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是一门艺术*

2012-08-15 00:43李娴静
外语与翻译 2012年4期
关键词:纠错错误语言

李娴静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湖南长沙410081)

发现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的窗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部分,是学生学习语言内化知识的外显反映,是学习者走向完美的路标。它不是一种消极无益的因素,而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因素。只有老师认真分析、有效利用这一因素,才能最后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目标语,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一、错误也是一种资源

要正确地纠正错误,首先要认识什么是“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老师方面。只要有认识,就会有错误,“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因此“错误”更加接作者:陈泽滨近个体(老师、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错误”的教学才能降低坡度,达到真理的彼岸。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老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犯错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是学习尝试的一个过程,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更多地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了教育的“敌人”。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圆满,对学生的错误常常视而不见,甚至“藏着”、“捂着”(尤其在观摩课上);而有的老师为了一味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学生的错误惟恐避之不及或只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其实,课堂上不只是学生会犯错,老师也会偶尔“马失前蹄”。这就要求老师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把错误当作师生共同研究的“靶子”,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老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同样,作为老师,如果不能对自己的错误加以利用,也是不可原谅的。

故而本人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一点。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表现出能够尊重、愿意接纳学生的想法、做法,欣赏他们主动表达自己思考的行为和勇气,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思考。让学生明白,学习就是在不断出错、纠错中进行的。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去面对错误的勇气,失去尝试、探索的机会。对待同学们犯的错误,不批评、不忽视、不纵容,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尽量在课堂之上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加以改正,并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学生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的问题,改正错误,才能把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注意对自己的错误的改正。

二、了解错误的成因

要正确有效地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就必须明确错误的成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下面本人试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小学生语言错误的成因:

(一)内部原因

1.记忆干扰。这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语言错误形式之一。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又缺乏科学有效的记忆策略和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导致单词拼读、拼写和变化形式等错误层出不穷,如把kitchen读成chicken等。

2.语内干扰。它是指学习者根据已获得的、有限的、不完整的英语知识和经验,类推出偏离规则的错误语言形式。例如:He have a new pen.I’d like watching cartoons.I often do my homework in Sunday morning.这些错误显然不是来源于汉语的干扰,它的形成是由于学生学了某一个英语语法规则之后,不加区别地把规则套用在同类词汇或相似的句子结构之中。

3.交际障碍。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者词汇量不够或无法用英语说清楚,从而导致错误。

4.性格干扰。学生的错误并不是来自知识本身,而是来自他们发展尚不成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老师要善于从儿童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行为习惯尚不稳定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理解他们,宽容地对待由此产生的问题或错误,要引导他们自己去认识问题,改正错误,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意志品质。

(二)外部原因

1.语间干扰。它是指学生的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当母语与英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时,英语学习中就会发生错误。例如,汉语中第三人称单数“他、她、它”虽然写法不同,但读音相同,而英语中“he”、“she”和“it”的拼写和读音都不同,小学生在运用时往往会“男女不分”;小学生常常还会丢掉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名词的词尾 -s、-es以及动词一般过去时的词尾 -ed等。

2.文化干扰。它是指文化习俗不同而引起的错误。例如,中国人在得到别人夸奖后常说“哪里,哪里,不怎么样”而西方人则常说“Thank you!”如果学生回答说“No!No!Not so nice!”外国人听了会很奇怪。又如,英语中人们分手时常说“Goodbye,Bye-bye!”但中国客人常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则说“请慢走!”或“请走好!”如果在英语中据此说出“Go slowly”或“Walk well”,听起来就会十分别扭。

3.教学失误。老师或教材中对英语语言现象不恰当的讲解或讲解不清,导致学生发生语言错误。

三、抓住时机,事半功倍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种相对立的极端观点,一是有错必纠,二是对错误听其自然。二者都是不够完善的。前者只管语言形式,不管语言内容,挫伤了学生语言交际运用的积极性;后者只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忽略了语言的准确性,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孙膑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可见要取得纠错这场战役的胜利,必须要抓时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那么,何时才是纠正学生错误的最好时机呢?笔者认为,这不仅与课堂教学期待的目标相关,而且与课堂教学活动类型相关。如果老师期待的活动结果是学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能流畅地用英语表达思想,老师就不应该有错必纠,而应该在学生完整表达思想之后才纠正错误。如果老师过多地介入学生“说”的过程,势必会影响学生流畅地用英语来表达。反之,如果老师期待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准确地使用目标语,那么及时纠正错误就是必须的。当然,不及时纠正错误并不意味着对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作为老师,纠错要做到适时、适度、得法。

记得看过一篇这样的文章,说得是一位年轻老师的上课,内容是牛津英语3A Unit 11关于自我介绍的语言项目。在完成了“I’m…/I’m from … /My…is/are…”等句型的学习之后,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选聘学校广播站英语栏目主持人。要求参加面试的同学能够流利的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兴趣盎然。第一位自告奋勇的小选手憋足了劲,一边做手势,一边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I’m Chinese boy,I’m from……”。“stop”小选手刚起劲,就被老师打断。“A Chinese boy”老师认真的纠正。小选手停止了手势,继续介绍:“I’m ten and I’m tall.”(小选手不慎将 ten 读成了/tn/。老师再次示意选手停下,转身在黑板上板书ten并用红粉笔在字母e下划线并标出音标/e/,郑重的讲解发音,帮小选手纠正读音。再一次,小选手战战兢兢的坚持着:“My hair is short.My eye are small。”“怎么回事,说过多少次了,复数名词后面要加s,怎么就记不住呢?”老师不耐烦的呵斥。这位小选手低下了头,一脸的羞愧。其他的学生也早已悄悄地放下了高举的手,课堂上一片寂静。

不难看出,这位老师教学相当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然而,三年级的学生英语才开始学,如同刚刚学会蹒跚走路的孩子,能不摔跤已是相当不易,又怎能指望他们迈出优雅的步伐呢?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信。然而,在这位老师一而再,再而三“认真”的纠正之下,这位学生还能存有多少勇气支撑着他再一次主动地开口说英语呢?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应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的问题较为突出,老师可通过幽默一点的方式来批评或在保护学生自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纠错。

抓住时机,适时地纠错,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而本人在发现这一问题之后,一般不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纠错,可以把它记住,或者实在太多了就写在黑板上(前提是学生在站在讲台上,看不到我的动作)。在学生回答完毕已后,对其优点进行表扬,之后再提出他的缺点。这样既不会打断学生的思路,能够让他们畅所欲言,也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

四、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纠错应以启发性,鼓励性,目的性为原则,讲究适时,适度,得当。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经验总结法

向同事学习请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教学中常见的学生错误及解决方法,主要有下面两种方法。

1.幽默式批评

幽默式批评不是板起脸孔的呵斥,不是令人无地自容的挖苦,更不是贬损人格的辱骂,而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寓批评于诙谐之中的一种艺术化的评价方式。如果老师能巧妙的运用它,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例如:有一次听课,一位老师教授字母a的发音,在教学生详细辨别了字母a的几种发音(/e/、/ei/)后,老师便出了十道辨音题。要求学生根据每组两个单词划线部分的读音是否相同来判断。5分钟后,当看到全对的只有课代表一人时(本人心想这位老师一定十分气恼),这位老师却出乎意料的对着课代表说:“你是怎么带的兵,才一次小小的战役,就剩下你这光杆司令啦。你们是投降呢?还是再来一场翻身仗。”不服气的学生,个个要求再来一次。于是,老师在重新强调了几次发音后,又出了十道题。嘿!这一次,全班50个人,竟有36人全对。

2.自省式批评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来自老师的评价,来自同学的评价。诚然,这都很重要。老师的评价更具理性、权威性,的确不可缺少;同学的评价来自不同的个体,角度不同,更全面,也更亲切,应该倾听。但学生的自我评价就可以疏忽吗?“自评,我有权利!”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在他评之前,先进行自评,倾听一下发言者对自己表现的认识:是否完全表现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是否有客观原因影响表现效果?……在此基础上的同学互评也会少一些挑剔,多一些欣赏;老师的评价也会更客观,更具指导性。

(二)行动研究法

观察、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并摸索解决方法。这一点特别重要,孔子对待学生都注意因材施教。在纠错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重在鼓励,防止学生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挫折感,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对待学生的错误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做到失误不纠,错误要纠,应当纠则纠,不当纠则放;在纠错时,不要过多使用某一种纠正策略。在选择纠错方式上,应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及情感因素,做到多种纠错策略灵活运用。

(三)文献法

阅读相关的理论及文章著作。用正确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成长。

五、小结

错误并不可怕,相反它还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推进器。正视错误、改正错误、利用错误,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育才能事半功倍。“纠错”是一门艺术,如果没有掌握好这门艺术,只能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文章中本人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对此艺术进行了肤浅地阐释,至于更深层次的学问,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学习。

[1]戴君如.语言教学中的几个纠错方法[J].文教资料,2006,(31).

[2]刘世沐.谈纠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5,(3).

[3]贾玲燕.关于英语教学中的纠错问题[J].宁夏教育,2002,(11).

猜你喜欢
纠错错误语言
在错误中成长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我有我语言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