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经济工作探讨

2012-08-15 00:54朱宁阳
科技视界 2012年9期
关键词:社区经济发展

朱宁阳

(中国石化总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河南 洛阳 471003)

0 概述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促使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0%。因此城市规模势必增容扩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城市社区经济经营机制的大转换。 进而使城市社区经济工作适应当代中国经济工作的大格局,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是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社会的不断探索。基于城市社区经济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才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这个现实,它是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由于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行而逐步从城市社会福利性的社区服务中分离出来的, 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才开始出现的全新事物。然而,城市社区经济作为一项客观具体的经济活动,其实早就存在,人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它。 就其具体特征而言: 城市社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前提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 就其作用来讲:是区域经济增长,缓解失业矛盾,提高就业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寻找新思路、新资源的切入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社区经济已成为社区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便于理解社区经济这个概念我们必须从其基本特征和具体措施入手加以理解。

1 城市社区经济的地缘性特征

城市社区是指城区一定地域中,因共同生活而形成了相对自然稳定社区关系的人类利益共同体,是介于城市居民与城市社会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具有纽带、桥梁功用的组织。 因此可以推定城市社区经济就是专指在城市特定区域内,为社区居民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消费需求而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以及在此区域内所进行的一切经济、文化生活消费要求而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量人口迁入城市,一个新的概念被引入我们的生活——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就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2 城市社区经济的社会性特征

社会性是指城市社区经济诸多特征中最为突出的表象之一。 社区虽然首先是指一种地域性社会,但社区除了含有地域性特征外,其内部关系还是具有情感、特殊主义、集体主义与排他主义的价值取向。 因此要追求城市社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显然是具有许多特殊性,复杂性的。

3 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的几点措施

a.面对我国城市社区经济的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一是要在发展方向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 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的大竞争,提高城市社区的综合竞争力。 b.在管理体制上,要从直接抓生产经营机制转移到政策指导,投资决策,资产经营,监督服务等间接管理上来,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经济内部管理机制的作用,做到因地制宜,扩大社区经营的自主权。c.在经营机制上,要灵活多变,积极推行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明确企业内部产权关系,全方位放开,让各经济实体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 d.在劳动人事管理上,政府及基层社区只管一个法人,一个合同,一个监督机制,一个服务体系,各经济主体可以自主招聘,调动,使用和解聘人员。不断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政府一方面要退出社区经济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积极地支持和引导社区经济的发展。

积极推进社区经济发展市场化。 实践证明市场化是发展社区经济的正确途径。 以大力突出社区服务,增强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功能。 以服务于社区居民为主旨发展城市社区经济,并通过城市社区经济发展来支持社区其他各项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从而达到社区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是社区建设的基本方式和重要途径,也是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功能。 因为社区服务具有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一体,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趋势。 它不仅包括提供满足居民物质需求的服务,同时也包括满足居民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而且随着城市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区服务将在满足精神、心理和社会需求等方面会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为此我们第一要注重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充分利用驻社区单位经济实力强、 联系业务广泛、信息灵通等优势,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从而把社区资源优势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壮大社区经济实力。 第二,推动社区经济民营化,发展社区经济必须重视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扶持,民营企业都有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建立起了相对科学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社区经济民营化,可以有效促进社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推进社区经济股份化。 发展社区经济,要以企业改制为重点,用股份制形式实现社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有效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组织管理,积极推进社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要改变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经济规模小,素质低,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就必须加强城市社区经济的组织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零敲碎打、低水平、低效率的状态,没有长远规划和目标的初级阶段。 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管理上相对混乱的局面, 尤其结构层次上尚未理清理顺。主要表现在这里既有政府办,街道和居委会办,又有个体办,私人办,还有公司合作、合股办的。 这样一种形式上混乱,势必导致内容上的无序。 目前,发展城市社区经济应在有利于政企,政事分开,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下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以街道办事处的主导作用,加强基层社区的政权建设和社区经济的管理作用。 由于城市社区经济涵盖了多层次的服务范畴,目前应主要发展技术含量较低的便民服务业,适当发展信息咨询,网络服务业等。 便民、利民、惠民的基本服务内容:主要是指包括社区环境保持,居民生活服务、家务劳动服务等在内的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适时开展信息咨询、网络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区经济要注意尽量规避提供泛化居民服务的领域,而是通过深入的社区居民调查,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以发展社区经济为切入点,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缓冲就业压力。 城市社区经济主要以第三产业,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不但可以吸收弱势群体人员,而且可以为社区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在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可以将发展社区服务业安排、吸收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注意拓宽社区人才选拔使用渠道, 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机关干部下派等方式,遴选出一批基本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到社区工作,实现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另一方面,要重视对现有社区人员的教育培训,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等机构,有计划的组织现有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促进他们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评议,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整体上看,社区经济发展应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承担与社区管理组织功能相适应的各项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全面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社区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