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次美学热中学界对马恩美学观的阐述与发掘

2012-08-15 00:42胡宗勇
文教资料 2012年31期
关键词:马恩人道主义手稿

胡宗勇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现在学界一般都认同中国二十世纪有三次“美学热”,即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第三次“美学热”的最大特点就是形形色色的西方美学思潮涌入中国大陆,短短的几年时间便浓缩了西方近两个世纪的现当代美学史。学术界出版了大量的美学著作,特别是翻译著作,同时,“美学热”是思想界从“文革”的禁锢中苏醒的表现。而正是在第三次美学热中学界对马恩美学观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阐述与发掘起,下面对此予以探讨,就教于方家同仁。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并非直接源于马恩创始人的经典原著,而是经俄国普列汉诺夫等马克思主义者融入他们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的苏式马克思主义美学,再加上将后者引入中国时的时代环境、引入理论者们的再阐释,不能不说存在“误读”的“误读”。对于苏式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尔库塞在其《审美之维》中给予了概括和评价。为尽其详,不妨摘录于后: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美学(苏式马克思主义美学——引者注,下同。)中,把艺术看做一种意识形态,及强调艺术的阶级特性这些基本概念,又成为需加以批判的再考查的课题。

本文,即《审美之维——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考察》一文——引者注的讨论,针对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以下观点:

1.在艺术与特质基础之间、在艺术与生产关系总体之间,有一种定形的联系。因此,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艺术本身也应当发生变革。当然,艺术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也可以落后或趋前于社会变化。

2.在艺术作品与社会的阶级之间,也有一种定形的联系。只有上升阶级的艺术才是唯一真诚的、真实的、进步的艺术。它表达着这个阶级的意识。

3.政治和审美,革命的内容和艺术的性质,趋于一致。

4.作家的责任,就是去揭示和表现上升阶级的利益和需求(而在资本主义中,上升阶级就是无产阶级)。

5.没落的阶级或它的代表,只能创造出“腐朽的”的艺术。

6.现实主义(以多种不同含义)被看做最适应于表现社会关系的艺术形式,因而是“正确的”艺术形式。

这里列举的各种观点,都隐含着文学作品必须表现社会的生产关系——这并非外在地强加于艺术作品,而是它的内在逻辑和事物发展本身逻辑的一部分。

这个美学上的绝对命令,是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推衍出来的。这个概念,实质上并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构想,而是被纳入另一种僵化的框架之中。这种框架对美学已产生糟糕的后果。这种框架隐秘地表现着一种规范性的看法,即把物质基础作为真正的现实存在。因而,在政治上就低估了非物质力量,尤其是个体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力量,以及它们的政治功能。该功能既可以是倒退的,又可以是解放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它都能成为物质力量。如果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能对主体的这种作用做出解释,它就着上了庸俗唯物主义论的色彩。①

的确,长期以来,在我们这里,师从的苏式马克思主义美学将“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文主义,关于人性、人性异化、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权利等统统被推给资产阶级而一直被批判、围剿”②,因此,在新时期初期,掌握书面文化的知识分子便要从马恩创始人著作中寻找“十分丰富的美学思想”③,因为“这个完整体系(指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引者注)是经过长期发展而且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的”④。

由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思想界刚刚得以复苏,任何学说要想占有一席之地,都必须首先从马恩经典那里袭取自身的合法性⑤。但是,在纯粹学术追求背后隐约有一种意识形态的动力,那就是知识分子要建立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话语,这套话语一方面指社会政治现实,以变革僵化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以超越现实的人性理想为宗旨,诉诸审美魅力。

马恩创始人专门针对美学问题的论述较少,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主要包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也散见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之中。于是理论界从《手稿》开始,引述马恩原话来阐述马恩的美学思想,从而衍生出美学热潮中的《手稿》研究热。在这种阐述过程中,人们才蓦然发现:其实在马恩创始人那里,是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他们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他们理论的最高命题,“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⑥、“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⑦。

1980年出版的《美学》第二期发表了朱光潜从美学角度重新节译的《手稿》,并集中刊发了三篇研究论文,由此引发了持续到1983年的《手稿》研究热。这部被誉为马克思早期里程碑式著作的《手稿》,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直到1932年才得以面世。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初出茅庐的李泽厚引用过由何思敬翻译于五十年代的《手稿》,来阐述他自己的“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点⑧。但在当时《手稿》的影响并不大,直到朱光潜从美学角度对它重新进行节译,讨论才空前的活跃起来,进入研究与发掘阶段。“1982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先后于哈尔滨、天津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手稿》讨论会。全国各种报刊刊出了上百篇的学术论文。黑龙江、山东、陕西等省的出版社还于其后出版了论文专集。1983年后,由于纷至沓来的新的学术问题的提出,也由于《手稿》的讨论本身很难再深入下去,遂进入了尾声”。⑨在《手稿》研究热中,主要集中在《手稿》所提及的“劳动创造了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和“美的规律”。参与讨论的人都从马恩著作中寻章摘句尽情发掘,于是各陈其说,并不定于一尊。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对于什么是“两个尺度”、它同美的规律的关系怎样、美的规律又指什么?对此,马克思自己没有具体说明,于是各家的认识很不一致,但目的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冲击阶级性。

《手稿》研究热讨论的结果,固然“实际上就是以李泽厚、刘纲纪为代表的‘实践观点美学’得以确立并在美学领域获得主导地位”⑩,但是由于《手稿》中有大量篇幅谈到“人的本质”或“人的本性”问题、“人道主义”问题、“异化”问题等。《手稿》研究热实际上是对先于它的知识分子对人道主义讨论的继续,而新时期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思潮正是对“旷日持久的革命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反拨”[11]。在经过革命取得政权,通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讨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已取得领导地位后,本应着手进行建设,但是由于其时国外因素,国内“左”的东西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故而“继续革命”。但是文化大革命这一次革命内部的革命,使得“革命”本身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尤其从“文革”后期开始,人们普遍渴望结束无休止的“革命”,渴望回到世俗生活,回到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对个人自由、权利、家庭、爱情和幸福的拥有[12]。那时,视人性等问题等同于资产阶级的东西而成为禁区。1979年6月,《文艺研究》发表了朱光潜的文章《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和共同美问题》,他从“文艺创作和美学”的角度,呼吁冲破人性、人道主义等“禁区”,把人性归结为人类的自然本性。他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的手稿》整部书的论述,都是从人性论出发”,“马克思正是从人性论出发来论证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论证要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就必须消除私有制”。同时他认为人性论与阶级论并不矛盾,文艺要反映人性,提倡人道主义,因为共产主义不是别的,正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13]。这篇只有五千余字的短文,对于其时的、对斗争哲学有共同经历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于是“在80年代前期,围绕人道主义的讨论经久不息。据统计,到1983年,有关文章已多达七百余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和《国内哲学动态》等报刊接二连三发表综述文章。人民出版社也连续推出论文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1981年)、《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1982年)、《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1982年),以及《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论文集》(1984年)。这一论题持续地吸引着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理论兴趣,对于新时期知识界的思想结构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14]。尤其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半个世纪(除‘文革’外)未曾中断的文艺领导人”[15]——周扬在“1980年9月在中央高级党校的讲话中,便已用很长的篇幅,讲了‘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16]。1983年3月7日,在由中宣部、中央党校、社会科学院、教育部联合召开的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周扬所作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7]中也探讨了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尽管1983年后期,随着消除“精神污染”的运动在文艺界和理论界的开展和1984年1月3日胡乔木在中共中央党校做《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讲话并及时发表,一时间,报纸杂志充满了对人道主义、人性和异化学说的挞伐之声,对立的观点则偃旗息鼓,渐趋沉默。但是,应该承认,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无疑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使马克思学说中被长期忽略的关于人的问题凸显出来,在其时的语境中为人文关怀提供了一个权威的理论依据,在它成为潜流的同时,成为知识分子的话语,成为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政治的一部分。

注释: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2-193.

②顾骧.晚年周扬.文汇出版社,2003:141.

③王元骧.审美自由与人的解放——兼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与革新.载刘纲纪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5.

④朱光潜.谈美书简.北京出版社,2004:34.

⑤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61.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189.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30.

⑧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03.

⑨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03.

⑩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05-106.

[11]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50.

[12]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50-51.

[13]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文艺研究,1979(3).

[14]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56.

[15]顾骧.晚年周扬.文汇出版社,2003:3.

[16]顾骧.晚年周扬.文汇出版社,2003:44.

[17]该文发表于《人民日报》1983年3月16日,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那桩文坛公案,参见《晚年周扬》,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相关章节.

[1]欧阳谦.人的主体性与人的解放[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2]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4][德]鲍姆嘉滕.美学[M].简明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5]丁磊,李西建.当代中国美学的前沿——关于实践论美学争鸣的述评[J].学术月刊,1995,(09).

[6]成复旺.走向人学的美学[J].社会科学家,1995,(02).

[7]皮朝纲主编.中国美学体系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8]聂振斌.百年沧桑话美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03).

[9]李西建.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价值论研究及未来走向[J].哲学动态,1999,(11).

[10]包晓光.为启蒙与解放的中国现当代美学[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03).

[11]胡经之.文艺美学的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1999,(04).

[12]刘恒健.论美学的转型——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03).

[13]刘士林.在非主流中发现中国美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01).[24]

[14]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5]邹华.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马恩人道主义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丢失的手稿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爱晚亭
跟踪导练(一)5
手稿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
中国编译新版《马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