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辨伪方法探析

2012-08-15 00:44童子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子书鬼谷子列子

童子希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北黄冈438000)

高似孙辨伪方法探析

童子希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北黄冈438000)

《子略》是一部子部专科目录,体现了高似孙在辨伪学上的成就。高似孙在《子略》中采用的辨伪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在中国辨伪学史上是上承柳宗元,下启宋濂、胡应麟的重要人物。论文根据《子略》,将高似孙的辨伪方法总结为九种。

高似孙;《子略》;辨伪学;辨伪方法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熙十一年(1184)考中进士,任会稽县主簿、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徽州通判、知处州等职。博洽多闻,著作颇丰,有《史略》、《子略》、《纬略》、《骚略》、《剡录》、《蟹略》、《砚笺》等书传世。高似孙的辨伪成就体现在其《子略》一书中,他的辨伪方法已经较为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子书辨伪水平。

一、高似孙《子略》介绍

《子略》是一部子部专科目录,该书共四卷,另有目录一卷。其目录分别取自《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庚仲容《子钞》、马总《意林》和郑樵《通志·艺文略》中的子书,只著录书名、撰人、卷数。诸家注本则用小字列注于该书之下。此目只有钞录之功,并无新意。《子略》四卷录诸子共三十八家,即《阴符经》、《风后握奇经》、《八阵图》、《鬻子》、《六韬》、《孔丛子》、《曾子》、《鲁仲连子》、《晏子》、《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战国策》、《管子》、《尹文子》、《韩非子》、《墨子》、《邓析子》、《亢桑子》、《鹖冠子》、《孙子》、《吴子》、《范子》、《鬼谷子》、《吕氏春秋》、《黄石公素书》、《淮南子》、《新书》、《盐铁论》、《论衡》、《太玄经》、《新序》、《说苑》、《抱朴子》、《文中子》、《元子》、《皮子隐书》,每家分别撰有提要。

《子略》善于辨别诸子源流。《子略》继承了古代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注重辨析子书的源流。如《鬻子》解题引柳伯存之语云:“子书起于鬻熊。”[1](P13)《尹文子》解题云:“其书言大道,又言名分,又言仁义、礼乐,又言法术、权势,大略则学老氏,而杂申韩也。”[1](P28)《鹖冠子》解题云:“著书言道家事,则盖出于黄老矣……其言如此,是盖未能忘情于斯世者。”[1](P31)《淮南子》解题云:“《淮南》之奇,出于《离骚》;《淮南》之放,得于庄列;《淮南》之议论,错于不韦之流。”[1](P36)

《子略》在诸子辨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子略》对《鬻子》、《孔丛子》、《曾子》、《列子》、《文子》、《战国策》、《尹文子》、《亢桑子》、《鬼谷子》九种子书的真伪进行了考辨。高似孙对柳宗元极为推崇,其对子书的辨伪显然受到了柳宗元的影响,同时《子略》的辨伪成就也为宋濂等后来学者所吸收。因此,在诸子辨伪方面,高似孙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顾颉刚先生说:“宋代继承柳宗元辨子书真伪的是高似孙,他所作的《子略》四卷是他说子书时的笔记,从《阴符经》到《皮子隐书》,共搜罗了三十八种子书,有的是抄撮,有的是列举历代注释本书的书目,有的是批判书中议论的是非和本书著作的真伪。其中考辨真伪的有《鬻子》《孔丛子》《曾子》《列子》《文子》《战国策》《尹文子》《亢桑子》《鬼谷子》等九种。由于这本书是随笔性的,所以体例不谨严,文辞又拖沓,心得也稀少,在学术上的地位不高。不过,他总是上承柳宗元,下开宋濂、胡应麟的一个人,不能抹杀他的筚路蓝缕的功劳。”[2](P193)

当然,《子略》也存在某些不足。胡应麟曾批评《子略》说:“至《握奇》《鬼谷》,则极其尊信,以真出风后诸人,大可哂也”。[3](P348)《四库全书总目》说:“然似孙能知《亢仓子》之伪,而于《阴符经》《握奇经》《三略》《诸葛亮将苑十六策》之类,乃皆以为真,则鉴别亦未为甚确。其盛称《鬼谷子》,尤为好奇。”[4](P1132)《子略》在《抱朴子》解题中说:“及间观稚川、弘景诸人所录,及《内、外篇》,则往往皆糟粕而筌蹄矣。”[1](P41)高氏对《阴符经》极推崇,而对《抱朴子》全然否定,这是不够恰当的。

二、高似孙的辨伪方法

伪书以子书最为严重。胡应麟云:“凡四部书之伪者,子为盛,经次之,史又次之,集差寡……凡子之伪,道为盛,兵及诸家次之。”[3](P423)高似孙上接柳宗元,对多种子书进行辨伪。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曾编辑《辨伪丛刊》,由朴社出版,《子略》列入其中。1955年,《辨伪丛刊》改题《古籍考辨丛刊》,由中华书局出版,选录了《子略》的《鬻子》、《孔丛子》、《曾子》、《列子》、《文子》、《战国策》、《尹文子》、《鬼谷子》九种。他对高似孙的辨伪方法进行了总结,“高似孙的辨伪方法,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高氏能从年代的量度上提出问题……第二,高氏能从资料的比较上提出问题……第三,高氏能注意到古书有缀辑的现象及古书在缀集中的发展”。[5](P771-772)高似孙对诸子进行辨伪,不但吸收了柳宗元等人的辨伪成果,而且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他对《列子》、《孔丛子》、《亢桑子》等书的辨伪不乏新见;他辨《六韬》不伪,与多数学者的看法不同。高似孙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辨伪。如辨《孔丛子》之伪,指出《汉志》上无《孔丛子》,这是利用目录辨伪;指出《汉书》注记孔甲事非今《孔丛子》里所见,这是利用他书辨伪;指出《记问》篇载子思与孔子问答之不可能,这是利用所记事实与人物的生平不符来辨伪;认为《孔丛子》其辞差谬多异,驳杂不纯,这是根据一书的文风来辨伪;高氏进一步指出其作伪原因是“好古之癖,每有悦乎异峡奇篇”。由此可见高氏的这一套辨伪方法已较为成熟了。[6]以下对高似孙辨伪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一)据目录辨伪 《子略》卷三《鬼谷子》解题说:“按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隋志》始有之,列于纵横家。《唐志》以为苏秦之书;然苏秦所记,以为周时有豪士隐者居鬼谷,自号鬼谷先生,无乡里、族姓、名字。”[1](P34)高似孙根据《汉志》不录《鬼谷子》,从而对《鬼谷子》的真伪产生了怀疑。

(二)据年代辨伪 《子略》卷一《孔丛子》解题说:“《记问篇》载子思与孔子问答,如此则孔子时子思其已长矣。然《孔子家语后叙》及《孔子世家》,皆言子思年止六十二,《孟子》以子思在鲁穆公时固常师之,是为的然矣。按孔子没于哀公十六年,后十六年哀公卒,又悼公立,三十七年元公立,二十一年穆公既立,距孔子之没七十年矣。当是时,子思犹未生,则问答之事安得有之耶!”[1](P14)高似孙指出《孔丛子·记问篇》中所子思与孔子问答之事是不可能存在的,并根据《孔子家语后叙》《孔子世家》《孟子》的记载,说明子思在孔子死后出生。高似孙在《子略》中还对《孙子》有所怀疑,把《孙子》看成是“一切战国驰骋战争、夺谋逞诈之术耳”。对《孙子》的时代与作者的产生怀疑。[7](P14)

(三)据思想辨伪 《子略》卷二《列子》解题说:“至于‘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此故有及于佛,而世犹疑之。‘天毒之国纪于《山海》,竺干之师闻于柱史’,此杨文公之文也。佛之为教已见于是,何待于此者乎!”[1](P24)《子略》根据《列子》一书存在佛教思想,而佛教思想在先秦时还没出现,从而证《列子》为伪书。此说影响甚广,黄震的《黄氏日钞》,宋濂的《诸子辩》,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钱大昕的《十驾斋养心录》,梁启超的《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马叙伦的《列子伪书考》等都沿用他的观点。

(四)据内容辨伪 《子略》卷三《战国策》解题说:“班固称太史公取《战国策》、《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作《史记》。三书者,一经太史公采择,后之人遂以为天下奇书。予惑焉,每读至此,见其丛脞少伦,同异错出,事或著于秦齐,又复见于楚赵;言辞谋议,如出一人之口。虽刘向据定,卒不可正其淆驳,会其统归。故是书之汨,有不可而辨者,况于《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乎?”[1](P27)高似孙认为《战国策》“丛脞少伦,同异错出,事或著于秦齐,又复见于楚赵;言辞谋议,如出一人之口”,发现了《战国策》前后不一、记载混乱的问题,因而对该书产生了怀疑。高似孙又撰有《战国策考》,可惜该书已经亡佚。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十一章大体上与《战国策》《史记》内容相同,其余十六章为逸书。该书的前十四章,保存了已被埋没两千多年的关于苏秦的书信和谈话,为我们考辨《战国策》《史记》记载内容的真伪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五)据引文辨伪 《子略》卷二《列子》解题说:“刘向论《列子》书,‘《穆王》《汤问》之事,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然观太史公史殊不传列子,如庄周所载许由、务光之事。汉去古未远也,许由、务光往往可稽,迁独疑之;所谓御寇之说,独见于寓言耳,迁于此讵得不致疑耶?周之末篇叙墨翟、禽滑厘、慎到、田骈、关尹之徒以及于周,而御寇独不在其列。岂御寇者,其亦所谓鸿蒙、列缺者欤?”[1](P24)《子略》首先引刘向《列子叙录》证《列子》“迂诞恢诡”;接着根据《史记》不载列子,认为列子其人不是真实人物,而是寓言中的人物;又根据《庄子·天下篇》不叙列子,进一步论证列子非真实人物。

(六)据序跋辨伪 《子略》卷三《尹文子》解题说:“仲长统为之序,以子学于公孙龙。按龙客于平原君,赵惠文王时人也。齐宣王死,下距赵王之立四十余年矣。则子之先于公孙龙,为甚明,非学乎此者也。”[1](P28)高似孙根据尹文子先于公孙龙,指出仲长统序所说尹文子学于公孙龙之事并不真实,从而证明《尹文子》之伪。

(七)据史源辨伪 《子略》卷一《曾子》解题说:“《曾子》者,曾参与其弟子公明仪、乐正子春、单居离、曾元、曾华之徒,讲论孝行之道、天地事物之原,凡十篇。自《修身》至于《天圆》,已见于《大戴礼》,篇为四十九,为五十八;他又杂见于《小戴礼》,略无少异。是固后人掇拾以为之者欤?”[1](P14)高似孙认为《曾子》的材料来源于《大戴礼》和《小戴礼》,认为《曾子》是后人缀集之书。

又如《子略》卷三《亢桑子》解题说:“今读此编,往往采诸《列子》《文子》,又采诸《吕氏春秋》《新序》《说苑》,又时采诸《戴氏礼》,源流不一,往往论殊而辞异,可谓杂而不纯,滥而不实者矣。”[1](P31)高似孙根据《亢桑子》采诸书编凑而成,从而断其为伪书。

又如《子略》卷三《鬼谷子》解题说:“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1](P33-34)高似孙认为“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数术,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指出《鬼谷子》的思想部分源于《易》和《老子》,说明该书是战国之书。

(八)据文辞辨伪 《子略》卷一《鬻子》解题说:“然其书辞意大略淆杂,若《大诰》《洛诰》之所以为书者。是亦汉儒之所缀辑者乎?”[1](P143)高似孙根据《鬻子》辞意淆杂,认为该书是汉儒缀辑而成的。《子略》卷一《曾子》解题说:“又其言曰:‘君子爱日,及时而成,难者不避,易者不从。旦就业夕自省,可谓守业。年三十四十无艺,则无艺矣;五十不以善闻,则无闻矣。’质诸‘吾日三省吾身’,何其辞费耶?”[1](P14)高似孙将《曾子》中的这一段话与《论语》中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进行对比,得出了“辞费”的结论,因而对《曾子》一书提出了怀疑。

(九)据撰者辨伪 《子略》卷三《亢桑子》解题说:“孔子曰:‘上有好者下有甚焉。’《亢桑子》之谓欤?开元、天宝间,天子方乡道家者流之说,尊老氏,表庄、列,皇皇乎清虚冲澹之风矣,又以《亢桑子》号洞灵真经。上既不知其人之仙否,又不识其书之可经,一旦表而出之,固未始有此书也。襄阳处士王褒来献其书,书褒所作也。按《汉略》《隋志》皆无其书。褒之作也,亦思所以趋世好,迎上意耶?”[1](P31)高似孙认为《亢桑子》乃襄阳处士王褒为迎合上意而伪撰。

总之,尽管《子略》存在一定不足,如体例不够严谨,对《阴符经》、《握奇经》、《三略》、《诸葛亮将苑十六策》等书鉴别不准确,但高似孙在《子略》中采用的辨伪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在子书辨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中国辨伪学史上是上承柳宗元,下启宋濂、胡应麟的重要人物。

[1]高似孙.子略[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2]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附中国辨伪史要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顾颉刚,等.古籍考辨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55.

[6]刘固盛.高似孙《子略》简论[J].文献,1998,(2).

[7]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G256

A

1003-8078(2012)01-0087-03

2011-10-23

10.3969/j.issn.1003 -8078.2012.01.27

童子希(1987-),男,湖北随州人,助理馆员,硕士。

责任编辑 周觅

猜你喜欢
子书鬼谷子列子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翰墨乾坤
列子学射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诫子书
《列子》研究综述
《列子》文体的分类梳议
试探《鬼谷子》军事思想
NORTHERNMOST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