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预算中作业成本理念的有效运用*

2012-08-15 00:43薛蓓蓓
外语与翻译 2012年4期
关键词:成本作业管理

薛蓓蓓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成本管理模式都是以获取目标利润为导向,重点事项是生产事后的核算,主要的内容就是用完全成本法来进行企业财务的一些报账算账等等财会活动。传统的成本管理缺少了一个系统的价值链的观念,这样就会只顾眼前利益而做出一些短期的行为,根本就没有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另外,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并没有形成系统,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都被管理者忽视了,成本控制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企业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成本管理方法,将作业成本管理以及流程再造等等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用到成本管理中去,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融进企业的每一项管理中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作业成本管理理念的概念以及在相关理论

作业成本管理是在作业成本信息的基础之上,为了能够提高企业利润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实行的一种比较集中的管理办法,作业成本办理是作业成本法思想的进一步延伸,是根据成本驱动的相关理论,将作业变成成本核算的对象,然后再对作业和作业的成本进行确认,计算出产品生产所产生的成本,将对成本的计算加入作业成本这一个内容,同时还需要对作业的一切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对产品生产的成本链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从这细分析中得出一些企业局厕所西药的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对那些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价值的作业可以直接删除或者将这些作业进行精简,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作业成本是将成本动因理论作为是管理的基础,然后再以作业为中心来分析企业成本各方面的特点,将那些和作业有关的成本的消耗与成本动因理论相联系,找出产生成本支出的原因,同时还可以通过将成产出的产品与它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作业相联系,找出那些相对比较准确的成本信息。这根据的原理就是,作业产生需要消耗资源,产品生产需要消耗作业,也就是产品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从而最终产生成本。

二、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预算中的可行性

作业成本管理是作业成本法的一种扩展,一种延伸,更是一种进步。作业成本法将作业作为间接费用产生的对象,通过对资源产生一些动向的原因进行确认和计量,将作业和资源费用进行联系,然后再对产生作业的原因进行确认和计量,将作业成本转接到产品和顾客身上的一种间接分配费用的方法。这种作业成本法是将人们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成本动因的寻找上面,这种根据成本产生的原因来分配成本,根本就是不就成本而讨论成本。作业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体系的第三次革命,随着作业成本法在企业财会管理中的渗透,发展已经偏离,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只为成本计算,现在已经有应用到作业的过程以及产品价格的确定,还有一些废品计算中也都用到了作业成本的理念,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一作业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也就是作业成本管理。

根据对行业使用作业成本的调查显示,房地产、公共事业、邮政快递和零售业这四类行业里的企业使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比例要高于制造业,邮政和零售业使用率都达到了100%,而制造业却只有15%,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业成本管理适合于各行各业,并不仅仅是制造业,它具有广阔的使用空间。

企业在成本预算中加入作业成本管理的运用,本来就是需要将作业作为管理的对象,在对作业进行详细有效的分析之后,消除企业里那些没有增加企业价值的作业,对那些有增加价值效果的作业进行改进,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让企业可以做出合理可靠的企业预算,将企业作业成本管理与过程治理相结合,发挥企业决策计划与控制的作用,促进企业提高成本治理水平。

三、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前提及具体应用步骤

(一)应用前提

第一,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一定要是在获得企业决策领导的支持的基础之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同时还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员来实施作业成本项目的管理,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将思想与行动喜爱那个结合,从而保证各个作业中心能够提供出真实有效的数据,保证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成功实施;第二,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现在所具备的电算化和网络化的水平来进一步确定在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时候,应该将账户的详细设置成什么程度的合适,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这样才能够促进作业成本管理实施;第三,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生产流程,这些都需要考虑,企业可以借鉴其他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不是生搬硬套,一定要明确自己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目的,要将这管理与企业的总体经营决策相互协调,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并不是简简单单很快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战积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为一体,不断改进,不断在尝试中摸索前进,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自身的特点需求进行完善。

(二)应用步骤

13.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企业进行预算的一个起点。企业需要根据顾客的需要还有自身的一个生产能力做出适合的销售目标。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之后,在核算产品成本上面与传统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差异,这就会对企业的销售预算产生一定的影响。

2.根据企业观的最新理念,设计作业过程,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可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作业都能够为顾客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价值,企业需要在用作业成本思想对企业的销售作出预算之后,一定要以订单牵拉的方式,将每个作业的环节以及生产步骤都进行确定,还需要分析,设置的每一个作业是不是必须的,是不是能够起到增加顾客价值的效果。

3.按照一定的顺序,将作业链进行整合优化,消除那些重复地不合理的作业环节,在企业的整个范围之内确立起作业链,这样就可以将企业的预算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预算也就能够更加科学和合理。

4.将企业现有的部门作为一个范围,把那些相同类型的作业进行归类合并。也可以是根据各个部门承担的作业来考虑其他的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作业,从而制定出标准的作业成本,这样也可以把这个标准作业成本作为是对每个部门考核的依据,通过这种方法所制定出来的企业成本预算不仅向企业提供了产品全部的作业成本,还反映出了每个部门不同的成本信息。

5.运用作业成本发来收集企业里的实际作业成本的一些数据。先是成本集中到作业中心,然后再根据实际耗费的作业量来将成本进行分配,再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增强产品与实际消耗资源之间的一个相关性,利用各种表转来划分作业成本,可以让成本信息的可靠度得到提高。

6.作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作业和价值的分析。企业的作业它不是一个孤立体,更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它是与企业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

四、对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建议

1.在使用作业成本的时候,可以与其他的成本管理方法一起使用,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作业成本管理法,它并不是孤立的成本管理办法,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它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还是有相同的地方,它可以和目标成本以及标准成本等等相结合,这样就可以让成本管理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企业也能够通过作业成本管理法来制定更加科学、多元化的信息决策。

2.不断总结和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方面的经验。我国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已经积累了很多有效地成本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说这些经验都是积累下来的实质有效的方法。企业应该要不断总结这些成本理论,从中找出能够为企业所用的适合的理论。对成本管理进行改革,并不是要将传统的成本方法去不否定,不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搬西方的一些成本管理制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于传统的成本管理,不能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传统的成本管理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完全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够完全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传统的成本管理,是可以实行并且能够取得效果的,对于传统成本管理,我们需要辩证的来看待它。

3.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之后,能够保证作业成本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企业若是想要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那就必须对成本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将成本的内部控制做好,解决那些出现的难题,才能够将作业成本管理这项工作做好。所以,企业一定要将内部控制机制完善,从而保证能够顺利实施作业成本的管理。

4.充分考虑成本效益来划分成本库。虽然说将成本化的越细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本信息的精确性,可是这种工作量太大,而且还是比较繁琐的工作,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可是若是将成本划分的过于粗大的话,有没有作业管理的效果了,所以,划分成本库一定要依据成本效益。

5.全员参与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事项,它需要有全员的参与作为一个基本的保障,员工全员参与,那么对每项作业的识别和确认工作就能够实施到位。其中,技术工作人员是推动作业成本管理实施的人员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这些员工进行一个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还需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来对作业成本管理的可行性来进行确定分析。

[1]李涛.作业基础预算应用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8(9).

[2]吴雅琴.加强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保管控制[J].中国棉花加工,2005,(4).

[3]黄晨曦.基于作业成本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2010,(7).

[4]陈熹明.浅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08,(32).

[5]傅雅瑜.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存货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

[6]郭春明,韩之俊.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划的比较与整合[J].财会月刊,2004,(12).

猜你喜欢
成本作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作业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我想要自由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管理的另一半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