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卧位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125例临床分析

2012-08-15 00:44陈昆单中杰张楠葛雷
当代医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卧位石术肾镜

陈昆 单中杰 张楠 葛雷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较大的、复杂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多采用俯卧位。由于其固有的缺点,使得经皮肾镜取石术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郑州人民医院于2009年1月~2011年7月采用斜卧位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5例,男93例,女32例;年龄43.5(27~65)岁。单侧肾结石92例,双侧肾结石2例,其中肾多发结石、鹿角形结石患者4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腰4横突以上)31例,其中合并同侧肾结石者17例。结石直径大于2.5cm者78例,伴有中度至重度肾积水者42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者29例,曾行开放取石术者5例。合并有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尿检查、KUB、超声、CT、心电图等检查,了解肾皮质的厚度,肾内结石的大小、位置、质地、数目,以及肾、输尿管是否存在狭窄、梗阻、畸形等情况,并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是否能够耐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98例,全麻27例。先取截石位,膀胱镜下患侧逆行输尿管插管,插入5F输尿管导管,留置气囊尿管一并固定,输尿管导管远端连接生理盐水持续推注造成人工肾积水。然后先改为仰卧位,标记出腋后线及肩胛下线。患侧靠近手术床缘,患侧臀部及肩部用软垫垫高30°~45°成斜卧位体位,腰部突向患侧,注意显露出腋后线与肩胛下线。穿刺点一般在第11肋间或第12肋下,范围在和腋后线和肩胛下线之间。超声定位,通过肾脏的纵切面和横切面选择目标肾盏,用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或结石表面。拔出针芯,见清亮尿液外流后置入斑马导丝,用尖刀紧贴针鞘切开皮肤约0.6cm,退出穿刺针。顺斑马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依次扩张至F18,留置可剥离鞘,建立经皮肾微通道。沿鞘置入F9.8输尿管镜寻找结石。灌注泵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使手术野清晰,看清结石后使用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将结石击碎,利用灌注水流冲洗出碎石,较大结石用输尿管钳夹出。对肾多发性结石或鹿角型结石,单通道取净结石困难者,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第2通道,进行多通道碎石取石。最后检查各肾盏、肾盂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有无结石残留并予以清除,顺行向输尿管内置入F6双J管,留置F16肾造瘘管,退出工作鞘,固定肾造瘘管。术后3~6d复查KUB,了解有无结石残留及双J管位置,无需Ⅱ期取石者拔除肾造瘘管。若有结石残余,行II期经皮肾镜取石术或ESWL治疗。术后2~8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

2 结果

本组125例患者均穿刺成功,I期采取微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术取净结石108例(86.4%),其中6例行双通道碎石。Ⅱ期手术取净取石11例(8.8%),余6例(4.8%)有少量残余结石者行ESWL。I期PCNL总结石取净率86.4%。I期PCNL手术时间(包括截石位置管、超声引导穿刺、扩张、置鞘、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支架置入)平均95(64~210)min。本组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手术,无因明显不适症状终止手术者,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平稳。两例患者因术后持续出血,给予输血、夹闭肾造瘘管、止血药物治疗后缓解;另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持续出血,给予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停止出血。本组无发生气胸、结肠损伤、肾盂穿孔、水中毒、肾周感染等合并症者。术后住院日6.4(5~8)d。98例(78.4%)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7(3~15)月,无肾萎缩、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动静瘘等并发症。

3 讨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目前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方法[1],手术体位通常采用俯卧位。其优点是肾的位置较固定,易穿刺,操作空间大,而且术中应用C臂X线可垂直透视便于选择定位穿刺[2],故俯卧位一直是PCNL的标准体位。但该体位也存在诸多缺点。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截石位更换俯卧位时,易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等,甚至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而长时间俯卧位患者胸腹部受压,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大,尤其是年龄较大、体型肥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对于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容易出现气道管理不便、颈椎损伤、受压部位损伤等情况。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体位的限制又给抢救造成困难。

国内外不少学者先后报道采用其他体位进行PCNL。Valdivia Uria等[3]于1998年报道应用平卧位对557例患者行经皮肾镜术,成功率93.2%(519例)。国内亦有类似研究[4]。但多数临床研究[5-6]认为,仰卧位虽避免了俯卧位所带来的血压、呼吸等不利变化以及不利于麻醉监测的弊端,但术野暴露受制,可供肾穿刺选择的腰胁部区域狭小,肾穿刺困难,肾镜方向调整受限,不利于手术操作。故该体位PCNL术临床应用较少。近年来亦有诸多关于侧卧位进行PCNL的报道[7-9]。侧卧位摆放容易,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较小。但患者侧卧位时,操作通道与水平面夹角较大,术中结石不易冲出。而且,长时间采取侧卧位,垫高腰部,患者不适感较为明显,尤其是硬膜外麻醉患者。

近年来,文献关于斜卧位PCNL术的研究较多,手术效果良好。黄健等[10]报道采用斜卧位PCNL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良好。我们本组研究结果显示,125例患者,穿刺建立微通道成功率100%,I期PCNL结石取净108例(86.4%),与传统俯卧位PCNL术碎石清石效果相比,无显著差异。术中未见气胸、结肠损伤等并发症。术中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均平稳,术后动脉血气分析较术前无明显改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斜卧位超声引导下PCNL术有以下优点:①斜卧位体位摆放更简单,由截石位转换体位更方便,患者面部和胸腹部没有受压,对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不会造成明显影响,术中患者舒适,尤其适用于肥胖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多数患者可以采用蛛网膜下腔加硬膜外麻醉。②斜卧位也便于麻醉者观察,病情需要时利于及时改气管内全麻及抢救。患者术后感觉无不适。③斜卧位造瘘通道呈水平或轻度向下倾斜,因而更有利于术中利用灌注泵将碎石快速冲洗出体外。④俯卧位时,肾脏相对位置前移,结肠相对位置后移,增加了结肠误伤的机率,而采用斜卧位,肾脏不会前移,结肠的位置相对靠前,穿刺过程中误伤结肠风险降低。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斜卧位PCNL有其缺点:①俯卧位腹部垫高时,肾脏固定好,而斜卧位肾脏仍有一定的移动度,穿刺难度增加,需要手术医师对超声影像要有较好的理解。②对于同时行双侧肾或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术中须二次变化体位、消毒铺巾等,操作复杂,手术时间增加。

综上所述,斜卧位经超声引导行PCNL 安全可行、并发症少、术中患者体位舒适、利于术中麻醉监护,尤其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及肥胖患者,是一种临床值得推广的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体位。

[1]那彦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200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3-177.

[2]钟煜,郑永宏,张载乐,等.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在PCNL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20):66-67.

[3]Valdivia Uria JG, Valle J, Lopez JA, et a1.Technique and complications of percutaneous nephroscopy:experience with 557 patients in the supine position[J].J Urol,1998,160:1975-1978.

[4]周祥福,高新,温机灵,等.平卧位微穿刺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11):728-730.

[5]Manohar T, Jain P, Desai M.Supin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effective approach to high-risk and morbidly obesepatients[J].J Endourol,2007,21:44-49.

[6]Falahatkar,Moghaddam AA,Salehi M, et al.Complete supin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comparison with the prone standard technique[J].J Endourol, 2008, 22: 2513-2517.

[7]谷现恩,张军,刘佳,等.侧卧位B超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31(3):169-171.

[8]Karami H, Arbab AH.Rezaei A, et a1, Pere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with ultrasonography-guided renal access in the lateral decubitus flank position[J].J Endourol, 2009, 23: 33-35.

[9]Hosseinimm, Hassanpour A, Farzan R, et a1.Ultrasonographyguide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J Endourol, 2009, 23: 603-607.

[10]黄健,许可慰,郭正辉.斜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55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3):1518.

猜你喜欢
卧位石术肾镜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