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AVT(O)处理方式在600 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中的应用

2012-08-09 02:12张小霓吴文龙王琳陈亮李长鸣何俊峰
电力建设 2012年2期
关键词:省煤器水冷壁汽水

张小霓,吴文龙,王琳,陈亮,李长鸣,何俊峰

(1.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郑州市,450052;2.南阳天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南阳市,474671)

0 引言

河南某600 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于2008年4月投产运行。该机组为凝汽式机组,其给水处理采用还原性全挥发处理(all volatile treatment(reduction),AVT(R))方式。机组运行期间,汽水系统铁含量合格率较低,总体呈降低趋势,但数值普遍高于GB/T 12145—2008《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1]中规定的铁的标准值小于5 μg/L,期望值小于3 μg/L的规定。至2011年4月,该机组在600 MW工况运行时,频繁出现给水闭锁限制情况,汽动给水泵转速上升至5 850 r/min,已无余量,负荷经常下滑至590 MW。投产至2011年4月,汽轮机调节级压力增加了近2 MPa,炉侧压力增加约2.6 MPa。由于汽水品质铁含量长期超标,已经影响机组满负荷运行,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从该电厂同类机组2011年首次大修检查情况看,水冷壁、省煤器、汽轮机叶片沉积率和积盐率都很高。其中,铁氧化物占水冷壁、省煤器沉积物成份的95%以上,同时也是汽轮机叶片的主要积盐成份,以不同比例分布于高、中、低压缸叶片[2]。

该机组上述运行状况是超临界直流炉机组的一个典型例子。为抑制和缓和该机组运行情况继续恶化,将机组给水处理由AVT(R)方式改为氧化性全挥发处理(all volatile treatment(oxidation),AVT(O))方式,以降低机组受热面的沉积率。

1 给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1.1 给水处理方式的种类

DL/T 805.4—2004《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3]给出了3种锅炉给水处理方式。(1)AVT(R)方式:凝结水、给水加氨和除氧剂(通常为联氨)的还原性处理方式。(2)AVT(O)方式:锅炉凝结水、给水只加氨的处理方式。(3)加氧处理(oxygenated treatment,OT)方式: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方式。

1.2 机组状况和给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该机组给水处理采用AVT(R)方式,由于铁含量长期超标,精处理运行周期过短,采用氨型处理方式。机组自投产以来汽水铁含量见图1。

图1 汽水铁含量统计Fig.1 Iron content of steam and water

从图1可以看出,铁含量整体呈降低趋势,但普遍高于文献[1]中规定的铁的标准值小于5 μg/L的要求。

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的加氧导则[4]中明确指出,OT 方式可使给水的流动加速腐蚀(flow-accelerated corrosion,FAC)现象减轻或消除,给水含铁量降低。AVT(O)方式在国内机组的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7]。可见,氧化处理是改善汽水品质中铁含量的途径之一,也是机组给水处理方式的发展趋势。将该机组采用的AVT(R)给水处理方式,改为AVT(O)或OT方式,是降低汽水铁含量,缓解目前机组运行状况,延长精处理运行周期的有效途径。根据该机组的运行情况和该厂同类600 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大修检查情况[2]分析,机组运行近3年,其水冷壁、省煤器、汽轮机叶片垢量较高,其中,水冷壁垢量很可能已经达到酸洗垢量。根据DL/T 805.1—2002《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8]中的要求,锅炉水冷壁垢量达到200~300 g/m2时,采用OT运行方式前应进行化学清洗。由于机组未停机未能进行化学清洗。此外,虽然OT方式转化周期短,效果较AVT(O)方式更明显,但很可能会在短期内剥落金属表面疏松的Fe3O4,存在一定风险。AVT(O)方式虽然转化周期长,但与OT方式相比相对安全。经综合考虑,决定将给水处理方式由AVT(R)改变为AVT(O)方式。

2 AVT(O)方式工况控制

2.1 精处理运行方式

精处理氨化运行虽然能够延长运行周期,但氨化运行的除盐效果远不及氢型运行方式,加之AVT(R)方式会使系统铁含量偏高。改为AVT(O)方式后,精处理运行周期由氨化运行转为氢型运行,并保证氢电导率小于0.15 μS/cm。

2.2 加氨量的控制

原设计采用测量pH值来监控加氨量。但超纯水的电阻很大,几乎是一个绝缘体,测定高纯水的pH值受到温度补偿、测量校正误差的影响,准确测定比较困难,致使监控加氨量存在一定误差。相对而言,超纯水的电导率是比较容易准确测量的项目[9-10]。根据氨和水的电离常数,设计了相应的加氨量和电导率关系的程序,用监测电导率来控制加氨量,确保转化期间给水加氨的准确性。

2.3 溶解氧的控制

AVT(O)方式转化期间,利用凝汽器系统自身的溶解氧进行转化,并彻底关闭除氧器排氧门。在转化期间,凝结泵入口的溶解氧为7~10 μg/L。

2.4 铁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水汽铁含量是直接评价系统防腐效果的化学监测指标,是AVT(O)方式转化期间评价转化效果的重要化学监督参数。邻菲啰啉(1,10-Phenanthroline)分光光度法是GB/T 14427—199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11]提供的普遍应用的传统方法。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对铁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分析检测方法的改进,GB/T 14427—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12]要求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作为铁的分析检测方法。由于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器价格昂贵,操作、维护复杂,大部分发电企业仍选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但是如果铁含量低于5 μg/L,该法的灵敏度、精度、可靠性、重现性均显著下降。采用自动蒸发浓缩装置[13],将水样浓缩10倍,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分析铁含量,以实现水汽痕量铁的准确、可靠测定,为保证可靠评价AVT(O)方式的处理效果提供依据。

3 AVT(O)方式处理效果

AVT(O)方式转化期间,每日测定铁含量3~5次。省煤器入口铁含量见图2。

图2 省煤器入口铁含量Fig.2 Iron content at economizer inlet

由图2可以看出,转化初期,铁含量有波动,随着转化时间的增加,波动减小,铁含量基本稳定在3 μg/L以下。由于该机组热力系统垢量较大,给水含铁量测定值的波动,源于转化中金属表面疏松的铁沉积物被氧化后剥落,微小的铁颗粒带入汽水取样系统。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是转化时必然经历的过程。

转化稳定后(自2011年8月9日至9月1日)统计铁含量值,根据GB/T 12145—2008要求的期望值小于3 μg/L和标准值小于5 μg/L,划分为3个区域,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稳定期间,铁含量小于3 μg/L的数据占了82.76%,说明情况已经得到明显好转。随着AVT(O)方式转化的继续进行,铁含量仍会逐渐减低。

图3 稳定期间不同铁含量所占百分比Fig.3 Proportion of iron content in steady state

4 效益

(1)AVT(O)方式在该机组的应用,明显降低了热力系统铁含量,经过近2个月的转化,大部分水汽铁含量已经小于3 μg/L,提高了机组的防腐蚀水平和安全运行水平。

(2)由于汽水品质的改善,给水泵和汽轮机调节级压差在转化期间无明显升高,可以初步判断水冷壁、省煤器、汽轮机叶片垢量和积盐无明显增加,沉积速率和积盐速率明显降低,可降低机组运行能耗。虽然这些效果的直接经济效益还难以量化,但是机组腐蚀、沉积、积盐情况已经得到有效缓解。

(3)AVT(O)方式的应用,取消了联氨这种可疑致癌物质的使用;关闭了除氧器排气门,节能显著。

(4)自动蒸发浓缩装置[13]的使用,保证了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准确性,可节省设备购置费用。

5 结论

(1)机组给水处理采用AVT(O)方式后,系统铁含量明显降低,大部分数据已经达到了GB12145—2008中要求的铁的期望值小于3 μg/L的规定,有效缓解了机组运行恶化的状况。

(2)实施AVT(O)方式期间,必须保证精处理氢型运行方式,确保氢电导率小于0.15 μS/cm。

(3)建议采用电导率在线表控制加氨量。

(4)高沉积率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在不具备OT方式给水处理条件时,可以考虑采用AVT(O)方式替代AVT(R)方式。

[1]GB 12145—2008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张小霓,王琳,吴文龙,等.600 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高沉积率分析及对策[J].电力建设,2011,32(9):78-80.

[3]DL/T 805.4—2004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EPRI.Cycle chemistry guidelines for fossil plants: Oxygenated treatment[S].New York,US:EPRI,2005.

[5]钱洲亥,陆继民,陈颖,等.AVT(O)给水处理方式在600 MW机组上的实践[J].浙江电力,2006,53(1):53-55.

[6]周可师,黄兴德,曹恩楚,等.300 MW机组给水AVT(O)处理技术试验研究[J].华东电力,2009,37(4):72-75.

[7]顾庆华.超临界600 MW机组直流锅炉给水AVT(O)处理的探索[J].热力发电,2007(11):74-76.

[8]DL/T 805.1—2002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9]陆达年.在超纯水中电导率和pH、氨浓度的关系[C]//全国火力发电技术学会.第四届全国火力发电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北京:全国火力发电技术学会,2003:548-550.

[10]曹杰玉,陈新超.火电厂纯水pH值测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热力发电,2004(5):62-65.

[11]GB/T 14427—199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12]GB/T 14427—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3]李长鸣,郝党强.用于化学分析的液体样品自动蒸发浓缩装置:中国,CN 2667484Y[P].2004-12-29.

猜你喜欢
省煤器水冷壁汽水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膜式水冷壁管 温度与应力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防磨改进
一方汽水养一方人
低氧燃烧工况下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行为分析
低温省煤器运行中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某厂锅炉水冷壁管两次典型爆管失效案例分析及预防
超临界锅炉螺旋水冷壁爆管分析及预防措施
自制汽水
动动脑,你能喝几瓶?
350MW机组低温省煤器运行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