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2-08-15 00:43张胜行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2期
关键词:卫勤军队医学

张胜行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务部,福建福州 350025)

军队医院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张胜行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务部,福建福州 350025)

转化医学作为医学研究的新模式,被寄期望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起步点和着力点。近年来,我国新建或在积极筹建转化医学研究的机构,其构建和运营情况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军队医院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角度,从临床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组织管理角度,与读者共同探讨军队医院开展该项工作的几点思考。

转化医学;军队医院;军事医学;科研管理

近年来,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已从一个医学研究的理念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1],其新颖的观点和迅猛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多家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和医院分别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开展转化医学研讨,我国很多学者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学术地位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2]。为积极推进军队转化医学研究进程,军队专门成立了全军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3]。军队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是适应国家和军队形势任务发展需要,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促进卫勤战斗力和为部队服务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军队医院如何积极适应未来军事发展的需要,应对新军事变革对军事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推行转化医学模式并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临床科学研究

转化医学在基础与临床研究间构架了一座桥梁,强调从临床中发现问题,进行以疾病为基础的研究,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快速为临床医学服务。军队医院作为卫勤力量的主体,其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卫勤核心保障能力和部队战斗力与凝聚力的提高。

重视从临床工作和卫勤保障中凝练课题。转化医学这一理念的倡导,要求医学工作者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结合临床的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基础研究,以促进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推广应用,以实现军队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当前,军队医院多样化军事行动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越来越重,这正是军事医学科技创新的要点。

加强样本库的建立。转化医学重视将临床与基础紧密联系起来,样本库的建立则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标准化的样本库,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现代化的科研平台,使其具有支撑创新、提高效率、实现共享、促进交流的功能,同时利用最新的科技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有效利用临床资源,并将其服务于基础研究并快速有效地实现转化应用。

增强跨学科交流力度。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广泛。科学研究要不断创新成果,就必须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催化来自不同领域研究者的交往和联系,增强各学科间交流。作为军事医学工作者,既要注重通用医学研究,更要突出未来战争需要的军事医学研究,还要瞄准野战内外科、烧创伤、核化生操作研究,切实增加军队医院科研工作的“含军量”和“含新量”。

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在我国,每年取得的约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足8%。因此,临床科研从立题时就要有市场和产业化的概念,科研成果完成后就应该迅速向产业化、市场化和临床应用的方向发展[4]。军队医院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基点,紧紧围绕临床疑难问题、影响部队战斗力问题,加大成果转化力度,让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部队卫勤服务保障能力。

2 以转化医学思想指导军队医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医院立足和发展的生命线,其建设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整体水平和学术地位。军队医院要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适应国家和军队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主题和主线,不断升华军队医院发展内涵,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鼓励学科交叉。现有的学科体系是根据行政需要、生理研究甚至是文化不同来进行划分的,并不是根据转化医学的原则按有效解决某一医学问题的需要来展开的,因而较难完成跨专业多学科的医学研究。转化医学主张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需要多学科成员组成科研小组,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广泛,任何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都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团结协作。军队医院要善于整合资源,组织集体攻关,坚持以国家、军队重大科研资助体系和标志性科研项目为牵引,组织跨学科、跨专业协作研究,实现优势互补、有机融合。

搭建科研平台。转化医学在将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结果转化为能提供临床实际应用的手段时,需要搭建强大的、稳定的平台,需在基础和临床之间架起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使两者能紧密交流和联系,相互完善和发展。还要建立基于平台建设的标准化数据收集系统和可以把各方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网络框架。同时,军队医院要注意深化与科研院所和医药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医院转化医学的共享平台和对外合作的统一出口。

促进学科内部和谐。由于基础和临床研究涉及的范围太广,分类太细,所以基础研究者往往缺乏临床知识,而临床医生对基础研究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增强基础研究人员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尊重,另一方面要提供临床医生进入实验室探索基础研究的机会。使双方均能不断熟悉对方语言,最终将转化医学变成双向通道:从实验台到床旁,再从床旁到实验台,以此良性循环。

3 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临床人才培养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加速,核化生军控步履维艰,新发传染病大量出现,战争空间空前扩大,战场环境日趋复杂,使得军事医学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军队医院作为卫勤力量的主体,其从事科研和医疗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医院发展的主力军,对医院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军队医院应该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医学家,实现临床与基础的一体化,对推动军事医学发展、提升卫勤核心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转化型人才培养理念。医院要从传统的医学模式向转化医学模式转变,就要使研究人员转变观念,深刻理解转化医学的内涵和精髓,真正用转化医学的理念来指导医学科学研究和病人治疗工作,而不能把一般的“围绕临床搞科研”简单看作是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模式的科研管理要实现从“自然孵化”到“主动培育”的转变。在人才培养系统上要体现跨专业多学科的大协作,从宏观上进行规划、引导和调控,要形成医教研纵向贯穿其中的“立体交互式”科研网络,在每个交叉点上培养造就人才。

充实转化型人才培养内容。专门的转化医学研究者只有经过特殊培训,才能具备同时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的知识和技能,当前,很少有接受过严格的双重训练的临床科学家[5]。因此,转化型人才的培养,应侧重于培育其转化医学思维、广博的视野和多学科大协作的组织能力。要采取出国进修、部队代职等形式,注重军事医学相关新知识的灌输和战斗精神的培育,为军队医院培养适合军事医学转化的人才队伍。

建立转化型人才工作机制。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的需要[6]。引进、培养和使用转化医学人才是医学转化工作开展的关键。转化医学研究需要跨越医、工、理和人文学科,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泛、先进、复杂的资源和方法,实现相关人员技能的有效组合[7]。要组建临床研究人员和实验研究员转化医学实践优势团队,进行团队型领导[8]。要大力营造适宜的学术文化和组织结构,开创全新的组织行为模式,联合提出整合性研究课题、确立核心任务,在首席研究员的带领下,保证成员能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顺畅地共事[9]。

4 重视科研管理在转化医学中的作用

当前,临床医学和基础科研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管理人员应在研究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实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的无缝对接。

要积极组织协调学术交流与互动。转化医学在医学领域发展中的意义重大,科研管理者要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条件,真正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的转化起到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要随时提供宽松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基础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互动,使基础与临床以及交叉学科的信息得以及时沟通、碰撞,产生思想火花,取得共识,以期得到有转化意义的课题,为新课题申报提供宝贵的材料。

要注重转化医学研究的信息建设。信息建设涉及政策支持、自然语言的处理、标准化、信息检索、电子健康病历五方面,其发展给生物学家,流行病学者、医生及临床研究者、卫生服务者的工作和医药产业发展以极大的支持和支撑[10]。医院要整合临床医学研究网络,加强信息和数据处理以及开发各种新技术,提高整个临床研究体系的效率和产出,为转化医学和各学科领域之间实现功能性衔接创造条件。

要构建转化医学长效发展机制。医院在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的同时,要成立相关研究机构,筛选并重点支持研究基础扎实、临床疗效确切、多学科交叉、对卫勤保障力生成有利的原创性转化研究项目,在经费、人才和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规范转化环节,缩短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距离,减少转化成本,降低转化风险。要利用经济、荣誉、弹性工作安排等措施加大和鼓励临床科学研究培训和工作开展,使研究工作在新兴转化医学中发挥其应有的桥梁作用,使军队转化医学体现军队医院特点和军事医学特色。

推进军队医院转化医学研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转化医学的核心理念来看,它将是推动军事医学进步的必由之路。我们深信,随着军队医院转化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先进的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新方法、新手段,为促进卫勤战斗力和为部队服务保障力生成提供重大支撑。

[1]Drolet BC,Lorenzi NM.Translational Research:Understanding the Continuum from Bench to Bedside[J].Translational Res,201l,157:1 -5.

[2]Wang XD,Wang E,Francesco M Marincola.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developing in China:A new venue for collaboration[J].J Translational Med,2011,9:3.

[3]洪 琪,郭 进,刘 媛,等.转化医学:新世纪医学发展新动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339 -341.

[4]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1.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7,57(1):43 -66.

[5]徐 幻,刘玉秀,杨国斌,等.转化医学:从理念到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A):2536 -2538.

[6]唐星明,黎介寿.高层次临床营养支持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9):579-580.

[7]Paolo De Paoli.Institutional shared resources and 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J].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09,7:54.

[8]Elias A,Zerhouni.Translational and Clinical Science-Time for a New Vision[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5,15(353):1621 -1623.

[9]Francesco M Marincola.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03,1:1 -2.

[10]Philip R.O.Payne,Stephen B.Johnson,Justin B.Starren.Breaking the TranslationalBarriers:The Value of Integrating Biomedical Informatics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J].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2005,4(53):192-201.

Some Thinking about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in Military Hospitals

ZHANG Sheng-ha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Affairs,Fu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Fuzhou 350025,China)

As a new model of medical research,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regarded as a new start and key point of modern biomedical research.In recent years,institute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have been set up or are under consideration in China,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running of these institutes are still at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In this article,we will share our thinking about carrying out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in military hospita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linical research,discipline construction,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ranslational medicine;military hospital;military medicine;research management

G642.0

A

1006-2769(2012)02-0227-03

2012-01-05

张胜行,河北衡水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务部科训科副科长、主管技师。

猜你喜欢
卫勤军队医学
抽组卫勤力量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培训模式探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多种医学影像设备联合应用在突发事件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军事卫勤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