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强农惠农监管工作

2012-08-15 00:48德宏州农经站678400
云南农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惠农补贴部门

□德宏州农经站 678400 李 黎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德宏州自2004~2010年兑付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油菜补贴资金共计3.353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州的农业生产发展。

1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意义

1)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农村民生仍然艰苦,最需要改善。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政策是首要的因素。无论是强农政策还是惠农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利益结构的调整;都是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和保护;都是对农业发展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和激励。

2)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应该看到,拉动内需最大的消费空间是农村,最大的产业需求是农业,最大的消费群体是农民。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对于繁荣国内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3)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执政党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其中之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俗话说:党风正则干群和,农村稳则社会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有利于推动农业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大力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能使广大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切、关心和关爱,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广大基层干部通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服务群众,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和谐稳定。

2 德宏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七年下发了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从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村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等多方面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后,德宏州委、州政府都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出台具体落实意见。2004~2010年,我州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及油菜良种补贴共投入资金3.353亿元,累计补贴面积781 500 hm2。2009年粮食直补面积为53 913.33 hm2,比 2004年增加19 806.67 hm2,占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5.02%;良种补贴面积95 133.33 hm2,占全州粮食播种面积的44.15%。到2009年底,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59 661万元,增长18.75%;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现金收入达279 82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88%,增长21.28%;全州农民所得总额达253 200万元,增18.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841元,增16.39%。

3 贯彻落实惠农政策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是贯彻落实惠农政策的前提。一方面,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为确保各项惠农政策按时、按质、有序开展,州、县市都分别成立了各项惠农政策的专门工作机构,并以政府文件进行了下发。如:粮食补贴及良种补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这些惠农政策工作领导小组都是由州、县级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每项惠农政策的组织、实施、协调等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地的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另一方面,实行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为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对每个部门落实惠农政策的责任都进行了具体细化和明确。如:财政部门具体负责补贴资金的安排、筹集、拨付、管理、结算和监督等各项工作;经管部门负责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2)规范操作是贯彻落实惠农政策的关键措施。在工作中:一是注重了宣传发动。一方面是层层组织召开每项惠农政策的专题会议,对每一项惠农政策都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另一方面是利用宣传报道、横幅标语、墙报专栏、网络平台、电视媒体等多种形式,对每一项惠农政策进行了原原本本的宣传,使各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对照每一项政策要求,结合本州实际出台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细则,该到现场检查到现场核实,该公开的公开,该审核的审核,严格按政策按程序、按步骤办事,层层把关。三是认真抓好登记造册。按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求,将所涉项目惠及的各个单位及个人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做到快速准确。四是严格了资金拨付程序,强化专户资金管理。为了管好用好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尽量减少过渡环节,全州统一布置,设置个人专户,直接将粮食补贴、综合补贴等资金拨到个人专户上,通过“一折通”发放到位。

3)加强监督管理是贯彻落实惠农政策的有力保障。为把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发放到位,保证不出错、不走样。一是加强方案监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健全和完善了惠农政策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实施方案,确保了补贴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依照,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增强按规章办事的意识。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强农惠农政策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不断增强社会监督力量,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三是专项督查。为严肃纪律,杜绝有禁不止现象发生,每年都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督查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 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问题。农资价格上涨,意味着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收益下降,这使得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大打折扣,部分补贴款被生产资料的上涨所吞食。

2)惠农政策执行处于被动局面。一是基础数据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每年惠农政策的出台都很早,但具体标准下来要等统一通知,通知一来,往往就要求在半个月甚至更少的时间内发放到位,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一般要经过调查、核实、复查、公示、汇总、上机、上报、审批、发放、再公示等一系列工作,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有时也难免会出现意外致使情况不能跟要求一致。二是由于实际种植面积大于计划分配面积,使乡、村两级工作处于被动。三是有的农民因“一折通”换折问题导致存折和批量表上折号不一样,补贴无法在规定时间到账,还有同一补贴项目由于新增户和老户,发放时间不一致,也不能及时将补贴金发放到农户手中。

3)多头多次发放,造成部门发放成本和农民领取成本高。由于各项惠农补贴的性质不同,管理的单位也不同,如粮补、退耕还林、能繁母猪、家电下乡等补贴。各项补贴发放的依据、要求各不相同,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补一发”,部门多头多次发放、农民多次领取的情况,这就带来了发放成本过高和领取成本不够经济的问题。如一季度油菜良种补贴尚未发放完毕,二季度要开始发放农资综合补贴,三季度又要发放水稻良种补贴,这些补贴的发放,都要经过政策宣传、打表造册、数据录入、张贴公示、核拨划款等一系列环节,相关部门及乡镇、村组干部常年就在无休止的宣传、发放各种补贴中工作。特别是山区非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一户仅几十元钱。随着农村金融网点的压缩,部分偏远乡镇的农民补贴要到所在片区的中心乡镇农村信用社领取,补贴还不够往返一趟的路费。与此同时,多头管理带来的多头检查又增加了基层的行政成本。

5 新形势下对加强强农惠农政策监管的几点看法

1)进一步完善惠农政策,实行监管责任制。加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管工作,首先必须要形成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齐抓共管并负总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所属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必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部门协作,齐抓共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机制运行上保障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二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惠农政策的具体标准和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适当变化,紧密结合实际。

2)加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管力度。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农村基层强农惠农的投入,发到农民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极易引发贪污、受贿、挪用等涉农职务犯罪案件,这种违法行为往往直接损害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有些还会直接引发群众信访群访事件,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的监管力度,保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真正把党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①加强系统监督。政府要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要防止资金不到位甚至挪用现象,确保政令畅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业务主管部门要把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各行政单位绩效的重要内容,对发放或补助到人的项目,要抓好调查、核实、公开公布三个重点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②加强社会监督。在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过程中要拓宽监督渠道,除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作用外,还要调动新闻媒体等,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在强农惠农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资金使用情况,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规范干部权力运行,预防问题的发生。

③加强过程监督。为增强惠农政策落实的透明度,真正做到“政策公开、程序透明”,要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④加强规范监督。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与联系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监督要形成合力,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分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猜你喜欢
惠农补贴部门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山西科普惠农3·19行动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28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