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分析

2012-08-25 02:11狄方馨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期
关键词:比率会计准则预警

狄方馨

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称之为“资产减值”。其中,“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财政部2006年底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即企业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一、资产减值分析经历了四个阶段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运用到目前为止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自1998年开始,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在境外发行外资股的公司计提“四项准备”,即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其他上市公司可按此规定执行,而对非上市公司仅要求计提坏账准备。二是1999年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将四项减值准备的使用范围扩大到所有股份有限公司。三是从2001年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把“四项准备”扩大到“八项准备”,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四是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财政部2006年底颁发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一直到现在,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二、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资产减值在新旧会计准则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2006年底颁发的新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2)扩大适用范围。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了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树立了资产减值(可收回金额)的理念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但在适用范围上有所局限,缺乏详尽的实务指导性规定内容,新会计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3)在减值迹象判断上,新会计准则要求更加明确。(4)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商誉直线法摊销改用公允价值法。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只要有活跃市场,有公平价值,就可以使用公允价值,并强调一旦使用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账务处理。

三、资产减值准则执行情况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过程平稳有效。首先,大多数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企业会计准则从2006年末至2007年初的新旧转换。上市公司在首次执行日(2007年1月1日)基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较好地实现了新旧准则的转换和过渡。实现新旧准则转换后,上市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运行平稳,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有所增长,1,570家上市公司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13,634.02亿元和10,117.64亿元,2006年分别为9,201.22亿元和6,765.08亿元,利润总额增加了4,432.80亿元,净利润增加了3,352.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8.18%和49.56%。

四、科学发展趋势: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减值核算

企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点:生存、发展、获利。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各种减值风险,在经营活动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致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失去安全的保障,从而陷入财务失败的困境。因此,建立财务监测与预警系统,是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财务预警研究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指示灯,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主要有两种建立模式,即单变模式和多变模式。财务预警系统总的来说有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两种。前者通过单个财务比率指标的走势变化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而后者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指标加权汇总而构造多元线性函数来预测资产减值。

(一)单变量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实际运用中应关注的因素

1.只针对单个财务比率按其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分先后顺序进行分析考察,观察企业发展变化趋势,据此来判定企业财务状况,取值简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

2.基于财务指标的选取而可能造成误判的因素:强调流动资产项目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债务保障率中的债务总额是将所有负债对企业的影响都视同一致,没有考虑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区别。

3.指标取值时易因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分析结果。

4.不同的财务比率的猜测目标和能力经常有较大差距,会导致相同的财务状况却得出不同的财务反映。

5.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进行的单变量比率分析可能说明企业正处于困境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但无法具体证明企业可能减值及减值的时间。

企业在同样的状况下,适用不同比率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结果,因此应将整组的财务比率作为预警分析的指标进行综合判断,避免使用单一比率的缺陷。

(二)多变量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实际运用中应关注的因素:

1.通过5个变量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以及营运能力指标有机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预测企业风险,较之单变量预警模型更为科学。

2.对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素考虑较少。而它恰恰是真正能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的指标。

3.多变量模型预测能力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权数选取的合理。各个模型的权数一般来自经验数据或是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所得,统计结论受样本选择的限制。

4.企业根据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权数的适用性进行微调。并考虑加入现金回收率指标。

五、对财务预警模型分析资产减值的展望

1.完善财务预警模型的理论基础。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研究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这些实证研究都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迄今为止,尚无一个重要的理论能够说明财务比率在破产前的预测能力。研究人员在变量选择时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不同研究者选取的指标的差异也很大。我们应当立足本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预警理论,为我国财务预警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分行业建立财务预警模型。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经营特点,其财务指标的差异很大,势必影响到财务预警模型的适用性。所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研究不同行业的财务预警模型,这样,行业内的企业可以对本行业的财务预警模型的权重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作为企业自己的财务预警模型。

3.财务预警模型中应更多的引入现金流量因素和非量化因素。企业破产首先表现在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上,从现金流量上可以更准确的预测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财务比率所不能反映的非量化因素如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人力资源匮乏等也预示着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应将这些非量化因素进行量化,引入财务预警模型。

猜你喜欢
比率会计准则预警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日盲紫外探测技术在空间预警中的应用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