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提问对课堂互动的影响

2012-08-15 00:49李海丽王培欣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7期
关键词:参考性英语课堂高职

李海丽 王培欣

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寿光 262700

在中国,英语学习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外语教师和外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近几年来对教师话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及教师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语是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时机、提问的等待时间、提问问题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提问方式等都能够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课堂互动作为一种师生语言交流活动,是锻炼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互动主要是通过教师提问这一重要形式体现。“提问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话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言材料中,因此,有效提问技巧就是极为能够引发学生做出最高相关而又迅速积极地反映。”总之,有效的提问能够促进课堂互动并且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提问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是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目前世界上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有:一是提问的分类;二是各类问题出现的频率;三是提问方式;四是提问技巧;五是提问后的等待时间;等等。且大多数研究针对中小学或大学课堂展开,而专门针对高职英语课堂提问进行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见。高职英语课堂提问对课堂互动效果的影响,目前研究的也还不是太多。本文试图从高职教师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方式出发,探讨教师提问对课堂互动进而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进行分析,试图找到一种能够焕发高职英语课堂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英语学习模式。

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研究在国外已取得不少成果。Barnes认为可以把问题分为4种,分别是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事实性问题(也有人称之为what类问题)、推理性问题(也有人称之为how类问题)。White和Lightbrown等人研究发现,在提问等待时间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指定某些学生急于解释或重复回答问题。Long和Sato(1983)提出了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划分。展示性问题指教师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提问的目的是进行语言知识练习;参考性问题指教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主要针对回答者的理解和判断进行提问,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应用。这也是如今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分类。Long和Sato(1983)研究发现,展示性问题在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中占79%。White和Lightbrown(1984)研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教师愿意多提问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愿意提开放性的问题。很多学者对提问技巧和提问方式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总的结果还是趋于一同的。就是参考性问题尽量结合展示性问题共同使用,参考性问题可以多多提问。Brock(1986)的研究说明,参考性问题可以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语言习得。展示性问题的优势是能够促使学生参与交流问题,而参考性问题能够让课堂交流更具有实际性,就是交流环境趋于真实,更加方便语言学习。提问对于二语课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国内对教师提问的研究也有很多,并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赵晓红(1998),周星、周韵(2002)认为大学英语课堂应该多提一些参阅式问题,少提一些展示性问题,因为参阅式提问可以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语言习得。胡学文(2003)指出,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需要灵活掌握课堂提问,不能顾此失彼。展示性问题在保持课堂平稳连续方面要优于参阅式问题。教师在提出展示性问题后可以不必等待太长时间就能继续进行课堂活动。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陈炜(2004)提出一些提高课堂提问技巧的原则,如在教学中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成绩,就要结合参考性问题与展示性问题,两方面互为补充。教师提问时应均衡地照顾到所有学生,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愿望;教师提问后应尽量避免自问自答,力图把答题的机会让给学生,避免教师一言堂;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提问技巧,并把这些技巧付诸行动。王泉银(1999)指出,教师对提问的答案通常是知道的,这意味着教师与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角色关系是不平等的。

教师通常会急于去替学习者给出问题的答案,即填空(gap-filling),由此而来的结果是强制输出(pushed output)。孔文、李清华(2007)研究发现:1)未知信息类和已知信息类问题是EFL课堂中教师提问的主要模式;2)在学生听不懂问题的情况下,教师采用各种变换提问的技巧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语速及语音、词汇、句子和语篇等各层面上;3)学生对开放型问题的回答长于对封闭型问题的回答,但两者对学生回答的句子结构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范文芳、马靖香(2011)分析了不同英语教学课堂上IRF三话步回合会话结构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展示性问题的使用导致IRF三话步交互结构的出现;而参考性问题则易引发比IRF更复杂的多话步交互结构。参考性问题更接近自然环境下的交互特征,从而更能促进语言习得。

在英语课堂中,师生课堂互动主要通过提问展开,提问在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这在中国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师生互动一般很少由学生启动,因为大多数中国学生还不习惯在课堂上当众向教师发问。师生交往互动主要是由教师借助提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来实现的。因而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师生互动的质量。

英语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中最重要的语言工具。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和经济的发展,掌握英语有着迫切重要性和实用性。教育部在2004年初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出新时代的新要求。强调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以日益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英语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学习的方向应朝着自主式和个性化发展。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形式简单,内容单一,陈旧的方式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满堂灌的结果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索然无味。由于教师忙于课堂上讲解,实在没有精力和时间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所以旧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教学改革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创造了条件。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在提高,学校都在大力创建网络化教学设施,教学软件不断地开发,都是在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为改革创造更好的良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的学习比较擅长,也就是强调学生理解自己的认知能力,即所谓的元认知理论。这包括对空间或文字能力的掌握;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有准确的判断,就是用不同的力气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还有选用何种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时元认知理论的指导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反思学习。在新形势下,依靠传统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想快速掌握一门外语是很有难度的。教师要利用新条件、新技术,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和成熟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可以自发地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大量阅读课外文章,帮助自己学习。教师在解决一些问题时首先要找问题的成因或源头,这样就有的放矢,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通过元认知理论来指导,大学生便于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地调整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在将来的学习中继续深造,获得不断发展。

[1]Allwright D & Bailey K M.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2]范文芳,马靖香.中国英语课堂上的IRF会话结构与交际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外语,2011(1):66-68.

[3]胡学文.教师话语的特征与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2003(1):39-43.

[4]胡青球,尼可森,陈炜.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4(6):22-27.

猜你喜欢
参考性英语课堂高职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语言习得中问题输入效果实证研究*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简析高中生物教学参考性内容的潜在功能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多刊登一些疑难案例分析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