合理饮食:饮食应以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③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对手术治愈成功很重要。术后要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留置管的重要性及妥善固定导管的方法,防止感染。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标准:呼吸危重疾病的原发病得到控制,可正常脱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生存质量评价:治疗结束,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生存质量问卷由护士长发放书面问卷,不能书写的患者由护士组长提问题、患者进行回答的方式完成,采用是分制,85~100分为掌握,60~84分为部分掌握,<60分为未掌握。总掌握=掌握+部分掌握。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进行评价[3],得分越低,表明其状态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愈率比较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18例治愈,2例恢复良好,治愈率为90%;对照组14例治愈,6例恢复良好,治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掌握率比较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总掌握率为90%,对照组为70%,治疗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总掌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例)

2.3 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低于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强烈的刺激而发生的以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对老年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4-5]。气管插管手术由于应激源的存在也基本会引发应激反应,表现为机体心理、生理、神经、内分泌反应等一系列反应,容易造成负面的生理与心理状况[6-7]。有研究显示,术前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高,手术配合行为越好,术后恢复越快。而积极的整体护理干预能对手术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提高疾病知识掌握能力与水平,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及新住院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认知速度、准确性、耐力及痛阈等,有利于改善一般认知功能,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8-11]。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18例治愈,2例恢复良好,治愈率为90%;对照组14例治愈,6例恢复良好,治愈率为70%。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总掌握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自我效能感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治疗组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低于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自我效能感护理前治疗组对照组护理后治疗组对照组20 20 3.7±0.6 3.7±0.6 20 20 2.4±0.6 3.2±0.5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是治疗老年呼吸重症患者的有效方法,合理的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治愈率,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安丽,吴建霞,黄玉华,等.肝炎患者医学应对问卷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10(2):40-41.

[2]李凌江,李则宣.精神应激的生物学致病机制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0,14(2):156.

[3]陈俐,杨敏.手术应激反应应对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0(5):20-31.

[4]刘波,孙成飞,子阜平.对术前患者进行心理学干预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06,28(1):32-33.

[5]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5-90.

[6]陆翠玲,王丽明.ICU患者紧急抢救时邻床患者应激状态的评估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10.

[7]程灵芝,李川云,刘晓红,等.急性应激干预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74-475.

[8]王春红.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学,2006,30(10):776-777.

[9]Weissman C.The metabolic response to stress:an overview and update[J].Anesthesiology,1990,73(2):308-327.

[10]Coté CJ.Preoperation preparation and premedicatiom[J].Br J Anaesth,1999,83(1):16-28.

[11]Blumenthal JA,Burg MM,Barefoot J,et al.Social support,type A behavior,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Psychosom Med,1987,49(4):331-340.

猜你喜欢
危重插管气管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