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分析

2012-08-15 00:47杨艳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管腔小腿多普勒

杨艳丽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超声,北京 100043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及时诊断对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有深远影响。本文就我院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期间住院或门诊患者,男21例,女1l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53.5岁,均为临床怀疑下肢静脉系统病变的患者。全部经手术病理或X线下肢静脉血管造影及临床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日本Aloka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11MHz。检查时,依据检查部位不同选取仰卧位、俯卧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双下肢自然伸直,沿股总、股浅、股深、腘及小腿静脉进行横切和纵切检查,并与健侧对比。先用二维超声检查各静脉的管腔内径和腔内回声,观察有无血栓及其部位、栓塞的程度,探头加压管腔能否变瘪。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血流充盈情况、频谱。进行远端肢体挤压试验和乏氏(Valsalva)试验,观察血流增加情况。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

1.3 诊断标准[1]

①静脉腔内有无一低一中一强的实性回声;

②探头加压后管腔不能被压瘪;

③彩色多普勒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充盈缺损;

④血流频谱不随呼吸变化。

2 结果

32例患者中,血栓发生部位:股静脉血栓17例,腘静脉血栓9例,股静脉合并腘静脉血栓2例,胫后静脉2例,腘静脉合并胫腓干及胫后静脉2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左侧23例,右侧8例,双侧1例。血栓发生时期:急性期血栓22例,包括完全闭塞10例,不完全闭塞12例;亚急性及慢性期血栓10例。

声像图特点:本组病例急性期血栓22例,发病后2周以内的血栓形成。二维超声表现管腔内为实质性无或低回声改变,血栓处管径明显扩张,探头加压后管腔不能被压瘪,部分病例血栓有漂浮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部分闭塞的管腔内见少量血流信号或血流充盈缺损,完全闭塞的血栓管腔内无血流信号。部分有侧支循环形成。亚急性及慢性期血栓形成8例,发生在2周到6个月之间的血栓,二维超声所见病程越长,血栓回声越高,呈非均质,血栓变小且固定,静脉扩张程度减轻甚至恢复至正常大小,加压后血栓处静脉管腔不能完全被压瘪。血栓再通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血流信号逐渐增多,可见筛状、缝隙状或轨道征血流信号通过。有侧支循环形成。血栓慢性期2例,6个月以上的血栓,呈中强-强回声,边界不规则,一例附着于管壁,一例呈带状位于管腔内,根据血栓再通程度不同,血流信号充盈程度不同。有侧支循环形成。

3 讨论

四肢静脉血栓指血管腔内的凝血块,易发生于静脉血流淤滞的地方,血栓一旦形成,可以不断变大,导致部分或完全填充静脉腔,并沿静脉腔延伸。在血栓急性期,常伴有静脉壁的炎症反应。静脉壁的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可反过来导致静脉血栓形成。此外,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于下肢任何深静脉内,包括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和小腿静脉(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文献报道,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股浅静脉,腘静脉,股总静脉,胫后静脉,股深静脉,大隐静脉。多段静脉同时受累很常见[2]。本组病例显示的下肢静脉血栓由高至低发生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因为左侧髂总动脉交叉在髂总静脉之上,影响静脉血回流,易导致血栓,所以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以左侧多见,本组病例显示,左、右侧之比为2.9:1。小腿深静脉因管腔较细,流速较低,位置较深,不易探查,可先由彩色多普勒显示小腿动脉,再确定伴行静脉的位置,适当挤压后,血流速度加快,循序渐进地检查,提高确诊率。本组病例中有5例包括小腿深静脉血栓,其中有1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本组中各期血栓形成的病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形成,与多数文献报道只有亚急性及慢性期血栓有侧支循环形成不一致,与唐杰、温朝阳等的报道相一致[2]。32例血栓的回声、管腔大小、血流充盈程度等均随病程不同而发生变化。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鉴别诊断如下。

①急性与慢性血栓相鉴别:急性血栓呈无或低回声、均匀,血栓边界平整,静脉内壁平整,静脉管径扩张,管壁粘附性弱,可有血栓漂浮征,无或少量血流信号;慢性血栓呈中强回声、不均匀,血栓边界不规则,静脉内壁不规则,静脉管径缩小,管壁粘附性强,无血栓漂浮征,,血流信号再通后较多。

②静脉与动脉血栓相鉴别:静脉血栓的管腔两端与静脉相连,血栓在静脉内,其内血流呈静脉频谱,管壁无三层结构,无硬化斑块;临床表现肢体水肿、皮温升高、脉搏存在;而后者管腔两端与动脉相连,血栓位于动脉内,内壁上可有多发斑块,其内血流呈动脉频谱,临床表现肢体瘪缩、皮温降低、脉搏消失。

③深静脉血栓与浅静脉血栓鉴别:前者位于浅筋膜之下,血栓的静脉周围有伴行动脉,后者位于浅筋膜与皮肤之间或被浅筋膜包围,周围没有伴行动脉。

应用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注意事项如下。

①检查前将仪器调整好,如探头频率、仪器设置、取样框方向、取样线角度等。

②熟练掌握下肢血管解剖的基础知识及血管超声检查技术,牢记血栓形成诊断标准。

③检查时结合病史及临床特征,确定重点检查部位,并注意与健侧对比。

④肥胖或水肿等客观因素影响灰阶成像质量是无法避免的,结合应用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改善诊断效果。

⑤注意探头加压试验,探头施压力量要适当,否则,过度用力加压可导致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对于新鲜血栓,则应避免探头加压。

⑥小腿深静脉血栓是超声诊断的难点,应用恰当的检查方法(前文已述),提高显示率。

综上所述,彩色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很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且无创、可重复、实时,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1]周锦友,陈翔,邓乐勇.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12):760-761.

[2]唐杰,温朝阳.腹部和外周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2-254.

猜你喜欢
管腔小腿多普勒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小腿抽筋不简单
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