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探索

2012-08-15 00:52
科技传播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电视观众同质化新闻媒体

胡 猛

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浙江 温州 325027

0 引言

电视新闻中的民生新闻是在党和政府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形势下出现的,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进行关于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探索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1 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1.1 民生新闻同质化倾向比较显著,内容较为单一,存在着较高的重复率

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节目过多地堆砌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水管爆裂等等新闻事件,就会导致同质化倾向比较显著。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进行长时期的重复报道,就等于是始终在报道无数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报道的内容非常单一,很难吸引电视观众的眼球,更别说能够让电视观众有深刻的感受和新鲜的启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众多民生新闻都让电视观众感觉到热闹有余而精彩不足,从而对于民生新闻失去了兴趣。

1.2 新闻媒体自律性不强,民生新闻存在着一定的娱乐化倾向

为了一味满足电视观众求愉悦的心理需求,新闻媒体不能够把握新闻工作的底线,导致民生新闻存在着一定的娱乐化倾向。民生新闻表现出的“娱乐化”的倾向,导致其应有的权威与风骨甚至变成了无厘头的搞笑版本。新闻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导致一些“民生新闻”更是变成了人民群众八竿子都达不到的明星绯闻逸事。

1.3 民生新闻内容琐碎唠叨,选择过于阴暗

民生新闻主要是报道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社会需求、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心理,是“市民关心的、关心市民的”,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内容琐碎唠叨的问题,导致整个报道都是家庭日常生活琐事,电视观众仅仅可以观看到表面化、浅层次、繁杂、无关痛痒的小新闻。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部分民生新闻的选材过于阴暗和晦涩,过于强调人性的阴暗面,或者是通过揭露人性的隐私的方式来把电视观众的深层欲望调动出来,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电视观众的猎奇心理,使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这样的民生新闻其实不再是淳朴的民生新闻,而是“黄色新闻”了。这样的民生新闻的泛滥,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正确的舆论导向。

2 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避免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的问题,适当增加文化类民生新闻

要避免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的问题,在电视新闻中的民生新闻报道中,可以适当增加文化类民生新闻,采取多种多样的报道方式,包括简讯、评论等等,从而保证多种报道方式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以便更好的进行民生新闻报道。通过适当增加“高雅”的文化类民生新闻,就能够适当地抵消掉家庭琐事类的民生新闻的“俗”,保证观众们能够雅俗共赏,保证电视的民生新闻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

2.2 新闻媒体要加强自律

新闻媒体必须加强自律,应该严格坚守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绝对不应该无限膨胀,颠倒是非黑白,不能够为了一味的迎合电视观众而做出各种各样的不符合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报道行为。具体来说,新闻媒体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自律:第一,设立更加严格的新闻行业标准;第二,制定新闻工作人员的自律规章制度;第三,建立有效执行专业标准和新闻工作人员自律行为的监督机构。与此同时,众多的新闻媒体也可以联合制定“自律公约”,通过“自律公约”来要求新闻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守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真正维护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真正维护新闻工作人员的声誉,从而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的知名度。

2.2 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挖掘更好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工作者应在选题空间不断拓展,全方位地挖掘最新最吸引人的新闻材料。民生新闻工作人员在选取新闻素材时,不可只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必须把民生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缘由深入挖掘出来,并且准确判断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以便报道出更好的民生新闻。与此同时,电视民生新闻对民生的真正关注,不可简单地停留在过快反映民情、引起受众人群兴趣的表面,而要向纵深拓展,开拓引导观众理性思索的平台,帮助观众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帮助电视观众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民生”情怀,这也是当今电视民生新闻能突破与创新的必经之路。

3 结论

综上所论,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中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作为新鲜事物,在其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甚至会倾向于娱乐化、同质化及琐碎化,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种正常的现象。因此,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在发展民生新闻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分析、提升品质、拓展主题,并且通过利用民生新闻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为电视观众一个了解公共事务的平台,最终推动我国的电视新闻中的民生新闻走上精品化的发展道路。

[1]陆晔,王硕,侯宇静.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第一时间》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瞻[J].现代传播,2004(4).

[2]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3]祝绍敏.对民生新闻节目现状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4]张涛.互动新闻:民生新闻改革新动向——兼评陕西电视台互动新闻《都市热线》[J].新闻知识,2006(5).

[5]熊博.浅谈新闻的基本属性在民生新闻中的异化[J].消费导刊,2008(23).

[6]刘枫, 王春凤.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民生新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电视观众同质化新闻媒体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两岸电视观众之家庭收视行为分析研究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
浅谈电视观众的视野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