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的防控

2012-08-15 00:46吕文鹏
中兽医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皮炎病程仔猪

吕文鹏

(四川省通江县回林乡畜牧兽医站,636700)

2009年5月通江县火炬镇鸿韵养殖从四川乐山购回商品仔猪450头,首次在我县引发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疫情,并相继我县涪阳镇,板桥口乡两个养殖场均因引种引发该疫情,共感染1500多头猪和生长发育猪,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低。

1 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1~2天恢复正常,皮肤轻度黄染,出现散在的斑点状丘疹,开始呈红色,进而发展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紫红色的病灶,中心部位糜烂变黑,逐渐扩展结痂形成鳞屑病变。病初主要病变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逐渐延伸至下腹部、四肢及头部、耳,覆盖全身各处,发展为全身皮肤粗厚、皱褶、干裂、无被毛,呈现典型的“橡皮样猪”。康复后影响猪的外观,且生长发育不良,降低了猪的商品经济价值。个别严重的或伴发并发继发感染的发生症状后几天死亡,部分可自愈,病程可长达1~2月。

2 病理变化

一般表现为双侧肾肿大、苍白、表面出现白色斑点,皮质出现红色点状坏死,肾盂水肿、淋巴结肿大、发红。脾脏肿大并出现梗死,特征性的组织损伤为全身性的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3 诊断

本病与猪湿疹、猪疥癣病、猪锌缺乏症、猪过敏性皮炎、仔猪渗出性皮炎都有相似之处,但它最大的特征是该病不发痒,皮肤敏感性无改变。因此根据临床症状就可以得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结合病理变化,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实验室确诊。

4 治疗

4.1 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喷雾器对所有猪只全身及整个生产区圈舍进行消毒式给药,每天1~2次,连用7天。

4.2 猪群出现红色斑点时,在饲料中按治疗量添加氟苯尼考。

4.3 症状较明显的患猪,注射氟苯尼考针剂或同时注射头孢噻呋、地塞米松针剂每天一次。

5 防制措施

5.1 引进商品仔猪和种用猪时要严格依法检疫程序,回场时应尽量减少应激,不要急于给食,应先给足清洁的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抗应激添加剂。

5.2 加强猪舍通风,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饲料营养全面,并在饲料中添加抗菌抗病毒药物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一些中草药,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消毒。

6 分析与体会

6.1 本病的病原尚不明确,发病机制还有许多未知因素。比较一致的认为病变可能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异常性产生的抗体—抗原复合物沉积在皮肤、肾脏上,或猪蓝耳病毒、细小病毒、链球菌、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病原的混合感染引起。同时温度不适、通风不良、不同阶段混养、频繁转栏、频繁免疫接种等管理因素也可引发本病的发生。笔者通过我地三起疫情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引种供源地养殖引种前后2月的疫情状况调查分析认为,引种前后集中多次免疫接种、饲养环境骤变、高密度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致使机体内分泌紊乱是引起我地三起疫情的主要原因(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内分泌紊乱可引发多种皮肤病,如白癜风等),加之进场后对应激处理不及时、不合理。我地三起疫情均发生在三个引种的养殖场,引进猪不同程度先后发病,症状明显。其它本场仔猪和生长育肥猪较晚发病,症状轻微,肥育猪和已投产的生产种用猪未感染。供源猪场前后近2月一直未发生任何疫情。

6.2 本病的防控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按照上述治疗方法,临床上治疗效果极佳,但若因误诊失治,随病程的发展,虽能痊愈,却因影响猪的外观和生长发育,降低了猪的商品经济价值,后备种用猪失去种用价值。

猜你喜欢
皮炎病程仔猪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舒适护理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的应用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