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枝条菌种制作与利用的关键技术*

2012-08-15 00:53姚方杰
食药用菌 2012年3期
关键词:装袋木屑黑木耳

郑 武 姚方杰

(吉林农业大学 农业部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118)

自全光间歇弥雾栽培模式建立以来,黑木耳代料栽培不断扩大,形成了 “北耳南扩”的产业发展形势,新品种新技术也不断涌现[1~3]。其中菌种由原来的木屑菌种一枝独秀,发展成为木屑菌种、枝条菌种、液体菌种并存的局面,但液体菌种由于投入大、技术复杂,尚未广泛使用[4]。与木屑菌种相比,枝条菌种因其具有接种方便,发菌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正在东北地区逐渐推广应用。但是,在生产中也存在着污染率高,发菌困难等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科研、生产经验和调查研究,写成此文供业内人士参考。

1 枝条菌种在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1)浸泡时间不足。未充分泡透,影响菌种生长,菌种量少。

(2)后熟时间不足。仅枝条表面长有菌丝,内部菌丝较少甚至没有。

(3)接种量不足。使枝条菌种与栽培料间形成间隙,不利于发菌。

2 枝条菌种制作

枝条菌种是指利用适宜于黑木耳栽培的阔叶树枝条 (或者用方便木筷、冰糕棍,下同)为主要基质生产的菌种,俗称筷子菌种。其工艺流程:枝条准备—浸泡—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后熟—质量检验—栽培袋接种—发菌—出耳。

(1)枝条的准备。选择桦树、柞树等适宜于黑木耳栽培的阔叶树枝条,要求直径为3.5~7.5毫米,长度15~18毫米。

(2)枝条的浸泡。利用清水浸泡,时间达12小时以上,并且用重物镇压,避免枝条浮出水面。直到枝条完全泡透、没有 “白心”为止,捞出沥干备用。若浸泡不透,容易出现灭菌不彻底,吃料慢及污染等问题。

(3)配料。枝条菌种的培养基辅料一般与木屑菌种常用的相同。配方:主要基质枝条90%,辅料木屑 7.8%、麦麸 2%、葡萄糖 (或者白糖)0.1%、石膏粉0.1%,pH 6.0~6.5。

(4)装袋。先向15~17×28~33(厘米)的耐高温聚丙烯塑料袋中装入0.5~1.0厘米辅料,插入枝条,再用配料填充缝隙,最后于上层铺撒0.5~1.0厘米厚的配料,封口后等待灭菌。

(5)料袋灭菌。采用高压灭菌,一般为0.12~0.15兆帕压力下保持2~4小时。自然降压冷却。

(6)接种。选择优良母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支母种接6~8个料袋。或者利用优质的常规木屑菌种接种,每袋木屑菌种接20~30个枝条料袋。最好当天装袋、当天灭菌、当天接种。

(7)枝条菌种培养。接种后的菌袋放入24~26℃培养室中培养,后期降温3~5℃,并加强通风。菌丝长满袋再后熟10~20天,促进枝条内菌丝的生长。后熟时间因品种而异,一般早熟品种短一些,晚熟品种长一些。

(8)枝条菌种质量检验。发菌期间定期检查,发现杂菌立刻作深埋或者集中烧毁处理。

3 枝条菌种利用的关键技术

(1)接种。去掉菌种袋口处的老化菌皮后接种。每袋接种孔插入2~3根枝条菌种,再用枝条菌种袋内长有菌丝的辅料填充,使接种孔内的菌种与四周的培养料充分接触。如果接触不密切,会导致发菌慢或不发菌。

(2)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28~30℃培养室中发菌,15天后逐渐加大通风量,使温度降低3~5℃。菌丝长满袋后,温度降低至22~24℃,再后熟培养10~20天,准备催芽、出耳。

以上为黑木耳枝条菌种制作、利用的关键技术,其他方面的生产管理技术参照一般木屑菌种进行[5]。

[1]姚方杰.“北耳南扩”的喜与忧 [J].中国食用菌,2012,31(1):61-62.

[2]姚方杰,张友民,陈 影,等.我国黑木耳两种主栽模式浅析[J].食药用菌,2011,19(3):38-39.

[3]姚方杰,张友民,陈 影.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形势 [J].北方园艺,2010,(8):209-211.

[4]陈 影,姚方杰,刘桂娟,等.黑木耳代用料栽培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J].中国食用菌,2010,29(2):55-58.

[5]姚方杰,边银丙.图说黑木耳关键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

猜你喜欢
装袋木屑黑木耳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木屑
德江黑木耳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七个黑木耳引进品种的比较试验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橡胶木屑基活性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
线上称重器给食品装袋带来便捷
微观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