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澄清理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微探

2012-08-15 00:45魏新婷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道德教育价值观

魏新婷 李 明

基于价值澄清理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微探

魏新婷 李 明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各种思想道德观念和文明价值之间相互碰撞、冲突、融合,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教育的要求,不能很好的解决大学生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困境。价值澄清理论是西方著名的德育理论流派,致力于在价值多元和混乱的社会中,教给学生评价和选择的能力,力求解决价值困扰的问题,对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价值澄清理论;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启示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转折时期,多元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大量的涌入,出现相互碰撞、冲突和融合,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当代大学生处于思想的迷茫和混乱期,而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境,这给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拉斯的价值澄清理论就是致力于解决价值困扰问题,教给学生澄清自己价值的技巧和能力,对高校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可借鉴性

价值澄清理论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最早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在6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德育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路易斯·拉斯、马赛诸塞州大学教授希米·西蒙和美国人本主义教育中心主任基尔申·鲍姆,这三人合著的《价值与教学》标志着价值澄清学派的建立。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认识过程,核心问题是对某人因采用某种观点而造成的后果的关心;价值澄清是一个动态的始终指向一个人价值观的发展过程,目的是发展个人良好的价值观,进而促进人的发展。

(一)价值澄清理论概述

价值澄清是在人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成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它主张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有理智的价值选择。”[1]

价值澄清理论是基于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假设提出来的,第一是当代儿童处于互动的价值观的社会中,这些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第二是在当代的社会中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因此,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学习评价分析和批判性的理性思考等方法而不是直接灌输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学生自身的道德或价值观体系。

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代表路易斯·拉斯提出了价值澄清的四大要素:第一,关注生活。受教育者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昭示自己珍视对象的那些方面以发现问题”。第二,接受现实。教育者要原原本本的接受学生的一切,包括观点、兴趣、情感等,“不管他们的思想或感情是多么混乱或消极”,以使学生坦诚地表达自己,但并不等于赞成。第三,激发进一步思考。在接受的同时,鼓励学生进一步综合反省各种问题,使受教育者“更加清楚他们所珍视和珍爱的事物”、“更加明智地选择”、“更好地把选择整合到日常行为之中”。第四,提高个人潜力。培养受教育者“深思熟虑地看待价值问题”和“更好地整合其选择、珍视和行动”的能力,提高澄清技能和自我指导能力。[2]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可借鉴性

第一,价值澄清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试图解决的问题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是相似的,价值澄清学说的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关注生活和自由选择性等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中有目的的选择,有助于目前大学道德教育困境的解除。

第二,价值澄清理论要澄清的价值是有限制范围的价值。价值澄清强调自由的选择,强调在多种可能中进行审慎的选择,但是人们的自由选择不是无限度的,他们表达这样的观点:“不同团体的人们或许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只要不超过国家法律,一切观点应可以讨论、检查以及可能的确认、拒绝或怀疑。”[3]通过师生互动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第三,价值澄清理论也体现着终身教育的思想,价值澄清理论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进行再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发展,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自觉的终身学习、完善自己,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理念的。

二、价值澄清理论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价值澄清理论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道德教育要“关注生活”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观源于生活经验,每个人的成长是他生活经验的结晶。要求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实际,在生活中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在实际生活中检验适合自己的道德体系。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根源于生活。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其存在和本质是由生活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生活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生活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己、对人、对社会价值的认识,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现象、问题、冲突的体验和感悟,可以使教授的道德知识内化,使道德观真正确立,使道德水平提高。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要把课堂教授和体验生活结合起来,在道德体验中内化道德知识,促进大学生的道德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社会道德需求转化为自身品德,促成外在道德与内在德性的整合。

(二)思想道德教育要确定道德对象的主体性地位

价值澄清理论反对传统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模式,要求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竞争和开放这四大特征被公民所认同并要求公民在生活中相应的确定自己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人的独立自主性大大增加,而大学生是自主意识要求最为明显的,也符合大学教育的本质。其次,价值澄清理论的应用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师生之间平等的探讨,让学生自主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再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4]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价值澄清理论重视对学生自我自我教育的关注,教师要帮助学生自我选择、澄清自己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动。在高校德育中,教师在传授道德观念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调适和自我升华,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思想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拉斯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向他们传授和灌输特定的价值观,而在于帮助学生从事评价过程和价值澄清方法,澄清和减少价值混乱,组成同一的价值观,从而教给学生一些澄清自己价值的技巧和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并使他们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行为,提高他们分析、处理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5]价值澄清理论是针对美国当时复杂多变的价值多元主义、思想意识而对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提出来,这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是有相类似之处的。在价值道德多样化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得价值观比让学生简单的掌握和接受价值观更为重要。高校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在当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中,经过价值冲突,提高价值判断能力,把自己的价值经验内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品德,通过个体的自身选择过程,建构自己的道德框架。价值澄清理论的运用,就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如果选择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压迫,我们就不可能长时间地坚持选择结果”。相反“个体越是感到自己是主动且自由的选择价值,他就越有可能觉得这一价值对他来说至关重要”。[6]这就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冲突处境,引导大学生能够在困境中寻找理性和真理本质,作出合乎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和需要的价值取舍和行为选择。

(四)思想道德教育要讲求方法和艺术

价值澄清理论在西方德育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该理论具有实用性和易操作性等教授的方法和艺术。拉斯等人在《价值与教学》一书中设计了多种便于操作的价值澄清策略,如对话策略、讨论策略、行动计划、角色扮演等,同时还安排适当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去亲身感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然后进行平等对话、角色扮演等,从而在价值判断中逐步解决问题。价值澄清理论的这些具体、易于操作的多种教学方法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提高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在多元的道德观念中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国家建立统一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原则。

三、高校道德教育在借鉴价值澄清理论中主要的几个问题

价值澄清理论是西方著名的德育理论,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重要的历史贡献,但是价值澄清理论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在借鉴价值澄清理论进行高校道德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克服其局限性,防止道德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共同价值观的教育

“共同价值观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共同体中为社会各阶层普遍认同并持有的价值观。”[7]共同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国家凝聚力的关键,是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是个体思想的指引,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所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是每一个国家都在通过教育努力完成的事。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价值是个体经验的体现,是个人的,这就容易导致对共同价值观的否定,导致价值中立主义,在社会转型期和价值多元化的中国,如果完全基于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完全忽视共同价值观的教育,就容易造成社会的更加不稳定。

个体价值观和社会共同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价值观是以个体价值观为前提的,是在整合和凝聚个体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共同价值观是社会成员集体利益的体现和表达,是解决各种利益冲突的关键。对大学生进行共同价值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要进行共同价值观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和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

价值澄清理论主张“教师中立”,所谓教师中立,根据拉斯等人的观点,“一方面是指教师不能将任何特定的价值、信仰或价值观强加给儿童,他的作用在于发展一系列不包含任何特定内容的澄清技巧;另一方面,所谓中立,指教师自己的价值、信念、行为或个人的生活方式不能直接影响他的教学活动。”[8]即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采取不干涉的态度。价值澄清理论忽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德育过程的教育性,夸大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放纵和道德的沦丧。

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教育、管理和协调的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指导者的作用,引导着学生向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教师发挥主导地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内化道德标准,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总之,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改善德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践行能力,达到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教育的目标,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三)思想道德教育要实施科学灌输

价值澄清理论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性,通过评价分析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作出自己的道德选择。该理论反对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主张“无灌输式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在当今的社会,尊重道德主体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必须,但是过分强调自由选择并不完全适合我国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容易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中迷失方向,从而陷入道德困境。

所以在尊重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也要进行适当和科学的道德灌输。首先,教育者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树立正确的道德灌输观念,在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道德教育。其次,教育者在灌输的时候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充分的了解受教育者的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将实施普遍灌输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再次,灌输要改进方法和艺术,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隐形教育,在平等、公开、自由的环境中,发挥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的情况下进行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同时,还可以把现代的信息技术和灌输教育相结合,在不知不觉中使受教育者接受道德观点。这样,通过不断采用新的灌输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1]冯增俊.价值澄清理论[EB/OL].http://em rc.sysu.edu.cn/xxdyyj/75401.htm.

[2][6]【美】路易斯·拉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曹影.价值澄清的本真蕴含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读《价值与教学》有感[J].外国教育研究,2006,(3):19.

[4][7]邓小娟.我国高校德育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5]曹清燕.价值澄清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7).

[8]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12.

(责任编辑 胡爱敏)

book=136,ebook=136

魏新婷,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研究生(邮政编码 325035);李明,山东大学二附中高级教师(邮政编码 250014)

G641

:A

:1672-6359(2012)04-0079-03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道德教育价值观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