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大坝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2012-08-15 00:47浙江大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8期
关键词:坝段坝体大坝

□裴 坤(浙江大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抢工期、赶进度以及“隐形转包”导致的工序施工不够彻底的问题。针对出现的这种情况,应注意强调加强自身的质量监督管理与改善提高控制施工质量能力,有效预防治理我国水利大坝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

1.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技术控制措施

我国水利大坝工程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许多质量问题,需要水利工程人员面对并解决。

1.1 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的物理化学原因

水利大坝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由于发生水泥的水化反应,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膨胀,等到温度下降随着热量向外部散发,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产生极大的温度差。温度差应力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其降温过程混凝土发生明显的体积收缩,大体积混凝土极有可能产生基础部位的贯穿裂缝和脱离基岩约束部位的表面裂缝或深层裂缝。除了温度差应力造成混凝土裂缝以外,还有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的塑性坍落情况,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的几个小时之内,还处于塑性状态的混凝土如有出现渗水现象,混凝土拌料在重力作用下集料会向下沉移,也会有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1.2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

对于混凝土水泥拌和料的选用主要选用低热或中热性能指标的水泥,控制减少混凝土水泥拌料的用量。合理降低混凝土水灰比,通常控制水灰比在0.6以下。掺加一定用量的高效减水剂、掺加粉煤灰或改善骨料级配等措施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对混凝土的拌和工艺进行改善,可以考虑采用“二次风冷”的新工艺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掺加各种外加剂如减水剂、塑化剂等,改善混凝土拌和的流动性、保水性以及和易性能,以达到延缓混凝土散热最大值出现时间的目的。现场施工合理组织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采取分层、分块进行浇筑的办法,以便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和约束减负的效果。施工现场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输送冷水或冷气置换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减少内外的温度差。现场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旁站监控力度,及时采取冷气保护处理手段,并注意采用如湿润的草帘覆盖和洒水养护的措施,保证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缓慢冷却过程安全,寒冷季节应注意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

1.3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裂缝补强处理办法主要包括表面修补、内部处理和锚固处理3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情况多发生在浇筑过程的初期阶段,一般可在裂缝部位采用水泥砂浆和环氧树脂对其表面进行修理粘补,缝口封闭。内部处理主要的补强原理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能够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此法一般适用于混凝土的深层裂缝或贯穿裂缝,普遍应用的方法是水泥灌浆法和化学灌浆法两种。锚固处理是采用通过预应力加强的锚索加固措施,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初受力状态得以恢复。

1.4 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的冷却处理措施

水利大坝工程坝体冷却施工是坝体灌浆的前提是基础工作。通常在坝体灌浆工期延后的情况下,必须及时进行坝体大面积的冷却处理,为后续的灌浆施工提供便利。主要的水利大坝工程混凝土冷却处理办法如下:

1.4.1 依据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自然特性,可充分发挥施工的便利条件高温季节施工可直接利用就近河水对冷却供水管道进行系统改良。

1.4.2 为了能够满足水利大坝内部的温度达到灌注区内的测温标准,通过结合利用冷却水管通水检测,彻底全面地进行闷管测温工作,以便实时监控掌握施工坝体的温度变化情况,为组织以后的灌浆进程提供方便和依据。

1.4.3 浇筑水利大坝混凝土,在冷却水管通水冷却工程中,组织专派技术人员负责记录坝体的通水、换向以及测流的时间和工作情况,定期严格地进行通水水温和流量的监测和调节工作。

1.4.4 为了能够满足坝体、坝块接缝浇筑混凝土的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施工的水利大坝情况,增埋坝体混凝土测缝计和温度计,以便于针对坝体混凝土浇筑施工缝面和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控。

1.4.5 水利大坝坝体二期的冷却设计主要是依靠现场拌和系统进行水的冷却加工。

1.4.6 通常,水利大坝工厂混凝土浇筑作业都会受到工期的限制,为了避免施工进程缓慢致使延误工期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将闷管测温的有效期限延长到7d,坝体内部处于待灌状态的坝段,需要保持连续的冷却降温作业,专派现场技术负责人员必须保证做好冷却记录。混凝土开灌之前需要检查核对冷却记录,通过“三检制”检查结果无误后记录的冷却温度作为混凝土浇筑坝段的灌筑温度。在质检人员确认闷温温度无误签字后,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检,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处理。

1.5 混凝土浇筑坝段出现缺陷问题的处理措施

水利大坝混凝土浇筑完毕,需要对坝块进行严格密封工作,此工作涉及许多施工环节且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比较麻烦,极容易造成如串区、外漏和堵管等施工缺陷。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依靠在各个阶段的通水检查来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缺陷问题。通常我们的做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后都采取相应的通水检查,更早的发现问题和制定出措施。以下总结的主要针对这方面问题缺陷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1.5.1 混凝土浇筑坝段排气管道系统缺陷的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采取利用足够的压力水对管道进行倒压水处理。如果排气管道系统还具备打孔的条件,可以通过补打排气孔的做法予以处理。不具备打孔通气条件的坝段,按排气不通坝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另设计相邻坝段作打孔通气加设预备。

1.5.2 浇筑坝段出现串区和外漏问题的处理措施

水利大坝混凝土浇筑出现坝段串区和外漏问题主要是与坝体细部结构的设计、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止浆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有直接的关系。通常出现的质量通病有:在封闭区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同一坝段内部上下层的止浆装置采取丁字形式导致跨缝不能够完全封闭;混凝土浇筑带的错缝之间仅仅布置一道止浆装置或止浆装置的搭接作业采取焊接形式的做法不是非常恰当,能够保证安全的程度有限;封闭作业施工过程中对于止浆装置周围的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同样也会造成止浆装置失效的质量问题。针对如上问题除了在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外,需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出现漏水情况的坝段一般可考虑采用嵌缝的方法予以处理。由于此种情况多出现于两个相串坝段之间,浇筑混凝土可以采用一泵两区相并联的施工手段,从低坝段到高坝段依次开始,循序渐进完成浇筑施工。

2.加强我国水利大坝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制度体系

为保证水利大坝的施工质量,应成立有关的工程技术指挥部和建立项目法人施工质量责任制度,专项负责水利大坝现场施工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使得工程施工过程完全处于受控指挥的状态。针对监理工作实行监理工程师责任制度,按照监理合同内容,现场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工程施工的设计与施工质量负有监督控制的责任,责任分配到个人,重点施工部位必须强调增加旁站监理的频率,实时监控管理,把好质量监理关。施工企业也需按照施工合同以及有关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的质量要求,现场实行并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

2.2 严格强化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现场施工的展开与实施是根据签订施工合同的约定内容,依照施工设计图纸以及由施工单位自行编制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进度等书面文件并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及检查验收标准进行的施工过程。针对现场存在的隐蔽施工部位和重点施工部位需要施工单位及时编制提交专项的施工技术方案交底且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实地审查并签字同意方可进行施工。

3.结语

我国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是需要通过极大的投入作为基础的,必需通过加强健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力度,才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保障。由此看来,能够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是最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1]王浩.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现代水利,2009,08(11):102-189.

[2]刘丽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分析[J].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009,18(20):245-113.

[3]常伟.施工质量预控理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工程管理资讯,2009,10(09):145-113.

猜你喜欢
坝段坝体大坝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周宁县滴水岩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
白石水库坝体结构稳定性计算评价
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大坝泄流底孔坝段混凝土入仓方式研究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乌拉泊水库副坝段除险加固前后渗流监测资料分析
宝汉高速汉中至陕川界项目(石门至喜神坝段)建成通车
正式挡水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
浙江省小型水库土坝坝体渗漏处理技术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