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创新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

2012-08-15 00:44
关键词:管理制度考试人才

李 莉

浅论创新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

李 莉

(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忻州034000)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集权化严重;学校考试制度存在严重缺陷;教学管理制度僵化。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应从三方面入手:改革和完善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构建标准多元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建立宽松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体制;考试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育

0 引 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都在大力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且成效显著。反观高校,则因制度等种种因素的限制,行动较为滞后。因此,高等教育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与改革,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氛围,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 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1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集权化严重

1)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看,中央过度集权

我国当前的高校改革虽然做了诸多尝试,但仍存在着政府过度集权的现象,如“在办学体制上,国家‘包得太多’;在教育管理体制上,政府对学校‘统得过死’”[1]。这种高度集权统一的管理体制,严重限制了创新人才的成长。

2)从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看,高校“无权”或非理性“用权”现象严重

高等院校在经济上的极大依附性和政治上的保守性影响了学校的权力分配与运用,造成了学校对外盲目要权和对内非理性用权,使高校的自主权并没有真正得到全面落实,也极大地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相关配套体制的建立。

1.2 学校考试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现行大学考试制度与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时代新要求相比,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①考试目的功利化,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都只注重考试的分数以及毕业等问题,忽视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②考试形式单一化,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目前高校仍以闭卷考试为主要考试形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很少采用口试、开卷考试、答辩等形式,忽视对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的评估,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③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内容大多是知识导向性的,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学生在临考前突击备战成为普遍现象,使高校变成单纯传播知识的阵地,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考试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战略是格格不入的。

1.3 教学管理制度僵化

我国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以管理为手段,以控制为核心,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现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过分强调对教学活动的集中控制,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某些高校的弹性学制表面上十分诱人,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例如:学生转换专业十分艰难;课堂管理制度僵化而死板;封闭性学籍管理制度不尽合理。

2 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制度的策略

2.1 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创新人才的成长取决于具有独立、自由精神品格的教育环境的形成。“人之所以是创造的,就因为他是自由的。[2]”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要完善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就要求政府转变管理教育的模式,从“行政控制模式”转向“监督与服务模式”,重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1)实现“政校分离”,划清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学校的职责和权限

政府要改变以往惯行的国家全包教育和统管学校的主体单一化状况,实现教育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改变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直接隶属关系,“将教育主管部门的角色由教育提供者转换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给予教育机构更大的自主权”[3]。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在与学校的关系上,要实现政事分开,简政放权,划清二者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学校法人制度,赋予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办学自主权,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学校,而是成为教育活动执行的供给者。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是宏观管理,即统筹规划、协调服务、评估调控。要强化政府的服务角色和责任意识,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由过去直接参与的角色改为指导服务角色。

2)整合教育机构,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体系存在各自为政、重复设置、缺乏协调的现象,形成教学与创新研究相割裂的局面,阻碍了知识传播与创新。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重组创新体系势在必行。①整合创新人才资源,逐步促使部分科研院所与大学的研究机构统筹合并,整合现有科学研究体系与大学科研机构;②促使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应用性研究与企业的技术研发相结合,尽快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2.2 创立和构建科学多元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

传统考试制度在人才选拔和评价时主要考核和评定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选拔出的人才难以符合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构建一种科学、多元、适合学生成长的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

1)不断创新考试内容和形式

当前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高校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以全面发展为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造力及综合素质。其一,考试内容要突出创新能力的考核,以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独特见解。其二,命题要体现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开放,即教师根据培养要求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答案开放,即考试不设立标准答案,学生可根据试题的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解题方法开放,即允许学生运用各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其三,评分标准多元化。改变以往评分标准的单一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出有创意的答案,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其四,考试形式多样化。目前的考试多为书面答题考试,虽然能够考出学生对科学知识和书本要点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现场应变处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明道德水平和人格魅力等均难以考核,而这些正是创新人才更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大学考试应该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能力考核、道德素质考核等,既要重视书面考试,也要重视口试、面试、操作性考试、情景模拟考试、答辩等环节。

“特殊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具有独特的兴趣和创造性的认知,因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特殊生”的机制,保护其独特的创新素质。对于这些具有发展成为优秀创新人才潜质的学生,除了在培养上要引导他们认识一些与世界先进水平、前沿理论同步的或有利于专业核心竞争力养成的专业知识,及早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和追求,提升专业敏感程度和专业实施能力外,在对他们的评价上要客观,并给予一定的照顾。因为他们往往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超常的天赋,但在另外一些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学校应该考虑其特殊性,保证具有独特创新素质的学生在一种健全的科学的环境中得到培养。

2)研究生入学考试实行注重科研能力的弹性选拔机制

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入学选拔考试,建立针对不同对象的弹性选拔制度。①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的人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素质、主要科目的学习成绩、选修课成绩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成果等。可以借鉴美国GRE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将测试本科生的兴趣、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内容贯穿于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将政治理论考核和专业课考试放在复试中进行。这样,既重视导师的专业考核,也对学生本科阶段考核结果、同学评价予以考量,避免一考定终生。②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的考核。在研究生招考时必须充分重视对考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的考核,如举办丰富多彩的考生学术周活动,内容有学生的学术论文(报告)展、科学发明成果展、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咨询等,由专家团队对其成果给予评价,作为研究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2.3 建立宽松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管理制度应力求体现弹性化和人性化。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素质,而不是让有天赋和个性倾向的学生从属于制度,成为教学管理制度运行的牺牲品。

1)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成长要求学校为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①选择教师的权利。教师之间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学风格迥异,每种教学风格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和群体不同,因此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教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师生关系和谐,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②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学生在修读某门课程时既可以随堂听课,也可以通过网络视听的方式自学。只要以合理方式通过老师的考查和考试,学校就应该给他相应的学分。③选择专业的权利。许多同学在填报大学专业志愿时,对所选专业不甚了解,对就业前景和专业发展趋势等很少有科学的分析。当上了大学后,往往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所选专业,或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在此情形下,不准调换专业是不合理的。因此,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和潜质,高校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专业的权利,以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理念。

2)学籍管理制度弹性化,满足学生差异性发展要求

学籍管理制度是在校生的“法律准绳”,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学籍管理制度应该刚柔并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与多样化,在既定框架下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使之成为学生的保障而不是羁绊。①构建弹性学制,适应复杂现实。目前一般大学本科的学制为四年、专科的学制为三年。学生在每个学年里应修满规定学分,不得多修或少修,学生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的情况也很少见。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毕业,以修满规定学分为学生毕业的标准,这样能够使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进程,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相应学业。学校应该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学业,学生将获得肄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学校还应允许学生在离校后通过自修或重修继续完成学业,对取得文凭的时间不作限制。②打破专业壁垒,实行学分互认。学校应该允许学生在同层次高校间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实行学分互认。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高校资源共享的机会,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对于一些富有创造能力的特殊学生,学校应为他们制订特殊的培养计划。每年可以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实、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列入学校的特殊培养计划,为他们专门制定个别学习计划,并配备导师给予具体指导,允许他们自主选课、自主听课、自主选题开展研究等。

总之,只要明确我国当前的创新教育背景,进一步认识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弊端,上述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制度的措施就有可能实现,其他改革和完善也就会呼之欲出。

[1]王明波.研究生招考制度的改革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5(1):76-78.

[2]罗建国,赵亮.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4(2):86-91.

[3]卡尔·J·达尔曼,让·艾立克·奥波特.中国与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O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L IL i
(Specialist Colleges of Ministry of Xinzhou,Xinzhou 034000,China)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how 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such as,in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system,the exam inational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system.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reform the educational system,which hamper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alents.It can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to reform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to construct standard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mechanism of the talents,and to establish fre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exam inational system;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innovation education

G640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2.04.015

1673-1646(2012)04-0066-04

2012-05-19

李 莉(1970-),女,讲师,从事专业: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考试人才
人才云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