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检测意义

2012-08-08 08:05陈媛飞何浩然
当代医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腹膜炎自发性降钙素

陈媛飞 何浩然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腹腔或邻近组织的腹水细菌感染,为肝硬化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时将导致患者死亡,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肝硬化缓解和预后意义重大[1]。自1993年国外学者Assicot等首先发现严重细菌感染患者血中降钙素原(PCT)会升高以后,PCT的潜在价值迅速被认可,国外将PCT作为监测重症感染的早期敏感、可靠指标[2]。我们对4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血清PCT进行检测,并与25例肝硬化不伴SBP患者血清PCT水平进行观察比较,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疾病组入选标准 肝硬化的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方案的诊断标准[3]。SBP的诊断依据为:(1)有腹痛、发热、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2)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0.3×109/L,中性粒细胞>0.2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3)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0.3×109/L,中性粒细胞>0.25,结合临床可诊断自发性腹膜炎;(4)排除结核性、继发性腹膜炎或肿瘤性腹水。符合(2)(4)或(1)(3)(4)可做出诊断。

1.2 研究对象 按上述标准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6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13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6.7岁。SBP 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33~76岁;单纯腹水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31~74岁。另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门诊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35~69岁。三组资料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PCT测定方法 入院时嘱所有检测对象晨起空腹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待查。肝硬化组伴SBP接受治疗后病情好转或恶化时再取血清检测。PCT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由罗氏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 肝硬化组血清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伴SBP组与对照组比较t=11.552,P<0.01;不伴SBP组与对照组比较t=10.929,P<0.01),其中,肝硬化伴SBP组PCT水平最高,且高于肝硬化不伴SBP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69,P<0.01),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

2.2 肝硬化组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比较 经综合治疗后,肝硬化伴SBP组好转35例,恶化死亡5例。与治疗前比较,好转组治疗后PCT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73,P<0.05),而死亡组治疗后PCT水平比治疗前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54,P<0.05)。见表2。

表2 肝硬化伴SBP组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比较

3 讨论

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是降钙素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通常情况下PCT mRNA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含141个氨基酸的前PCT,前PCT进入内质网膜,经糖基化和特异酶切作用,生成PCT,分半衰期25~30h,体内外稳定性好。生理情况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健康人群或非细菌感染者的血清中PCT含量甚微,甚至不能被检测到[4]。在严重细菌感染并有全身性表现时,血清PCT水平明显上升,当感染控制后会在48h内随之下降[5]。当存在细菌感染时,内毒素或细胞因子抑制PCT分解成降钙素,PCT释放入血,血中PCT水平则会明显升高,感染严重时甚至会超过20ng/ml,我院在临床最高检测到81.63ng/ml。另外,细菌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时,除甲状腺外,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与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以及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分泌PCT。有实验证实,PCT诱导主要是细菌内毒素系统作用的结果,而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局部细菌感染并不能诱导PCT产生。因此,PCT可用于细菌与非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6]。由表1可见,肝硬化伴SBP组PCT水平最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肝硬化不伴SB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PCT可用于肝硬化伴SBP与不伴SBP的鉴别诊断。

PCT不仅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有诊断价值,而且对疾病预后有指导作用。若血浆PCT持续升高,常提示预后不良。国外学者Reith等[7]对腹膜炎病人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认为,依据最初3d血浆PCT水平变化,可早期对腹膜炎的预后进行判断,存活组降低,死亡组增加或保持恒定。国内学者张崴等[8]通过动态监测最初3d血浆PCT水平发现,死亡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存活组,结果提示,PCT水平变化与SBP临床不同结局密切相关。由表2可见,肝硬化并SBP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好转组血清PC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死亡组治疗后PCT水平比治疗前更高,与文献[7-8]报道结果一致。

总之,血清PCT水平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具有诊断价值,对其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1]雷爱蓉.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4):43.

[2]Hausfater P,Garric S.Usefulness of procalcitionin as a maker of sysˉtemic infectio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J].Clin infect Dis,2003,34:895-901.

[3]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及肝病的诊断标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3.

[4]邓华云,王洪复.降钙素、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17(3):74.

[5]Karzai W,Oberhoffer M,MelerHellmann A,et al.Procalcitionin in Anew indicator of the systemic response to severe infections[J].Infection,2007,25(6):329.

[6]Oberhoffer M, Stonans I, Russwurm S,et al.Procalcitonin expression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nd its modulation by lipopolysaccharides and sepsis-related cytokines in vitro[J].J Lab Clin Med,1999,134(1):49-55.

[7]Reith HB,Lehmkuhl P,Beier W,et al.Procalcitonin-ein prognostischer in fektions parameter der peritonitis[J].Chir Gastroenterol,1995,11(suppl2):47-50.

[8]张崴,高占琪,张世兰.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与预后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12(5):477-478.

猜你喜欢
腹膜炎自发性降钙素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自发性肝内胆管破裂致胆汁性腹膜炎的急诊诊治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