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困境释因与突破
——以人性论为视角

2012-08-15 00:44沈卫星
台州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基础情感教学

沈卫星

(1.台州学院思政部,浙江 临海 317000;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困境释因与突破
——以人性论为视角

沈卫星

(1.台州学院思政部,浙江 临海 317000;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枯燥乏味是当下困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普遍困境,原因很多,但问题的根源似宜从人性视角进行挖掘。从人性的欲望、情感、理智、精神和理性五层次分析成因,有助于洞悉枯燥心理产生的深层秘密。在此基础上指出实践是突破枯燥困境的根本途径。对此,从必然性角度看,精神现象具有超越性、抽象性两大特点,它们造成对精神性知识接受的障碍,这个障碍只有依赖实践方能突破;从可能性角度看,大学生具有参与意识强的特点,这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困境;释因;突破

为了解当前学生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的真实态度,日前,笔者抽样调查了200名大一新生。出于普遍性考虑,调查对象中本科生与专科生各占一半。为确保调查意见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本次调查未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而是采用“感受”随笔形式,且匿名作业。经统计发现,有两个问题反映最为明显:一是普遍觉得《基础》课内容枯燥,二是参与意识强烈。这是互为表里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几乎包含着当前困扰《基础》课教学的所有信息,并兆示着解决困境的突破路径。

一、枯燥问题发生的人性论释因

兴趣是学习之母,兴趣的最大敌人是枯燥,而枯燥恰恰成为横亘在《基础》课教学面前的大山。就笔者实践中所掌握的情况看,高校学生对 《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据笔者调查资料表明,兴趣率不到50%。同样一些调查提供了类似佐证:浙江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学习兴趣“很大”、“较大”的比例只有1/3。[1]浙江科技学院的调查表明,学生认为《基础》课“教材内容抽象、可读性差”的比例达36.8%。[2]王振江的一次对8000多人调查显示,46%的人认为只有少数同学对该课程感兴趣;课堂上能认真听讲的人仅占37%;而老师讲的好就听,否则不听的人占到了40%。[3]梁丽华的调查也表明,60.8%学生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4]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缺乏兴趣?原因应该很多,比如从学生方面看,有重视程度、知识结构、心理特点、认知发育、性别差异等;从教师方面看有授课方式、教师人格、理论水平等;还有其他方面,如学校重视度、历史影响、教材内容、应试教育影响、课时安排、教学设施、经费保障等。学生兴趣不高是这些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本文想从受教育者主体这一根本性维度加以探析,而分析的视角则是人性论,因为问题发生的根源恐怕还是在人性,而且突破的希望也在人性,正如休谟所说:“一旦被掌握了人性以后,我们在其他各方面就有希望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了。”[5]

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马克思一语道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6]这无疑在明告:把握需求是把握人性的根本。对于需求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马斯洛的五需求说,但本文不拟采用该学说,而从哲学角度提出人性论,它同样包含“五需求”说,这就是:欲望、情感、理智、精神和理性。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一下这五大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欲望是人的原始本性,处于最低层次。它有两大特点,一是以衣食住行玩这些基本生理需求为主要诉求对象,二是以追求满足为行为指向。在基本生理需求中,尤以“食色”为要,这可从“食色,性也”得到佐证。在生存第一的需求下,“食”被置于首要位置,而一旦生存之虞解决后,那么,“性”则上升为主要欲望需求。因为这个人性缘故,所以,像服饰、时尚、汽车、旅游、游戏、玩乐,乃至性文化等内容,极易受到关注与青睐,从而成为生活流行主题。而这种需求往往以追求满足为指向,而满足之后又会导致空虚,于是再度追求满足,从而陷入周而复始的陷阱之中。市场经济就是将人的欲望释放出来,于是在一个消费主义时代,追求欲望的满足不但天经地义,而且时髦风尚。当这股风气吹进校园时,大学新生涉世不深,人性潭底的欲望却被勾引出来,于是拒绝崇高,戏谑神圣,追逐欲望刺激,向往花花世界,讨厌课堂说教,就获得了相当数量学生的心理认同。反映到课堂上,学生群体普遍要求多播放视频,多讲些社会上轶闻趣事,对流行时尚话题兴趣十足。

情感是需求的第二层次。情感以爱为主题,爱的情感给人以亲和性、温暖感和归属感,所以在情感诸要素中,爱情、亲情、友情、国情极易唤起心理天然共鸣。因此,在《基础》课中,像“爱国主义、爱情、家庭、婚姻”这些内容比较受学生欢迎,教学也相对轻松,课堂气氛也容易活跃。但是,情感发展具有阶段性,以统一价值论为基础,情感可分为趋性情感、刚性情感、弹性情感、知性情感和理性情感。理性情感是最高级评价方式,能辩证地认识各种价值关系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多方位多层次地探索诸价值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多价值层次的、辩证统一的、高度理性的情感。在理性情感的引导下,人懂得了低层次价值与高层次价值、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应有关系。这是大学生情感应有的发展方向,但这种发展是需要经过艰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磨砺才能得以培养的。而大一新生刚从高中生脱胎而来,情感发育普遍处于稚嫩状态,理论认知水平较低、情感趣味较为幼稚,实践经历单纯,一旦从理论深度讨论情感本质,他们往往表现出厌烦情绪,觉得枯燥乏味,而停滞于浅表的情感阶段和肤浅的认知状态,使得理论教学难以深入下去。这是《基础》课教学遭遇的尴尬处境。

理智是需求的第三层次。理智的核心是功利,其指向则是如何使自己获得更多资源,以利于更好地生活。其特点是“自我性”,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构建自我与他者关系,以自我的满足性作为价值评价标准。它有两个基本层次,一是生存需求,二是发展需求。生存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最受人关注,所以,《基础》课中的“职业、法律、安全”等内容,学生们最感兴趣,当讲授职业规划、就业形势和求职方式时,几乎所有学生炯炯有神盯着聆听;法律中的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比其他法律更受学生关注。人一旦不受生存问题威胁,发展需求就开始凸显,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实现自我价值,这在马斯洛需求说中被称为最高层次需求,而在一个主体发现的时代,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了主题,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被理解为荣誉、地位、权力、财富等资源的获得,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事实,但现行教材对这些内容很少涉及,没有一章将它们作为一个独立主题直接提出来。而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参与意识强烈,要求开展对话、辩论等活动,这是学生潜在地要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反映,而荣誉、地位、权力、财富这些极受学生关注且被深切理解为自我价值实现之组成的问题,却被排除出了教材视野。

精神是需求的最高层次。精神是高居人性金字塔尖的王,它以价值为最高追求,如果说理智关注的是现实功利,而精神则是对现实功利的反思。理智往往“唯利是图”,追求利益最大化,精神则往往超越功利,它要追问的是“价值”——这样做究竟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它摆脱个人功利价值取向和即期利益取向,而在一种更高远更宏阔更整体的价值取向上来思谋问题,这种思谋就表现为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终极关怀等问题。这正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所在。但精神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超越性,使得以自我关注为中心的人,很难体会其实质,而难于接受。对于年轻学生来说,要超越自我而进入“大我”,并非易事。二是它的抽象性,使得感性形象思维发达而理性抽象思辨能力孱弱的大一新生,因难以胜任而生畏惧心理,继而觉得枯燥乏味。笔者教学中发现,学生认为“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这几章大而空,最不乐意听课。另外也发现,那些生活经历坎坷、出身穷苦的学生,对人生思考较多,因此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等话题就很容易引起关注和思考。但据笔者观察,对精神世界①这里主要指关乎社科知识的精神需求,社科知识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使得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难以感受(所以用实践来突破成为关键点,这点在下文论述)。这与人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不同。有着追求的学生,比例占不到5%。

理性是实现需求的工具。如果说以上四方面内容具有本体论意义,那么理性则是工具论,它提供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功能。比如理智追求功利最大化,情感则具有不计功利特性,精神则具有超越功利品质,这时,只能求助理性,由它出面协调,做出判断选择。大一学生的理性能力正处于发展之中,并不成熟。由于精神发展能力的相对欠缺,导致理性判断往往服从理智、情感乃至欲望,而具有盲目性。比如,他们往往认为教材内容大而空,不重要,对于理想信念、道德等精神性话题,往往表现出厌恶排斥情绪,而不由自主地被一些肤浅有趣的欲望需求所吸引,上课时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一旦对教师上课内容不感兴趣,就玩手机,上网,那些刺人神经的花边新闻、情色、游戏等内容引得他们不断去点击;此外看小说、杂志、听歌,追求感官刺激,成为部分学生上《基础》课的排遣方式。

在上述需求五属性中,欲望和情感的共同特点是追求快乐、肤浅性和盲目性。一个学生如果不以理论追求为鹄的,而听凭欲望和情感驱使,追求感官享受,那么,就会肤浅、无耐心,视理论教育为空洞说教而厌恶上课。在本次随笔调查中,有相当数量学生要求上课轻松、自由,“‘基础’课么,没必要这么认真严肃”,放电影、讲故事是最受欢迎的形式,甚至有学生提出要求教师多谈谈个人隐私以提高吸引力,这恐怕已经处于窥私欲的不正常要求状态了。这反映出相当部分90后学生追求感官刺激的肤浅性,为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所主宰,远离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而盲目性的特点,使得人对自己行为是非很难做出正确判断,欲望的特点是贪得无厌,要求一次比一次刺激来得更深刻更持久,所以许多学生沉迷于游戏而难以自拔。如果上课内容是为了满足学生欲望需求,学生就会要求教师一次比一次给他们以更大的刺激,否则就会失望,觉得上课无聊。

因为欲望和情感的这些不良特点,使得历代理性主义哲学家对其鄙夷,而推崇精神、理性,否则人就是在动物式意义上生存,而且极其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事实上,进大学,就是要求知,明德,更新自我,做一个“善”人,归根结底要求得精神上的丰满和完善。从人学视角分析,《基础》课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从人性角度看,乃是要完成从动物式意义上的“自然人”到“文明人”(儒家称之为从“小人”到“大人”)的转型,也就是,要使人从一个作为欲望情感式的先天存在者转变为一个具有高尚精神情操的“道德人”。因此,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是必然的要求,《基础》课上对于理想信念、道德、人生等人类根本问题的内容设置,是必需的。吊诡的是,现实情况中,90后的大一新生刚刚从应试教育中过来,他们普遍表现为懵懂天真、生活无忧、阅历粗浅、思想单纯、缺乏独立思考,只在有限的生活经验层面沉溺于自我世界,但生活却已向他们提出要经历一场精神世界革新的要求,可惜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反而显得漠然和无知。而精神世界又因其超越性和抽象性使得他们难以窥知真奥而敬畏有加,结果他们的行为很大部分受欲望情感等本能意识的支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们还处在“自然人”的自我遮蔽中。所以,如何“去蔽”,使他们从一个“自然人”向一个“道德人”转变,就成为摆在思想道德课面前的根本任务。

二、实践:突破枯燥的根本途径

实践是打通“自然人”与“道德人”之间隔坎的根本手段,对此,可以从必然性与可能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实践作为突破教学困境根本手段的必然性维度分析

实践之所以是根本手段,原因在于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性作用,理论的获得归根结底通过实践而实现。精神现象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超越性,二是抽象性。这两大特点造成对精神性知识接受的障碍,这个障碍只有依赖实践方能突破。

第一,就超越性而言,从欲望情感世界到精神世界,这是一个从功利世界到道德世界、有限到无限、即期性到恒久性、小我到大我的提升过程。这对少不更事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本身就充满挑战,要完成这个转变,殊非易事。而作为大一新生,他们基本上以“自然人”状态生活着,其价值取向基本上受欲望、情感和理智所支配,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行动指南。即使从小起就向他们灌输道德文明、理想信念教育,但这些作为应试教育面目出现的训导,并没有落到他们灵魂深处。这些知识只是以干巴巴的枯燥的概念印入他们的脑海,学生们的感受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灌输的结果在极大程度上适得其反,那就是厌恶。据中国农业大学李明调查,高达65%的新生对刚刚结束的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持消极评价,其中,明确指出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应试教育,枯燥肤浅死板乏味脱离实际,形式化,缺乏实践,不贴近生活,以分数为纲,缺少对学生做人的教育,没有太大效果”的占63%。[7]也可以这么理解,这一调查数据从反面暗示,年轻的大一新生还处于一种功利的、有限的、本能的、蒙昧的“小我”状态,持续近十年的理想信念、道德、人生观等教育并没有内化为他们的理性自觉,而大学教育要做的就是提升他们的认识和精神境界,超越“小我”,成为“大我”。

但是,这样的超越并非易事。中小学近十年的道德教育何以收效寥寥?重要原因在于,空洞的说教是无力的,“信仰”要被信仰,须有一个主观之客观见证化事实。理想信念、道德等内容,是在高度抽象的理念世界中存在,只有当活生生的事实发生了,它才有说服力,才能真正获得人们的信服,哪怕宗教信仰,也常常用灵异事件来收服教徒信任。但如果理想一旦远离人们经验,就会被视为假大空,这就是共产主义口号在当代隐匿不提的心理原因。而如果道德理想一旦与现实相忤逆,就会遭受怀疑抨击,比如“为人民服务”口号在猖獗的贪污腐败面前不但黯然失色,还被讥为“为人民币服务”。这就提出一个严峻问题:“信仰”如何被信仰?答案是、也只能是,实践是根本出路。

因为,真正的说服力只能来自实践。《基础》课第一章是关于理想信念,让学生明白,当前中国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体会到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实践方式,除了最常用的影视资料、名人讲座、榜样宣传等,还可以直接走进火热的生活,去那些创业沃土,调研成功企业,深入农村基层,采访创业明星、廉政有为官员,走访革命英雄,加上各种实习锻炼,让大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固然,生活中不乏阴暗面的存在,尤其在这个充满急剧变化的转型时代,但生活中更多的是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色彩——这些事业、这些人物,代表着社会主流,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正是他们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重任。那么,作为大学生,该如何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呢?事实胜于雄辩,虽生活中处处存在两面性的矛盾现象,但火热的生活最能击败阴暗片面的宣传,焕发起大学生理性的思考和自觉担负责任的意识——毕竟这个时代要求这么做,毕竟有大多数人在自觉地这么做了,这就是实践带来的“真信”效果,从而使主观信仰通过客观实践之验证而被自觉信仰,使大学生完成了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超越过程。如果将第一章民族复兴这个目标贯穿到其余各章,如爱国、人生价值、道德、职业、法律等内容中去,最终使学生真正做到以民族复兴为行为宗旨,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拥有了具有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无与伦比的人力资源。果真如斯,《基础》课就是最大的成功。

第二,就抽象性而言,感性世界是具体的形象的,而理性的精神世界是抽象的,实践的参与性特点可为认知提供最切己的感受,从而打通这两者之间的隔坎。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8]这说明理论认识的重要性,问题是,大一新生对社科知识的抽象思辨能力却是弱项,即使在重点院校高素质学生中采用,也不见得有效,上述浙大的调查就是明证。原因在于,抽象思辨所得的理论来自实践,而大一新生恰恰缺乏实践,因此无实践感受的学生是很难领会社会理论的。显然,突破的手段就是实践,要以实践—理解—接受—升华模式实现学生从“自然人”到“道德人”的飞跃,即实践使得主体以参与者身份介入,这就获得了一种主动感,这种主动感产生了积极参与意识,要求去深入理解对象的内在本质,理解后产生认同,继而接受,在接受基础上,内化为理性自觉和情感自愿。

实践方式主要有课内的研讨型、辩论型、体验型等教学模式和课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课内教学模式如主题讨论辩论、案例分析或观看影视资料片、角色扮演、情感体验、模拟法庭等,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业(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道德现象调研、假期社会考察和就业市场调查、各种专题报告会等。同时通过让学生写体会、写调研报告、讨论交流、听教师讲授与指点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变教学为导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热情和兴趣。经过这样一番实践工夫,将认知从感性提升到理性、形象感受提升到抽象思辨,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精神境界。

总而言之,信念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否定之否定的深化过程,归根结底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证。要使受教育者真正确立民族复兴大志,只有经过多次火热的感性生活实践,认知真理,相信真理,才能在抽象的精神层面上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实践作为根本手段的可能性维度分析

笔者调研中发现的两个问题中,除了普遍觉得《基础》课枯燥外,就是学生参与意识强烈。另据2005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成的课题组调查显示,65%的大学生认为在高等院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 “社会实践活动”,在给出的12个选项中列第一位。[9]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就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烈这一特点,从根本上说,是受教育者要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理智的特点是追求价值最大化,这就使得受教育者希冀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大一新生求知欲旺盛,情感丰富,这是优点,但同时实践经历的匮乏和思辨理性的薄弱,使得他们不擅甚至抵触厌恶理论理性,而向往和热衷于讨论、激辩,有学生在随感中写道:希望拍案而起,唇枪舌剑,开展辩论。通过笔者自身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组织好讨论教学,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同时刘文萍的一项调查也说明了这个事实:“你认为教师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辩论的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效果是否有帮助”,25.4%的被调查者回答 “非常有帮助”,58.8%的被调查者回答“可能有帮助,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组织得好”。[10]另外,讨论式教学这种商讨型、开放型和互动型的教学模式,是将师生关系置于一种平等地位,一改传统灌输教育的主客体模式,使得学生受到尊重,这无形改善了师生关系,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

虽然实践教学是突破《基础》课教学困境的根本途径,但目前实践教学困难重重。首先,实践教学一般要在校外进行,但这牵涉到食宿、交通、场所等问题,而投入经费有限,这就制约了实践教学的进行。其次,讨论等方式的实施宜采用小班化授课,但当前普遍采用上百人的大班化教学,这就存在组织实施的困难。第三,学校对《基础》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加上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偏差,实践教学往往没有列入教学要求,即使有实践计划,往往也是因执行困难而不了了之。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当前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困境,从而收效甚微。虽然如此,但实践教学毕竟是突破困境的根本出路,这是方向,是无法否定的。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如何开展合适的实践教学,不过这已经超出本文讨论范围了,宜另行著文讨论。

[1]马建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8(5).

[2]顾建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3).

[3]王振江.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0(12).

[4]梁丽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

[5]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14.

[7]李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经验与思考—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2.

[9]郭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0]刘文萍.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调查[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

A Breakthrough of Teaching Difficulty of“Morality and Law Basis”from Human Nature View

Shen Weix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Department,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School of Philosoph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3)

Boredom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teaching of“Morality and Law Basis”.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make an expl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ty.Analysis from such five hierarchies of desires,feelings,mind,spirit and rational is beneficial to discover the secret of the boredom. From two angles of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practice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breakthrough boring dilemma.

“Morality and Law Basis”;teaching;difficulty;reason;breakthrough

G416

A

1672-3708(2012)02-0055-05

2012-03-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认同视角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JD710087.

沈卫星(1971- ),男,浙江仙居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价值论、伦理学。

猜你喜欢
基础情感教学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