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天津市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态势分析

2012-08-29 07:35吴达高文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天津300041
天津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科技进步比重集团公司

吴达 高文 (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41)

曲杨 (天津市科委发展计划处 天津300041)

按照天津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开展2011年度科技进步监测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继续对全市18个工业大集团的科技进步状况实施监测。监测结果显示,18个工业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围绕全力打好结构优化升级的转型需求,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在提升各工业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 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监测结果

2011年度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监测结果的排序见图1。

图1 2011年度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

根据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将全市18个工业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分为5类:

第1类:综合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上,分别有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士力)、二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轻集团)、百利机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机电)、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电子)和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钢管公司),属于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高的“第一集团”。

第2类:综合评价得分在50~60分之间,分别有一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轻集团)、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药集团)、金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耀集团)、环球磁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磁卡)和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纺织集团),属于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较高的“第二集团”。

第3类:综合评价得分在40~50分之间,分别为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铁冶金)、渤海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渤海化工)和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汽车集团),属于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一般的“第三集团”。

第4类:综合评价得分在30~40分之间,分别为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钢集团)、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色金属)和冶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冶金集团),属于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较低的“第四集团”。

第5类:综合评价得分在30分以下,分别为飞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鸽集团)和建筑材料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材集团),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与其他工业集团公司相比有一定差距。

2 与2010年比较

与2010年度监测结果相比(见图2),我市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水平呈现以下变化:

跨入“第一集团”的工业集团公司数量由上年的4家增加到5家。其中,天士力超越二轻集团位居第1名;二轻集团和百利机电位居第2名和第3名;中环电子本年新跨入“第一集团”,排名由上年的第5名上升到第4名;钢管公司位居第5名。

12家集团公司综合评价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按增幅排名前3位的集团公司分别为环球磁卡、中环电子和一轻集团,增幅均在6个百分点以上。环球磁卡上升幅度最大,增幅达11.28个百分点,高居18个集团之首。

综合指数出现下降的集团公司数量由上年的12家减少到6家,且整体下降幅度减小。如上年最大降幅为14.36个百分点,而本年减少到6.00个百分点。

位次上升最快的是环球磁卡,从上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9位,提高了3个位次,一轻集团和有色金属分别从上年的第8位和第17位上升到第6位和第15位,提升了2个位次。

位次下降最多的是天钢集团,从上年的第11位下降至第14位,下降了3个位次;金耀集团从上年的第6位降至第8位,下降了2个位次。

图2 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增幅排序图

3 总体水平分析

2010年,18个工业集团公司始终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3.1 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

18个集团公司各项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其中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3.9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2.1%,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R&D活动人员2.24万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76.27亿元,比上年增长8.3%。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4%,高于全市工业企业0.93%的平均水平。

3.2 科技成果产出日趋活跃

从科技产出数量看,18个工业集团公司专利申请数达到3 203件,比上年增长32.3%;拥有发明专利1 998件,比上年增长5.6%。市级科技成果登记数153项,比上年增长5.5%。从科技产出水平看,千名从业人员获科技成果登记数为0.47项,千名从业人员专利申请9.89件,比上年增加2.25件,千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6.17件,比上年提高0.20件。有13个集团公司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有所下降。

3.3 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提升

18个工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 67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完成工业总产值5 09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 565.55亿元,新产品出口646.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4%和4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 19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3.4 对全市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显著

2010年18个工业集团公司从业人员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1.7%;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市的29.8%和32.8%;科技活动人员和R&D经费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的44.1%和47.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的45.9%;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额分别占全市的74.6%和75.3%。也就是说,18个集团公司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的经济总量,投入了近五成的研发经费,贡献了近五成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生产了七成以上的新产品。

4 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虽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科技投入强度不高、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企业研发税收政策享受不足和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

2010年18个工业集团公司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较上年下降了0.11个百分点,技术改造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了0.43个百分点,专利申请仅占全市的12.7%,说明我市工业集团公司仍需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产出效益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实现科技进步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对比四大直辖市,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在研发机构企业数量、从事R&D活动企业数量、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新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政府资金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企业资金占R&D经费支出比重等指标均不如重庆。

企业研发税收政策享受不足。2010年,我市共有1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统计局口径),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8%;税收减免额5.27亿元,仅为研发投入总额的3.29%。百强企业中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仅11家,税收减免额3.69亿元,仅为研发投入总额的3.47%。

基础研究是我市企业的短板。2010年,我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仅382万元,占全市基础研究经费的比重仅为0.4%,低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

5 对策建议

天津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3.0%,这是实现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通过营造有利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实现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

一是加大财政对企业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拨款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确保市区两级财政科技拨款主要用于支持科技计划项目;加大财政科技拨款对企业研发类项目的支持比重。

二是对工业集团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尝试开展考核。将研发投入强度指标纳入工业集团公司的领导班子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最低标准进行考核,引导工业集团公司和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实力,推动集团公司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企业内生创新驱动发展。

三是研究制定新形势下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税收减免政策。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制定企业研发投入“税收抵免”政策,避免企业因税率调整对享受政策造成影响,加大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间接投入比重,建立企业依靠市场自主研发、开拓创新的新机制,引导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四是鼓励三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对三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符合市、区科技计划立项条件的研发项目,可列入市、区科技计划给予财政直接支持。

五是鼓励工业集团公司开展科学研究。调整我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的支持对象,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与高校和(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符合立项条件的产学研联合科学研究项目,市财政每年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持。■

猜你喜欢
科技进步比重集团公司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