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1例

2012-08-21 02:56季慧谢仁炜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5期
关键词:扁桃体颈动脉颈部

季慧 谢仁炜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5岁,2007年7月9日因咽异物感伴打鼾3年就诊于本科,门诊诊断为“扁桃体肥大”。患者曾在外院多次就诊,均诊断为“扁桃体肥大”,建议手术摘除。患者平日有时有头晕、耳鸣,无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无视力模糊及伸舌偏斜,在右侧下颌角下方可触及一椭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肿块可左右移动,上下移动困难,此时考虑右侧颈部可能有病变。入院予专科检查时见右扁桃体Ⅲ大,左扁桃体Ⅱ大,会厌及声带检查未见异常。患者于2007年7月13日在表麻+局麻下行双扁桃体剥离术,术中见右扁桃体Ⅲ大,左扁桃体Ⅱ大,在右侧扁桃体周围做局部浸润麻醉时两次回抽均有血液,右侧扁桃体摘除后见右侧扁桃体陷窝几近消失,隆起,饱满,咽侧壁向前内侧膨出,触摸质紧韧,有搏动感,整个手术过程基本顺利,术毕见两侧扁桃体标本大小基本相似。术后立即予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提示右侧下颌角下缘咽旁间隙近颈动脉处有软组织异常低回声区,右侧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第2天行颈部增强CT(图1),考虑为右侧颈部血管性肿瘤。转外院治疗,MRI(图2)提示右侧颈总动脉分叉部扩大,局部见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将右颈内、外动脉撑开,增强后见肿块明显强化,表面见较多侧支小血管,部分包绕右侧颈内、外动脉,向内突向咽腔,向上累及右侧岩尖部,两侧颈总动脉光整,两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管壁光整,未见明显狭窄,两椎动脉、基底动脉无异常。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图3)确诊为颈动脉体瘤。

图1 颈部增强CT

图2 颈部MRI

图3 颈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 讨论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在血管球瘤的组织基础上增生衍变而来的肿瘤,属于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性神经节瘤,起源于第3腮裂神经嵴,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且可有家族史。颈动脉体瘤为罕见病,其发病率为1/30 000,其中双侧颈动脉体瘤占5%[1]。该瘤含有大量的微动静脉瘘,瘤体内血循环快,因而血供异常丰富。另外,该瘤位置特殊,在颈动脉分叉处,与颈内外动脉关系密切,紧贴或包绕颈动脉,且病程越长,与这些动脉粘连越紧密。肿瘤可向咽喉腔生长,引起咽异物感,吞咽不畅,亦有向上生长侵犯颅底及后组颅神经(常为迷走及舌咽神经)和颈交感链,若脑神经受侵犯,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伸舌时舌尖向患侧偏斜,同侧出现霍纳综合征。本例误诊是由于术前体格检查不仔细,扁桃体也比较大,掩盖了颈动脉体瘤向咽腔生长的体征;局麻时回抽有血已引起手术者注意,术中操作比较小心,虽未考虑可能有颈部病灶,但操作中已经避免过度分离。手术时若分离过深损伤血管瘤,可导致大出血死亡。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标准:(1)起源于颈动脉体,起病非常隐匿,且缺乏典型临床特征,病程较长,无其他原发病灶,早期不易发现;(2)触诊有动脉搏动感,部分可听到血管杂音,可左右移动但上下移动受限;(3)超声显示颈动脉分叉处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尚清晰,肿物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可为搏动性动脉频谱,颈内及颈外动脉间距增大移位;(4)CT检查帮助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以及包绕颈动脉的深度;(5)DSA诊断颈动脉体瘤、评估肿瘤累及血管的程度、评估脑侧支循环建立,通过栓塞瘤体的滋养血管减少术中出血。

临床实践中此病最佳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手术越早,肿瘤越小,越易处理,手术并发症尤其是颅神经及动脉损伤机率亦越低[2]。本病也有采用化疗治疗,因为化疗安全性较大,尤其对于那些全身情况欠佳或因其他原因不适手术者。但临床结果是,效果不如手术切除明显,因为此病对放疗敏感性较低[3-4]。本例患者栓塞治疗2次,栓塞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目前已可正常工作和生活(仍在追踪随访中),治疗效果良好。

[1]Shamblin W R,ReMine W H,Sheps S G,et al.Carotid body tumor(chemodectoma):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ninety cases[J].Am J Surg,1971,122(1):732-739.

[2]Martinez S A,oller D W,Gee W,et al.Elective carotid artery resection[J].Arch Otolaryngol,1975,101(12):744-747.

[3]Valdagni R,Amichetti M.Radiation therapy of carotid body tumors[J].Am J Clin Oncol,1990,13(1):25-28.

[4]邹英华,蒋学祥,彭勃.DSA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评价[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0,6(1):190-191.

猜你喜欢
扁桃体颈动脉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