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2-08-15 00:50郭学芹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实力文化产业文化

郭学芹

(中共尼勒克县委党校新疆尼勒克835600)

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郭学芹

(中共尼勒克县委党校新疆尼勒克835600)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任务,使我们的人民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软实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

一、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从国际层面看,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占美国GDP的25%左右。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已达43%左右。如此强大的文化产业,必然为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提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使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双获益。相比之下,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还不到4%,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不足3%,同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非常不相称。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苏联解体就是不打自败的例证。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战略,所运用的主要手段就是文化软实力渗透。

从国内层面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等目标。当迈步于中国文化软实力自觉之路时,这是必须深刻认识的第一要义。

二、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文化建设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国文化事业费累计超过12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3%。其中,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5年间增幅分别达到110.6%和226.1%,均实现“翻一番”。随着各级财政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

2.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增长。从2004年起,中国的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高于GDP年均增长5~7个百分点。2009年,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的文化产业仍逆势增长,文化产业全年产业增加值达到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增长10%。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增长20%左右,电影业主流院线的票房收入同比增幅达42.96%。2010年我国国产电影国内票房超过100亿元,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

目前,中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2010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5%,有的甚至达到7%。

3.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进一步形成。目前,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海外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增强。配合国家外交大局组织实施了“中国年”、“中国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彰显了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主动参与国际文化规则的谈判和制定,增强了我国的话语权。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也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尽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是同样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第二,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第三,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加强舆论引导、依法管理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迫在眉睫。第四,文化作品总体质量不高,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第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保障不全。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部分社会群体尤其是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第六,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尚不完善,还有不少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急需破除。第七,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文化发展高端领军人才尤其是善于开拓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依然缺乏,严重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第八,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文化空间的能力亟待提高。

三、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思考,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一)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1.领导要高度重视,国家、政府要大力支持、扶持、增加财政投入,尤其要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

2.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文化网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国家“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抓好基层文化站(室)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践证明,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是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3.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文化人才综合素质。加大招考、招聘力度,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4.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依托“乡村百日文体竞赛”、“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大力抓好群众文化建设,使群众成为参与者、创造者。

5.加强对农村文化帮扶,鼓励城市骨干文化企业向农村延伸,调动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支持主要媒体推出面向农村的栏目和节目,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就近、方便地享有文化成果。

6.正确引导文化消费,开展专项治理,加强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分裂斗争教育。

(二)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与经济、政治等相互交融,同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正日益聚集于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以创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文化产业既凝聚人心,又关切民生,还可以直接贡献经济增长。文化产业包含的范围:一是娱乐,娱乐的范围很广,包括里面的音乐、影视内容、歌厅、酒吧,包括各种各样的表演。二是跟信息服务有关的,叫做传媒。传媒有一部分跟娱乐有关,有一部分跟信息服务有关。三是艺术品、艺术表演。四是设计和创意,五是相关文化制造业,如玩具、乐器,包括娱乐设备。文化产业最核心的部分体现出创意,要有娱乐性、体验性和参与性。也就是说,文化产业产品,一定要体现出娱乐性、体验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因此,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l.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坏境。继续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

2.构建完善的政策服务平台。一是文化产业准入政策。首先,文化产业至少要拥有投资规模、投资方式方面的准入政策。第二,特殊经营准入。文化产业很多的经营部分是要到公安局去登记的,所以它有特殊经营。第三,基本条件的准入;第四,社会激励的准入。要创造一些准入条件来刺激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转移。二是价格调节政策。三是财政支持政策。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财政支持。首先,政府不但不收税,还得拿公共资源反哺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的人赚钱。第二,扩大政府购买。第三,建立庞大的国家文化产业基地。一定要由政府出一笔文化产业引导基金,第四,要有抵税,在税方面要有财政支持。第五,财政要有贴利率。就是政府的银行补贴,企业的银行利率贴现要由政府贴。四是银行信贷政策。目前导致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发展的最大的瓶颈是银行信贷。在现代社会,大的产业行为都必须靠金融资本来支撑。文化产业首先要有一个制度保障的融资渠道,没有融资文化产业就发展不起来。第二,要建立健全法制化的信用评估体系。五是内外贸易政策。六是关税调节政策。

3.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文化企业和产业布局,重点抓好文化企业上市工作。整合我国影视、出版、报刊、歌舞等同质优势资源,扶持文化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企业上市。

4.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强调文化的力量,既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的新的发展动力。一是重视并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二是支持依法设立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发展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产业;三是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四是加快特效电影发展;五是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网络服务功能;六是发展以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咨询策划、时尚设计为重点的文化设计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七是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演艺业,挖掘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八是加强民间工艺品的生产制作,形成富有吉林特色和优势的文化产品等。

5.打造品牌。文化产业的核心应该是品牌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产品。优秀的文化品牌,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创立一个文化产业品牌,有两条路径可循。一是国际品牌出特色。文化产业走出去必须是多元的、立体的、全方位的、不分高低贵贱的。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缺乏国际性品牌,必须加以强化。二是地方品牌出特色。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是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其中之一是从现有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角度发掘,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底蕴的文化品牌。同时还可以把现象、亮点制成品牌、形成产业。

总之,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能力等方面开拓创新,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何瑞霞]

[1]李君如.《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感染力传播能力》.[N]2011-10-27《光明日报》

[2]约瑟夫·奈新书.《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制胜之道》.[M]2004年4月出版

[3]中国网china.com.cn2011-10-14文化是“软实力”:正确处理文化体制改革中三大关系

[4]http://www.sina.com.cn2011年10月22日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产业将成新增长点

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2.02.06

G122

A

1674-6287(2012)02-0023-03

2012-03-07

郭学芹(1971~),女,新疆尼勒克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建、民族宗教、社会学。

猜你喜欢
实力文化产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实力抢镜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