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特色研究

2012-08-10 12:23王振伟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食品检验技能

王振伟 郭 永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特色研究

王振伟 郭 永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是高职食品类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化教学。基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该课程教学应以食品检验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依据,结合食品企业岗位和业务范围,以工作过程为主导,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方法和技能及其职业能力。

高职;食品理化检验;项目化;教学改革;工作过程

《食品理化检验》是高职食品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课程与职业岗位中的食品检验工相对接,旨在使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国家质量标准操作各种分析仪器,对食品中主要成分、有害物质及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分析与鉴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实践操作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体现食品理化检验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课程的理论与实训内容相辅相成,而且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使操作技能得到强化,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我院通过总结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基于项目化教学思想,以工作过程为主导,对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项目化教学是指传统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融合,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等特点。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技能及一般的项目开发流程,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项目课程构建的探索。

《食品理化检验》主要注重对食品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的理论内容较多,所涉及的检测项目广而复杂,一般都是在理论知识讲授完之后,再进行验证试验,或者最后安排2周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脱节,不足以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专业的职业技能。针对食品检验较强的专业性和高技能性,笔者认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练、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非常适合《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

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改革的理念 按照行动导向的学习理念,根据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思想开发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简、融合、重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即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集体观念,培养团队精神,以达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

课程改革的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为核心,以工作内容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基于这个思想,食品加工与检测专业首先要针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进行大量调研,建立起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要依据工作任务选择和安排学习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实施工作场景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校企联合确定课程标准,设计培养目标。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考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对岗位行动领域工作过程、职业行动能力分析,确定课程标准。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等各方面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本课程培养目标设计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强调技能、知识及素质并重。

2.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确定学习项目。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确定典型项目,组织课程内容,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安排应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在各教学环节中融入行业标准、规范及质量体系的内容。课程学习共分为10个项目,每个学习项目都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设置具备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氛围。以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案,采取引导—自主学习等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学生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思考,进行开放式、自主式学习,完成学习项目。每个项目的学习都安排以基础技术为载体的活动,以学习型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由专职和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课程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

4.突出技能考核,构建“知识、技能、素质”一体化考核体系。以项目任务为基础,构建新的课程考核体系,依据“技能加态度,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改革新特点,课程考核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

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化选择与重构

本课程经过大量专业调查,针对我国食品检验机构和食品企业实际学习项目需要及职业道德要求,依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工》考核内容,选取所需要的知识,以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专业技能、形成并提高食品理化检验工作能力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强调技能与生产相匹配、知识与技能相匹配,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和专业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对食品行业整个职业能力的分析,结合食品企业岗位和业务范围,结合食品专家提出的典型工作任务,依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以及食品检验工由初级到高级的成长规律,设计具体的学习项目和学习型工作任务。《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食品理化检验的具体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划分学习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食品理化检验学习项目表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组织设计 本课程为达到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以工作过程为主导”课程观课程开发的目的,依据专业标准对食品检验技能的培养目标,融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于具体学习项目中,由简单到复杂,依据食品检验工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发展规律,创造职业氛围,遵照食品检验国家规范组织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鉴于本课程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加强实训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特设置了综合实训。具体要求和组织如下:(1)要求实地确定理化检验学习项目,结合生产工艺或市场监督,学生分组制定方案,设计分析操作过程,处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2)实事求是地报告理化检验数据,实验结果准确可靠。(3)学生完成一项系统、完整的食品理化检验项目。(4)任务完成在职业氛围环境和规范下,在实训室训练工作过程。(5)综合实训学习项目:每5人一组,按照国家食品行业理化检验标准要求组织实训,加强实践教学,做到单元技能反复演练,综合技能集中强化。

教学方法手段 (1)实施引导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2)每个项目采用边讲边练、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3)采用“循环操作训练实践教学法”对单元操作技术反复训练,使学生达到娴熟水平。(4)课堂设在实训室,利用多媒体实现讲授、学习、练习、实训一体化。(5)实施网络教学,针对一般性问题,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的学习平台,建立留言簿及解疑平台。

课程的项目化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属于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和训练,依据“技能加态度,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改革新特点,考核与评价应从课程考核、职业技能认证两个方面进行。课程整体成绩计算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整体成绩表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应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不再安排期末集中考试。其中,每个项目成绩分别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部分成绩组成,考核可依据学生提交的成果、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结果进行,可采用笔试、实验操作和问答等多种方式。由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分组操作,应充分考虑个人在合作中的贡献。

职业技能认证 本课程与 《食品感官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共同完成后,学生可申请直接参加国家食品检验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核,考核成绩将作为课程整体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档案。

总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淡化了高深理论的说教,可以为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完成各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锻炼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综合素质可得到全面提升。

[1]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6-28.

[2]张伟,刘靖,等.对高职院校食品检验技术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8-119.

[3]张春霞,易艳梅,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4):98-99.

[4]杜淑霞,莫慧平,徐丽,等.高职《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职业时空,2009,5(12):52-53.

[5]苏秋芳,吴云辉.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0(8):105-106.

[6]苏盛通,戚林,许潘健.项目教学法在微生物检验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53-54.

[7]高进军.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53-54.

第三届国际职教大会开幕 中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6月14日在上海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刘延东在致辞中指出,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对促进就业、繁荣经济、消除贫困、保障公平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坚持就业导向,促进产教结合,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刘延东倡议,世界各国应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创造未来繁荣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改革职业教育理念,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着力培养人才的创新技能,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作用。要努力提高包括青年、妇女及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在内的劳动者的就业择业创业能力,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要着眼终身学习需要,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增强职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升作用。要完善政策体系,营造政府、学校、企业、社区和家庭广泛参与的社会环境,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衔接融合,增强职业教育对整个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大会期间,刘延东会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一行,并出席了科技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在华建立“国际科学和技术战略研究与培训中心”的协定签字仪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负责同志参加开幕式。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全球性大会,前两届分别于1987年和1999年在德国柏林和韩国首尔召开。本届大会以“为工作和生活培养技能”为主题,来自117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G712

A

1672-5727(2012)07-0040-02

王振伟(1980—),男,河南沈丘人,硕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与食品生物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食品检验技能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拼技能,享丰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