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与经验探索

2012-08-15 00:44白丽丽
山西林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泽州县林改林权

白丽丽

(山西省泽州县林业局, 山西 泽州 04800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关注“三农”、情系“三农”的战略举措,是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和社会工程。三年来,泽州县把林改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抓在手上,高度重视、精心研究、积极组织、全面部署、全力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目前,全县17个乡(镇)、416个林改村的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共完成村数401个,占林改村总数的96.40%,确权面积9.36万hm2,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5.30%。林权纠纷共涉及宗地110件,纠纷调处率93.30%。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全县林改的新路子,总结出了一些指导全县林改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1 摸清资源家底,搭建林改平台

摸清林业家底,是搞好林改的基础。一是摸清全县基本林情。泽州县环绕晋城市区,辖17个乡(镇)、有53万人口。全县总面积20.23万hm2,其中林业用地9.90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8.95%。集体林地面积8.88万hm2,山区、半山区占到96%以上。境内有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占林地5.34万hm2。国家公益林2.30万hm2,森林覆盖率32.88%。全县农村人均集体山林面积0.186hm2,是人均耕地面积的2倍多。此次林改共确定416个行政村、30余万人口、8.88万hm2集体林地。二是夯实林业信息平台。这次林改全省要求用2006年新二类调查成果来进行,由于这套资料与泽州县林业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底子础不清,这就给全县带来了第一大障碍。林改试点工作这么紧,怎么办?工作中首先是组织了5名技术人员用30天时间对全县地图填加林班(村界)界限。二是组织林改办公室全体技术人员在微机上出图后再逐乡(镇)逐村进行图上核对界限,逐小班进行修正,共修订1.0万多个小班信息,最后确定林地面积、林种、地类,用时近半年。三是动员各乡(镇)、村用统一核定好的图表资料进行摸底。县林改办公室技术人员和17个乡(镇)林业员、分管领导以及416个村支书、村长、会计等有关人员3 000余人,加班加点共用了4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全县的图表修正。

2 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备战林改

林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政策性又很强,涉及多部法律法规、多个时期的林业政策,情况复杂。因此,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是完成林改的关键。首先,各级领导认真调研林改,县、乡领导以及林业部门认真调研林改。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县长多次深入乡镇调研,林业局长、分管林改副局长和技术人员先后20余次深入乡(镇)、村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林改资料,广泛收集了群众意见,把县里制定的林改意见和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发到全县17个乡(镇)及80余个县直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并几易其稿,为县委、县政府出台林改意见和林改实施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次,组建了林改机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18个县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组,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全县17个乡(镇)都分别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林改领导组。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书记和乡(镇)长以及相关单位的行政一把手是林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县、乡、村都成立了林改机构,主要领导都层层落实了责任制,层层签订了林改责任状。林改工作按照“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进行,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村委主要负责同志都能亲自抓部署、亲自抓落实、亲自抓督导。17个乡(镇)、416个行政村各自都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或村长为组长的林改领导组,具体组织领导本村林改工作。各村林改领导组又分别设立了宣传组、勘查组、纠纷调处组、综合组、协调组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全县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筹集资金购买设备。筹集林改经费,准备林改软硬件。在林改工作中,县政府每年拨付50万元经费,各乡(镇)、村都筹集资金进行配套,全县除上级业务部门拨付林改经费外,共筹集上千万元用于林改,保证了林改工作的启动实施。县林改办公室先后组织编印了《泽州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手册》1.0万册,林改法律、法规依据3.0万份,印发了明白纸、公开信、传单、工作流程20余万份,分发给各乡镇。采购了桌、椅、打印机、电脑、复印机、GPS定位仪、地形图、绘图仪等硬件设备。并给各乡(镇)林改办公室统一配备了专用的电脑、照相机、档案柜、传真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为全县林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

3 大力搞好培训,宣传社会百姓

搞好培训、宣传、指导,让广大农民了解和懂得林改的政策,是搞好林改的保障。一是组织林改人员到外地学习取经。2008年8月12日,县林改办公室组织技术人员20余人赴河南辉县学习林改工作经验;2009年6月19日又组织全县17个乡(镇)的分管领导、林业员及林改办公室工作人员50余人到祁县学习林改先进经验。三年来,县林改办公室工作人员共赴外地学习15次,参加人员80余人(次),为领导、组织、宣传、实施林改工作起到了带头作用。二是印发林改资料。林改过程中全县统一印刷了《森林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摘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共泽州县委、泽州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1.0万份。印刷了《泽州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手册》3.0万份,印刷了林改明白纸、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20余万份,分发到各乡(镇)、村、户以及干部、群众手里。三是集中进行培训。每年林改会议召开以后,都要集中利用一星期的时间,举办大型培训班,对全县17个乡(镇)的林改村3 000余名乡镇干部、村干部、林业员进行大规模培训,让广大林改工作者初步掌握林改的目的、方法、操作步骤,以便统一全县要求。各乡镇林改办公室人员也都按照县林改办公室的培训内容,组织本乡镇各林改村干部、群众进行普遍培训,各村都召开了群众大会,进行安排部署,做到了一级培训一级。四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在林改具体操作中,情况错综复杂,各地不断出现新问题。如一个乡镇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林改办公室人员就深入到乡镇进行培训、指导。某村出现个例问题,林改人员就到村实地进行指导。截止目前,全县共召开会议3 615场(次),参会人员达158 769人(次);业务培训2 273场(次),培训人员达到128 809人(次);制作宣传牌、标语5 102块,出黑板报、简报1 112期;印发宣传资料150多万份。

4 充分尊重民意,确保公平公正

林改怎么办,群众说了算,这是搞好林改的前提。全县17个乡(镇)、416个行政村,每个村怎么改?最有发言权的就是群众自己。在林改中所有重大事项都严格履行两个2/3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即所有林改重大事项都必须召开群众大会表决通过,所有应到参会人数必须达到2/3以上,通过表决人数都必须达到到会人数的2/3以上。因此,在确定各村林改方案、选择林改模式、确定分林人员、选择分林办法等重大事项,都必须充分尊重民意,严格履行程序。每个行政村通过林改方案时,乡(镇)包村领导都要到现场进行指导、监督,然后由乡(镇)批复县林改办公室备案后进行实施。

5 认真组织实施,实行阳光操作

能否按照群众的意愿实行均山到户,保证质量,操作实施至关重要。工作中具体做法概括起来讲,就是“一二五七九”。

“一”,即确保一个目标,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全县林改任务。

“二”,即两个基本要求:凡是群众愿意分山到户的要坚决到户;凡是不能均山到户的,要尽量选择联户承包模式,提高到户率。

“五”,即五种模式:一是均山到户模式,二是均股到户模式,三是均利到户模式,四是规范、完善承包模式,五是联户承包模式。

“七”,即七个三做法:一是“三明确”。即让群众明确林改政策(分山、分林到户的好处,国家以后补助政策),让群众明确哪种林改模式更有利于自己,让群众明确林改后不同树种、不同林种如何去经营管理。二是“三清楚”,即搞清楚各级领导林改工作的职责;摸清楚各乡镇、村各类林地的底子,划清各村林改的地界。三是“三商议”,即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已经承包出去的林地,“四荒”拍卖的林地、自留山、责任山等需商议,分林对象、人数要商议,林改方案和模式确定要商议。四是“三确定”,即确定分林面积、确定分林人数、确定林改方案。五是“三公示”,即分林面积要公示、分林人数对象要公示、林改方案和结果要公示。六是“三留存”,即图表资料要留存、林改手续和会议记录要留存、音像资料要留存。七是“三严格”,即严格民主决策,充分尊重民意,所有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户主会议2/3以上人员表决通过;严格按照方案操作;严格发证,要人、地、证相一致。

“九”,即把握九大关系:这些关系关系到全县林业生产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全县林业行业的发展、林业地位的确立。这九大关系在林改过程中始终慎重把握:一是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确定及比例的关系;二是这次林改的范围与“四旁地”关系;三是关于此次林改集体林地的下放与流转关系;四是管理与放活的关系;五是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的关系;六是林改与争议调处的关系;七是统与分的关系;八是生态受保护与农民得实惠的关系;九是农民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6 努力调处纠纷,破解林改难题

林地林权纠纷是林改的“死疙瘩”,能否有效快速解开“死疙瘩”,决定着林改的进度与成败。这次林改情况复杂,有新中国成立以来4次林改尤其是1982年林业“三定”以来留下的旧的分林体制;有行业工作不到位,留下的长期底子不清的问题;有水利部门“四荒”拍卖不规范留下的后遗症;有土地、林地规划不协调界限造成的各种麻烦;有多年来国营、集体、个人林地手续不全、界线不清、权属不明的情况等诸多矛盾。这些问题,制约着林改,如果不妥善解决,寸步难行。因此,全县县、乡、村都分别成立了纠纷调解小组。调解中遵循了“四不出、两不走”的调解思路和两个基本原则。严格“三到场、三签字”的做法。“四不出、两不走”,即户与户纠纷不出组(队)、组与组之间的矛盾不出村、村与村之间的纠纷不出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矛盾不出县。走民间调解,不走行政诉讼、不走司法程序。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邻里之间不会因林改纠纷反目成仇。二个基本原则:即国家让集体、集体让个人、党员干部让群众;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注重证据。“三到场、三签字”,即双方当事人、技术人员要到场,调解结束后,三方要签字、盖章。目前,全县已经调处的84处宗地纠纷中,没有一宗纠纷走行政诉讼、走司法程序。

7 悉心档案整理,留足林改依据

林改一开始,全县就把档案整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求档案收集和林改同步进行。主要包括图表资料、工作程序、会议记录、领导讲话、音像资料等。在市、县档案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县林业局先后抽调10人对全县林改档案进行了整理,目前已经全部完毕,共整理县、乡档案三套3 780卷。装修了高标准林改档案室,确定了专人进行管理,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10余条,完整保留下了全县林改的足迹,为今后现代林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通过三年的林改,群众承包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融资渠道迅速拓宽,群众爱林、护林意识显著增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投入了各类资金2.0亿多元,治理荒山1 334hm2、植树1 000余万株,营造经济林2 000hm2。并且成立了林业专业合作社10多个,涌现出林业专业大户300余户。全县林业建设已经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泽州县林改林权
泽州县举办草地贪夜蛾、粘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会
巴公大葱 点土成金——泽州县双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山西晋城泽州县:“一元公交”开到农民家门口
探究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与深化林改的问题及对策
三次林改 终成正果
林改后资源林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权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