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妇女权益保障的现实启示*

2012-08-15 00:43李如英
外语与翻译 2012年4期
关键词:权益妇女劳动

段 平,李如英

(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412000;2.茶陵一中,湖南 株洲412007)

妇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权益问题又是妇女问题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央在正确处理妇女问题上,根据苏区时期的实际历史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并落实执行,保障了妇女在政治、经济、婚姻、文化和特殊权益等方面的利益,在探索和实践妇女权益保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第一 加强保障妇女权益立法是实现妇女权益的根本保证

首先,废除旧的封建宗法制度。要使广大妇女从封建奴隶制的地位中解放出来,首先必须废除一切男女不平等的法律,制定符合人性的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根据地后在苏区开始的保护妇女权益的一次实践活动。早在1924年的中共中央第四次历会议时就提出了“妇女在政治上、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地位均应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在1925年8月7日中央委员会在“告起义的中国人民群众书”也明确提出“取消对妇女在法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切限制。”因此,取消旧社会的封建宗法制度对中国妇女束缚,制定新的男女平等的法律规范,在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前就开始了。

其次,制定符合当时历史要求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旧的法律废除后,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新的法律来保障劳动妇女的权益。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了男女平等和实行彻底解放妇女的内容。这次大会还通过了《劳动法》《选举法》和《婚姻条例》这些法律都赋予了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由于考虑到中国妇女受封建制度压迫时间太长,妇女又刚刚从封建制度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她们的身心受到伤害伤未恢复,再加上来自夫权的压迫是对妇女最直接、最残酷的压迫。因此,在婚姻条例方面特别偏于保护女子的权益,把因离婚而引起的义务和责任而归于男子。中央苏区用立法的形式把妇女所获得的政治、经济、文化、婚姻权益固定下,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使妇女权益有了法律保障。

最后,向广大妇女群众宣传法制教育。中国的劳动妇女几千年来一直受封建旧礼教的束缚,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程度很低,苏维埃政府虽然颁布了法律规定劳动男女完全平等,劳动妇女得享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但是“劳动妇女文化水平太低不知道劳动妇女本身的利益,劳动妇女享受的权利而自己抛弃了劳动妇女属劳动群众总数之一半。”因此,为了使广大苏维埃妇女能切实的享受到各种权益,中央苏区政府利用劳动妇女代表会议,宣传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意识,另一方面,开展全民扫盲运动,提高妇女的知识文化水平。

中央苏区通过废除旧的封建法律、制定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新的法律,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维权意识。

第二 建立健全妇女组织是实现妇女权益的必要条件

建立健全妇女组织是实现妇女权益的必要条件。妇女要自己解放自己,要铲除被压迫的根源,就必须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开展妇女运动,争取在民族解放过程中求得男女平等和自身解放。在1927年,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就注意到建立妇女组织对于领导妇女工作的重要性:“最近农民运动一起,许多地方,妇女跟着组织了乡村女界联合会,妇女抬头的机会已到,夫权便一天一天地动摇起来。”在苏区的几次农村调查中,他也十分注意总结组织起来的妇女儿童在土地革命中的作用,充分肯定“这里女工农妇代表会的领导与推动,是紧要的关节”,并指示“女工农妇代表会,首先应该抓紧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跟着这些问题的动员,联系到一切政治的动员。”要求“每个乡苏维埃,都应该把领导女工农妇代表会的工作,放在自己的日程上。”普遍的建立以维护妇女权益的妇女组织,使各种妇女组织成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央苏区领导和组织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

解决妇女问题需要妇女组织去执行。没有妇女切身利益的解决,政治动员就可能成为空话,妇女组织当以解决妇女特殊切身问题为己任。此外,妇女组织任务之一是重视解决妇女的特殊切身问题。由于妇女在生理上、心理上、权益要求上和社会地位作用上的与男子不同的特点,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需要提高,妇女的特殊切身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妇女组织来为其说话、办事、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动员广大妇女没有后顾之忧地投身革命。苏区时期妇女权益保障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运动形式,其客观依据就在于给妇女组织提出了工作任务:“女工农会代表会,首先应该抓紧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跟着这些问题的动员,联系到一切政治的动员”。这样既保障了妇女的特殊权益,促进了妇女的解放,还动员了广大妇女参与到革命阵线中来了。

第三 提高妇女自身素质是实现妇女权益的重要保证

“妇女自我人格意识觉醒与妇女解放运动有着须臾不可分的关系。妇女解放是以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为前提,妇女自主意识觉醒程度直接制约着妇女解放的程度和内涵。不同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却要求妇女的自我意识与之相适应。现代妇女的进一步解放,同样有赖于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内涵的不断深化。”妇女要想获得彻底解放,真正与男子共享经济、政治上的权利,除了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外,妇女本身的素质至关重要。如果妇女没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妇女权益的保障也将成为空谈。中华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努力提高妇女素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指明了一条通过加强对妇女的培养教育,提高妇女素质,增强妇女社会实践能力,依靠妇女自己的力量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提高妇女素质的关键是加强对全体妇女的教育。在封建社会广大劳动妇女被排除在社会劳动之外,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的地位,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了。文化上的贫穷又加深了妇女受歧视、被压迫的程度,她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开发,无法意识到自身做人的权利与寻求摆脱压迫的出路。妇女的教育问题,当然只有在铲除阶级压迫与剥削制度,建立劳动人民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赋予广大劳动妇女以平等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之后才可能得到重视与解决。提高妇女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是妇女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封建宗法制度之下,封建统治阶级向广大劳动妇女灌输的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实行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规范,致使广大劳动妇女沦为愚民。培养妇女干部是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解放的首要环节。因为只有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妇女干部,提高了妇女骨干的素质,才能加强对全体妇女的教育,提高全体妇女的素质,才能带动广大妇女投入革命和建设事业,促进妇女的彻底解放和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党在革命初期就十分重视提高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通过开展田间识字班、开办夜校、女子学校来提高妇女的文化水平并培养妇女干部,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参加领导班子,使妇女干部茁壮成长。

第四 妇女获得经济独立是实现妇女权益的物质保障

妇女经济地位是妇女社会地位的一个基本要素,由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广大妇女寻求真正解放的实质性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经济独立问题,妇女的经济独立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她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作保障和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作后盾是妇女要想获得真正的彻底解放的两大重要前提。因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决定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可以为巩固妇女的社会地位提供物质基础;妇女参加劳动,充分发挥妇女这个伟大的人力资源的作用,是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关键。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就明确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彻底地实行妇女解放为目的。承认婚姻自由,实行各种保护妇女的办法,使妇女能够从事实上逐渐得到脱离家务束缚的物质基础,而参加全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生活。”采取各种保护手段,使妇女能够真正的走出家庭而参与社会公共事业中去是中央苏区保障妇女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也强调:“中国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发动妇女参加劳动,必须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妇女只有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上有所贡献,才能获得自身的解放,家庭地位、社会地位才有可能提高,才能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妇女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央苏区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是其他苏区妇女权利建设的楷模,也是中国历史上保障妇女权益伟大实践的开端,它为其后边区和新中国妇女权益的建设提供的直接经验。我们应该借鉴苏区保障妇女权利的经验,同侵犯妇女权利的行为坚决斗争,促进妇女运动新发展和新飞跃,并最终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而不懈的奋斗。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4]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M].南昌:江西省人民出版社,1982.

[5]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M].南昌:江西省人民出版社,1982.

[6]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省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权益妇女劳动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漫话权益
热爱劳动
当代妇女的工作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你的权益被什么保证?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