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

2012-09-01 02:17马昌盛
节能与环保 2012年12期
关键词:德班多哈气候变化

本刊记者 马昌盛

从里约热内卢到哥本哈根再到坎昆和德班,联合国主导下的全球气候谈判已走过20个年头,然而谈判的进程和取得的成果与各界期望值却相差较远。即便如此,气候谈判还是被寄予了众多希望。今年经历重重波折后的气候大会再次启程。

2012年11月26日,第1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如期举行,来自近200个国家的17000余名官员、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参加本届大会。整个大会约12天。本次会谈预计将落实“巴厘岛路线图”开启的进程及“德班平台”的下进一步工作。此外,《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落实工作及绿色气候基金的融资情况更成为会议谈判代表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

多哈的成败系于资金问题

本届大会由于发达国家的顽固立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收尾工作仍原地踏步,尤其是气候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及2011年启动的绿色气候基金都因资金没有到位而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根据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和2010年的《坎昆协议》内容,发达国家缔约方应于2010年至2012年期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总值为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以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并于2013年至2020年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2011年的德班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时至今日,第一笔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的承诺期已过,许多发展中国家却反映并未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而不少发达国家则表示已履行了快速启动资金承诺。有媒体报道,如果各国未能就基金如何融资达成共识,多哈谈判将难见成效。

对于发达国家消极对待在资金问题,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迈特·恩科阿纳·马沙巴内更是忧虑重重。他曾指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是落实《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以及德班平台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我们希望各方加快在财务方面的支持,以执行此前达成的各项决议,大家应该记得我们同意建立起一个资金供给与保障方案,希望各缔约方能够采取果敢行动,把这个方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如果发达国家没有高度的政治意愿,消极对待在资金问题上许下的承诺,我们的谈判一定会陷入泥潭。”

英国的绿色和平政策顾问戴维斯评论道:“多哈的成败系于资金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低碳发展、又要应对气候灾害,这都需要资金支持。发达国家一面阻挠资金谈判进展,一面要求发展中国家加强行动,这不太公平。”

多哈谈判更似政治博弈

目前,发达国家对国际社会承诺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发达国家若想表现自己率先垂范的作用,就要拿出诚意并承担起责任来,而不是只许下口惠而实不至的承诺。多哈谈判已不仅是气候问题的较量,更反映着各国间的政治博弈。

据悉,在多哈谈判第一阶段的小组谈判中,美国代表团纠缠各种程序问题,对议题挑挑拣拣,把本应讨论技术转让等实质问题的宝贵时间搅成了“垃圾时间”。加拿大代表在被问及是否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时,抛出一句“这是谈判大会,不是承诺大会”。日本代表则声称,《京都议定书》约束的国家年碳排放总量只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6%,以此证明其拒签《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有理”。不仅如此,不少发达国家还试图把不合理的减排指标压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在减排承诺上逃避责任,在技术援助上设置障碍,就连发达国家引以为豪的快速启动资金,在统计上“移花接木”的手段也被诸多非政府组织戳穿。如一些发达国家虽声称,已经如约兑现甚至超额完成了总额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但相关信息极不透明。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所公布的300亿美元存在重复累加、虚报金额等现象,可谓严重“注水”。

而作为最早明确表示参与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主要缔约方,欧盟曾表态,将会把20%的减排目标调整至30%,但条件是其他主要排放国也要做出明确的全球减排承诺。不仅如此,欧盟首席谈判代表阿图尔·龙格·梅茨格曾表示:欧盟已经准备好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清洁能源和减少碳排放以应对不断发展的气候变化,但鉴于目前欧债危机的形势,欧盟难以保证在此次会议期间能够做出任何新的承诺,而且欧盟希望各发展中国家在获取资金前能够提供明确的节能减排项目规划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资金使用计划。

中国尽己所能自主减排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表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本着对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的减排努力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也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据出席本届大会的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苏伟介绍,中国的人均GDP只有大约5000美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某些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绝对量化减排指标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精神。

回顾中国20多年来的减排足迹,我们不难发现,从1990年到现在,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下降了50%,这一数字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十一五”期间,中国共关掉火力发电厂机组超过7000万千瓦。同时,目前中国所进行的只是相对减排(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减排),但一些沿海地区城市已经开始考虑控制碳排放总量,有望在2020年率先实现绝对减排(即减排总的碳排放量)。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并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份政治宣言,也是中国构建生态文明的世界宣言。今后的中国将全速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会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为全世界减排及气候变化尽己所能。

猜你喜欢
德班多哈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女德班”与“傻家长”
鹰击长空
沃尔特·昌多哈:专注拍猫70年
“女德班”的尴尬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月度关键词
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议》的结构规范与扩围调整——兼对多哈回合谈判受挫的反思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