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探索

2012-08-15 00:47季英华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物教师教学

季英华

(大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辽宁 大连 116021)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探索

季英华

(大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辽宁 大连 116021)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培养钻研精神,开发创造能力,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靠生物技术解决,只有更好的发展和领会生物学,才能使人类的生存更健康更美好。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习生物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精彩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同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具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如提问、讨论、讲故事等,可根据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在讲《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一天要呼吸多少次吗?”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想马上知道答案。这时不要着急,让他们自己试着去寻找。有的同学就会想到先测一下自己一分钟内的呼吸次数,然后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就可以轻松解决了。通过计算同学们会吃惊地发现:原来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呢。紧接着教师再进一步渗透,“每次呼吸要与环境交换大约0.5升的气体,这样我们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的气体。大家说空气是纯净的吗?并不是,而是有很多灰尘、细小的纤毛和多种致病微生物。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因此而得病呢?”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课引入时设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设疑的方式,例子要生活化,问题要问得有趣,有思考性。

2.利用矛盾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景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能力水平,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太难,使学生无从思考。在提问前要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材料作为铺垫,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如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身体的感触与体验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置问题情景等。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和新的知识发生矛盾。此时,学生会惊讶万分,形成强烈的期待感,急于探究,寻求矛盾的症结,给予解决。

3.巧用诗词、成语、俗语,提高兴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来赞美自然界的生物。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不仅会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更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及根的作用;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用“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这一俗语来说明生物界遗传的普遍现象。学生听来有趣,简明易懂。

二、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1.多用直观教具

一方面,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来看,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另一方面,生物学知识就是来源于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因此,对于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生理变化的过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难以接受,即使你讲得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如果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直观教具,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生理感官,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有效激发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究知识。例如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实物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蒲公英的果实,让学生来体会,蒲公英会借助风力,扩大繁殖领域;准备鲤鱼,让学生来观察它的体色特征,大胆猜测这是与什么环境相适应的,于是引出有关保护色的内容。

2.注重实验课教学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空洞无物,应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最好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践。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关于鱼的呼吸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教,学生多半认为鱼在呼吸时将水吞了进去。若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将稀释的红墨水滴进鱼的口中,红墨水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学生对鱼的呼吸过程和鳃的作用就很明白了,而且印象深刻。

三、利用激励评价,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经常的批评、打击、挖苦、讽刺,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有很大伤害的。学生失去了自尊、自信,自然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学上要相信“成功乃成功之母”。对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更多的表扬、鼓励,将会激励学生去尝试获得更大的成功。

课堂激励评价离不开语言。教师要力求使自己的评价语言真实、准确、精彩。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真诚,还需要教师丰富的文化底蕴。课堂评价中的同一句话,我们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学生感到勉强;也可以说得激情四射,让学生感到温暖和幸福。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不要吝啬自己赞美、赏识的语言,多给学生表扬、激励。同时我们认为恰当的批评和警醒,也应算一种激励评价。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偏差时,教师也不应姑息迁就,而应善意的批评指正,让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四、加深师生情感,巩固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会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时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新课程呼唤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学生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课。因此,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弟妹,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自己的学生。课堂上教师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手势,都犹如一场春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都会激励学生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更要注意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只有两个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让我们记住斯宾塞对教育的忠告:留住孩子的兴趣。

阅文]

猜你喜欢
生物教师教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第12话 完美生物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