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指数:对未来经济趋势的推测

2012-09-11 06:40薇,陈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年6期
关键词:经济周期领先指标

黄 薇,陈 磊

领先指数:对未来经济趋势的推测

黄 薇1,陈 磊2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100732;2.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化,经济活动的广泛化以及经济依存关系的深入化,使用现有的单一经济统计指标来观测或预见实际的经济状况变得愈来愈困难。领先指数建立在对基础经济指标的合成基础上。领先指数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其相对于实际经济波动的先行性,因此也往往被称为先行指数。介绍了领先指数的发生、发展,参与测算的参考指标与基础指标的选择、方法论以及指数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上升以及中国经济对于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中国领先指数的研发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领先指数的指示与短期预测功能将为中国的官员、学者以及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理解和运用领先指数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

领先指数;经济周期;合成指数

一、前 言

宏观经济研究一直以来都具有迷人的魅力,但是很少有经济学家能够自由地驾驭和全面地了解整体宏观经济发生发展的真实情况,持续做出对未来的准确预测更是鲜见。对于整体宏观经济而言,任何一个家户、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都是微小的。任何个人的所见所闻只能是管中窥豹。此外,各种不同的经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盘枝错节的相互影响,就更无法通过直观的感受获得。作为人类发展的一大贡献,国民账户系统等统计体系的建立,为解读经济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撑。但是,面对这么多品目繁杂的经济数据,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经济的反映?指标之间存在哪些时序关系?哪些指标能成为行动的参考?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一直萦绕在经济学领域。

2009年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经济数据中,都出现了好坏掺杂的经济数据,增加了研判的复杂性。对于中国而言,在政府投资和巨额信贷的刺激下,2009年二季度后中国部分经济数据明显反弹。二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9%,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为5.5%,远高于一季度的发展水平,但同时也伴随着低迷的出口(三季度仍在负的两位数徘徊)和不振的消费与私人投资。而美国在持续了4个季度的下滑后,第三季度美国GDP增长折年率达到3.5%。此外,制造业也显露出温和恢复的迹象。然而,同期失业率却达到了10.2%,为1983年4月以来的最高位。矛盾的经济数据使得政府在设计退出策略时,倍感压力,遭遇政策困境。

经济周期指数的产生正是试图在海量的经济数据中寻找代表性的序列,帮助揭开表面数据的层层迷雾。在解释商业周期的同时,确定和预测所处(或即将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根据指数与参考变量之间的时序关系,经济周期指数常被分为领先指数、同步指数和滞后指数。领先指数(也称先行指标,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测未来趋势的作用。对领先指数最基本的要求是,该指数应在时间轴上领先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拐点。

运用领先指数作为参考,首先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观点:1.必须承认经济存在其周期性(或波动性)。如果这一假设不成立,那么即使在数据中体现出来周期规律,也不应将其作为经济起伏的指南。2.必须要相信在宏观经济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变化是存在先后次序的。确实存在某些指标能够提前反应,而某些指标的反应相对滞后。3.对领先指标的运用,最重要的是利用其来判断拐点和趋势,而非参考其绝对水平。

下面将从领先指数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轨迹开始,分别从研究方法、主要的研究成果比较等方面对领先指数的发生、发展做详尽的描述。

二、领先指数产生背景与发展轨迹

领先指数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周期的指示器,是经济周期研究的主要参考指标。经济学领域中对于商业周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各流派对于其发生发展的原因从需求与供给(如投资、消费)、心理与货币因素、内生性与外生冲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奥地利经济学家Schumpeter归纳认为经济活动存在三个同时发生的不同周期[1]111-123:其一是由Joseph Kitchin于1923年发现的由商业存货变化造成的“Kitchin周期”,该周期为3~4年的短期波动;其二是1860年Clement Juglar发现的由于投资活动引发的“Juglar周期”,这一周期分为四个阶段:扩张、危机、衰退和恢复①这一模型中,复兴和繁荣伴随着生产率提高,消费者信心恢复,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该周期为8~11年的中期波动;其三是1926年Nikolai Kondratieff发现了由发明与创新驱动的Kondratieff周期,介于45~60年的长期周期。Burns和Mitchell在《测量经济周期》一书中给出了广为接受的经济周期定义:“经济周期包含许多经济领域在差不多相同时间所发生的扩张、衰退、收缩和复苏,接下来是下一个周期的扩张……这种变化反复发生,但并非定期出现。经济周期的持续期从一年以上到十年、二十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性质相似、振幅与其接近的更短周期[2]。”经济周期的波动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活动来传递和扩散的,任何一个单独的经济变量所代表的波动,并不足以代表宏观经济整体的真实波动状况。为了准确地测定整体波动状况,必须要综合考虑生产、消费、投资、贸易、财政、金融、企业经营、就业等各领域的变动情况及相互间的影响。

20世纪初,伴随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频率和深度不断增加,经济统计界开始着手试图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量、分析和预测,以期提高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1909年Roger W.Babson建立了最早的经济景气观察机构——Babson’s Statistical Organization,并定期发表反映美国宏观经济状况的Babson景气指数。这是第一个经济周期波动的指示指标。1917年开始,哈佛大学设立的经济研究委员会编制了哈佛指数,并在数月前预测到美国1919年的繁荣和1920年下半年的急剧衰退,使得哈佛指数在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奥地利和日本等国得到运用。然而,该指数由于未能预测出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而饱受争议并于1941年中断使用。

现代经济周期指数的系统研究被认为起始于Wesley C.Mitchell和Arthur F.Burns在NBE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工作。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Mitchell发表了著作《经济周期》,该书成为测定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开创性著作[3]234-267。Mitchell在《经济周期:问题和调整》一书中,全面总结了20世纪以来经济周期波动测定与景气指数建立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果[4]。Mitchell和Burns从500个月度或季度数据序列中选取了71个序列作为相对可靠的复苏指数,进一步地从这71个序列中又得到21个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先行指标序列,同时描述了选择标准和这些序列的周期行为表现[5]。Moore在Mitchell和Burns的基础上对景气监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生产、消费、投资、物价、金融、贸易、就业、库存、利润和国际收支等近千个统计指标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领先(leading)、一致(coincident)、滞后(lagging)三类共21个周期指标(Cyclical Indicators),并且开发了扩散指数(Diffusion Index,DI)②扩展指数DI:把保持上升(或下降)的指标占上风(或下风)的动向视为景气渗透过程。利用已选定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组,在计算出经济周期拐点后,计算这些指标的扩散指数。DI大于50%,说明过半数的指标代表的经济活动上升,反之意味着下降,等于50%时则可认为是经济周期的转折点。方法[6]。

然而,扩散指数不能表示经济周期波动变化的强弱,因此Moore和Shiskin编制了合成指数(Composite Index),1968年投入使用[7]342-398。扩散指数是用处于扩张阶段的经济指标个数占全体选用的经济指标个数的百分比来表示经济的变动[8];合成指数则是从代表各种经济活动的主要经济指标中选取一些对景气敏感的指标,用合成各指标变化率的方式,把握景气变动的大小。合成指数不但能预测经济循环的拐点,还能反映经济周期波动幅度的大小,可以反映总体经济增长波动的景气程度。在构造合成指数时,按照指标组的先行、一致、滞后特征,分别构建先行合成指数、一致合成指数和滞后合成指数。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很多组织(如美国商务部BEA、日本、OECD等)都使用合成指数对各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和国际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监测和分析。

1961年10月开始,美国统计署(Bureau of Census)与NBER以及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President’s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合作,在Julius Shiskin的领导下,开始发布月度的商业周期报告《Business Cycle Development(BCD)》。随着方法日渐完善,技术性的研究工作开始减弱。从1995年开始,美国商务部决定由The Conference Board(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CB)提供三种合成指数(领先、同步和滞后)。现在,TCB不仅仅提供美国的BCI,同时其构建的全球指数研究机构(Global Indicators Research Institute,GIRI)还提供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的指数研究结果①其中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欧元区、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西班牙、英国和中国。2010年5月开始,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在其测算的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经济周期指数数据库中,增加了中国的季度领先指数。。TCB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注册机构,但其领先指数的历史具有政府背景。此外,美国国内亦活跃着众多的领先指数测算私人机构,其中具有较广覆盖面和较大影响力的当属由前NBER研究合成指数的Geoffrey H.Moore参与建立的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ECRI),该机构提供针对19个国家以及G7的领先指数,除了提供与TCB类似的提前6个月的领先指数之外,该机构也提供提前1年的较长期的领先指数和周频率的领先指数[9]568-595。

除了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与机构也持续提供领先指数方面的研究结果。如经合组织OECD统计处自1981年开始在其出版物上提供22个成员国家及7个地区(OECD所有成员国、G7、OECD欧洲区、英法德意、欧盟、北美贸易区以及欧元区)的成分领先指数(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s,CLI),并从1996年开始在OECD官方网站上公布②OECD的领先指数可以从三种渠道获取:每月发布的主要经济指数(Main Economic Indicators,MEI)(电子版)、领先指数与商业周期(Leading Indicators and Business Surveys,LIBS)(纸版与电子版)以及月度领先指数(Monthly Note of Leading Indicators)(纸版与电子版)。。此外,加拿大统计局提供采用类似方法测算的月度CLI(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③加拿大统计署公布的合成指数随着经济的变化,其构成也随之变化。1952-1965年该指数由8个成分指标构成,1966-1971年由9个成分指标构成,1972年以后由10个成分指标构成。。日本经济企划厅也发布类似的景气动向数据(合成指数CI和扩散指数DI)。领先指数的测量除了运用于宏观经济领域,在行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中也有使用,例如美国劳工署BLS提供的就业扩散指数(Diffusion Index of Employment,DIE),美国地质调研USGS提供金属工业指数(Metal Industry Indicators,MII),而Inoue和Rossi将该方法推广到货币危机的监测和预报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10]。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领先指数的测算和应用都是成功的。澳大利亚统计署曾在2003年以前推出过实验性的领先指数(Experimental 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XCLI),然而由于预测效果非常不好,在2003年之后不再发布。

三、领先指数的指标选择

计算领先指数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参考序列,用以指示合成指数序列是否在时间轴上先行变动。合成指数一般由多个经济指标综合构成。由于各国具有不同的统计情况以及经济状况,因此这些基础经济指标的选择也各不相同,而且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决定力量的变化来调整。

(一)参考序列(目标序列)

参考序列即领先指数应该较该序列领先,较常用的参考序列如GDP、工业增加值数据等。尽管GDP是一个很好的指示变量,该数据目前各国均只提供季度的GDP数据,无法提供月度的参考,因此只能考虑其他变量。运用较为广泛的参考序列一般是工业生产数据。首先,该数据为月度数据,能够满足频率要求;其次,工业部门几乎包含所有的中期波动变量,较适于做周期性指数;最后,许多非工业部门,如服务业,实际也与工业生产相关。

(二)基础经济序列

领先指数中涉及大量时间序列指标,在构建之初需要对每个序列的特性以及不同时间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考虑数据背后的经济环境状况以及其内在运行机制的变动。对于偶然性的异常经济波动应加以注意,整理数据的同时最好建立一个经济事件备忘录,以帮助判断哪些经济波动是由于诸如气候、疾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罢工等非正常因素引致。备忘的建立一方面利于识别正常经济周期之外的异常波动,同时也可以成为未来情景研究的数据基础。

领先指数的构建中涉及大量的经济指标,需要根据经济问题被关注的主要领域设定合适的备选指标。一般而言,这些涉及到的经济指标主要涵盖生产领域、劳动力领域、货币资金领域、设备投资领域、消费领域以及其他综合领域。表1、表2分别列出了目前TCB以及OECD发布的部分领先指数中涉及到的指标[11]。

表1 TCB领先指数中涉及的基础指标

表2 OECD(2008)发布的美、德、日、英领先指数中涉及的基础指标[12]

(三)经济指标的选择标准

在测算领先指数时,尽管不同机构对于基础经济序列的选择标准不尽相同,但基本遵循三大原则:1.数据在经济逻辑上的重要性和领先性;2.序列与经济周期的一致性、稳定性;3.特定更新频率及时间区间上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统计口径上的一致性。

一般而言,潜在基础经济指标可以分为四大类型:1.早期指标:这类指标可以用于度量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早期阶段,例如新订单、新建筑许可等;2.快速响应指标:这类指标能够快速体现经济活动的变化,例如平均工作时间、利润以及库存信息等;3.敏感预期类指标:这类指标度量相对敏感的预期变化,例如股票价格、原材料价格、基于调研的商业预期指数以及反应一般经济状况(环境)的商业信心指数等;4.主导因素类指标:这类指标与货币政策和国外经济发展相关,例如货币供应、贸易条件等[12]。

四、领先指数的测算方法

(一)基础数据处理

1.季节调整:月度和季度的经济时间序列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趋势性、循环性因素以及非规则因素以外,还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显然后者并非经济波动引起,由其造成的数据波动自然也不应该出现在领先指数的合成计算过程中,因此对于已有的基础经济序列需要先进行季节调整,去除特定气候以及节日引起的规律性经济波动[13]。

2.去趋势化: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周期变化情况,需要通过Kalman、Hodrick-Prescott等滤波方法去除掉基础时间序列数据中隐含的趋势性因素,只保留周期性因素。

3.异常值判别:为提高合成指数判别的准确性,需要剔除非正常因素引起的异常数据波动,例如由于自然灾害、工人罢工、市场规则改变等导致的异常变化。

4.标准化:即使经过以上步骤后,构成领先合成指数的不同成分序列仍有可能具有显著的量纲上的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所有经济序列进行标准化处理,保证各指标在变动幅度上的一致,避免由于量纲差异造成最终合成的领先指数过于倚重某个指标。

(二)领先指数合成方法

尽管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众多复杂的合成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众多指数的持续提供者往往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如加权平均合成。OECD提供的合成指数对所有基础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在完成标准化过程后,将所有基础指标直接加总得到合成的领先指数。加拿大统计局在测算领先指数时,也是采用简化的非加权平均方法来整合基础数据。

TCB采用的方法略微复杂,但实际仍采用对所有指标变量赋予相同的权重的做法,只是对于个别指标会根据其序列的波动表现进行规范,其采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每个基础成分指标Xit的月度变化率:

若原始指标为指数形式,则直接计算差值:

3.利用对称百分比变化公式求出初步的合成指数:初期值赋值为100(例如若从1970年1月开始,则1970年1月=100。则1970年2月的指数为:

4.根据需要重新设定合成指数的基期(如2000年1月=100)。

尽管以上传统的指数判断方法得到官方、非官方机构的广泛使用,然而也有学者质疑传统方法的主观性,认为其缺乏完善的经济与统计理论基础支撑。随着计量经济分析模型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20世纪末对于经济周期的特征和冲击传导机制等问题的定量分析大量涌现。大量的复杂计量技术手段被用于领先指数的构建,如基于ARIMA模型的分解方法、滤波分解法(如HP滤波(Hodrick-Prescott Filter);BK滤波(Baxter-King Filter);随机游走滤波(Christiano-Fizgerald Random Walk Band-pass Filter)等)、主成分(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方法、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动态因子模型(Dynamic Factor Model)①最有影响的是Stock和Watson(1998)对动态因子模型的研究,他们认为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中存在一个共同的趋势成分,该成分能够反映经济系统中主要变量间的协同变化。该研究利用状态空间方法从多个重要的经济序列中找到一个无法直接观测的变量,并将其视为真正的景气合成指标,也被称为SWI(Stock-Waston Index)景气指数。以及基于经济周期非对称假设的马尔科夫转移模型(Markov Switching Model)等。但是这些测算方法基本仍停留在实验室的方法创新研究中,很少被投入到系统的领先指数实际测算工作中。

(三)趋势提取与拐点判断

1.趋势提取:在进行拐点判断之前,需要先明确合成指标的趋势变动情况。OECD采用的趋势提取手段主要分为三种途径:阶段平均趋势法(Phase Average Trend Method)、HP滤波方法(Hodrick-Prescott Filter)、CF滤波方法(Christiano-Fidgerald Filter)。

2.拐点判断:一般而言,由于经济体本身在不断发展,即使有了领先指数等辅助工具,也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法则来做出判断,更不能仅仅依赖一个单独的数据序列来进行判断。经济拐点的判断在现实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给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历史上NBER在定义经济拐点时往往慎之又慎,其判断时滞往往达到1~2年。如2001年11月的复苏,经济周期决策委员会(Business Cycle Dating Committee)在2003年7月才正式宣布。类似的,直到2008年12月,NBER才宣布上一个顶点(拐点)是2007年12月,并认为之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目前较为常用的简单拐点判断方法为Bry和Boschan开发的Bry-Boschan算法[14]。即根据序列与其初始趋势的离差来确定,而初始趋势的估计主要依据序列75个月移动平均值。该程序特别规定,扩张期或收缩期的最低长度为5个月,扩张期或收缩期被定义为相邻两个转折点之间包含的月度数;周期的最低长度为15个月,周期被定义为从峰到峰或谷到谷包含的月度数。扩散指数有助于观察景气蔓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确定拐点。

(四)测算效果的比较

为考察由TCB提供的LEI领先指数和OECD提供的CLI领先指数在21世纪①这里涉及的比较仅为2000年以后,理由为:本研究更关注这些指数的近期表现;2000年后各国至少包含一个经济周期。以来的实际表现,下文将就这两指数以及实际经济增长数据进行比较。这里使用的参考序列为各国以链式指数计算的、经过季节调整的实际GDP季度数据。为了研究波动的周期性,需要首先对原始序列去趋势化②OECD的领先指数数据库中可以直接获取去趋势的领先指数序列,因此无需做去趋势化处理。,去除长期趋势带来的影响。

采用Hodrick-Prescott(HP)滤波方法对原序列分解出趋势项和周期项,对样本为T的序列yt寻找趋势st,使式(1)中的L最小化,对于季度数据,参数λ一般取1 600:

总体而言,TCB和OECD的领先指数基本反映了实际经济的波动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美、欧、英、日、韩的领先指数实际表现图(2000—2010年)注:数据来源于The Conference Board数据库、OECD统计数据库、CEIC。

就个别国家而言,这些领先指数的指示效果是不一样的。拐点(峰值与谷值)的提前判断方面,TCB的LEI指数对于美国、欧洲和英国的指示准确性要略高于OECD[15]。

TCB的领先指数对于美国经济变动的指示,在经济下滑期间的领先较为明显,而在经济恢复期间的领先程度则较弱。如TCB在2002年1季度已经指出美国经济开始下滑,而实际的GDP下滑则在一个季度之后才显现出来。

波动幅度而言,OECD领先指数变动的幅度甚至略小于实际GDP的波动,TCB的领先指数显然变动更为剧烈,但OECD的领先指数在经济收缩幅度上的把握上存在一些问题[16]。例如,美国经济在2001年4季度有过一次回调,其收缩程度要大于之后的2003年1季度。根据OECD的CLI指数指示则正好相反,后一次的收缩幅度更大,因此若以该指数为依据会误认为2003年1季度是经济的波谷地带。

对于亚洲经济体的日本和韩国,OECD指数的指示表现更好一些。TCB的领先指数基本已经不能再被称之为领先,同步或者是滞后指数也许更加适合该序列的实际表现。

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领先指数均存在不够精确或者偶尔失灵的情况,但不可否认该指数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确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在实际的统计数据尚未得到以前,该指数仍不失为一个帮助判断经济走向的理想参考。

五、结 论

Klein和Moore提出了一套经济活动中的领先、同步和滞后指标体系,指标涉及就业、生产与消费、投资、存货、价格和货币等六大方面,利用这些指标跟踪研究了1948—1975年间的美国经济,研究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判断,该套体系中的领先指标可以提前6个月左右时间判断到经济的转折点[17-18]。从此,领先指数的研究成为经济出现重要波动时备受关注的领域。无论政府,抑或企业与家户,都希望能够通过指数的帮助来明确未来的经济前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由于经济体本身处于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使得即使拥有领先指数,仍然很难做出对未来的准确判断。即使在计量技术已经相对发达的今天,美国官方权威的拐点判断仍由一个由著名经济学家组成的委员会来裁定,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依赖专家的主观经验判断。这也使得经济周期的研究长期为学术界所诟病,认为其学术理论性略弱。

领先指数本身也会对经济体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会对领先指数的指示信号做出强烈反应。领先指数的向好将推动该国股市、本国货币走强;反之,领先指数的走弱将促使股市交易活跃度降低、本国货币走软。例如,每当月末最后一个工作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由TCB提供的领先指数时,外汇市场均会呈现明显反应。2010年6月底,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宣布由于计算失误将中国当年4月份经济领先指数增长由+1.7%下调为+0.3%,引发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全球股市出现大幅下挫。

除了大企业联合会等外部机构提供领先指数以外,中国的统计与金融机构也已经开始景气等与领先指数相关信息的研究和发布工作,如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景气分析、北邮设计的经济景气分析与预警等。但是,由于受到统计数据的局限性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构变动,经济的指示和预警能力有限。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日益成熟,领先指数将成为指示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较好参考。但是,正如Rothbard在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中所言,对于领先指数的研究必须首先基于一个令人满意的周期理论,对于指标的分析必须与普通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仅仅关注成堆的统计数据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19]456-576。换言之,领先指数之类的经济周期指示指标,只有在严谨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才能熠熠光辉。领先指数本身只是一种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分析和发现问题,但若不加研判地依赖指数,则可能是谬误产生的开始。

感谢徐建炜、徐奇渊、The Conference Board经济学家William Adams等给予的建设性意见以及数据支持,当然文责自负。

[1] Schumpeter J A.Business Cycles:A Theoretical,Historical,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Process[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39.

[2] Burns A F,Mitchell W C.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R].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46.

[3] Mitchell W C.Business Cycl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13.

[4] Mitchell W C.Business Cycles:The Problem and Its Setting[R].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27.

[5] Mitchell W C,Burns A F.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Cyclical Revivals[R].NBER Bulletin,69,May 28,1938.

[6] Moore Geoffrey H.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Cyclical Revivals and Recessions[R].NBER Occasional Paper 31,1950.

[7] Moore Geoffrey H,Shiskin J.Indicators of Business Expansions and Contractions[M].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67.

[8] Stock J H,Watson M W.Diffusion Indexes[R].NBER Working Paper 6702,1998.

[9] Lahiri K,Moore G H.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New Approaches and Forecasting Record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0]Inoue A,Rossi B.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Currency Crise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8,40(2/3).

[11]The Conference Board.Business Cycle Indicators Handbook[S/OL].[2011-11-10].http://www.conference-board.org/publications/publicationdetail.cfm?publicationid=852.

[12]OECD.OECD System of 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s[R].OECD Statistics Directorate,2008.

[13]高铁梅,孔宪丽,王金明.国际经济景气分析研究进展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

[14]Bry G,Boschan C.Cyclical Analysis of Time Series:Selected Procedures and Computer Programs[R].NBER Technical Paper 20,1971.

[15]OECD.Monthly Note of Economic Leading Indicators[EB/OL].[2011-10-11].http://www.oecd.org/document/19/0,3746,en-2649-33715_2495507_1_1_1_1,00.html.

[16]OECD.Main Economic Indicators[EB/OL].[2011-11-11].http://www.oecd.org/index.aspx?Datasetcode=MEI_CLI.

[17]Klein P A,Moore G H.The Leading Indicator Approach to Economic Forecasting—Retrospect and Prospect[J].Journal of Forecasting,1983,2(2).

[18]The Conference Board.The Conference Board Leading Indicators[EB/OL].(2011-11-15).http://www.conferenceboard.org/data/bci/cfm.

[19]Rothbard Murray N.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M].Auburn:The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2000.

Leading Indicator:A Projection of Future Economic Trend

HUANG Wei1,CHEN Lei2
(1.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s,Beijing 100876,China)

With the complication in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the general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and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it becomes very difficult to observe or measure economic situation only by single economic statistic index.Leading indicator is a composite index of fundamental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a pioneer of the actual economic fluctu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leading indicator,the choice of reference index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onent series,the methodology and the limitation in leading indicator.With the requirement of Chines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e rising volatility of Chinese economic growth,and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China's economy to the world,the role of leading indicator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study offers the knowledge support to Chinese official,scholar and researchers in better designing,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leading indicator;business cycle;composite index

book=33,ebook=32

F037

A

1007-3116(2012)06-0033-08

(责任编辑:崔国平)

2012-01-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国集团面临的全球治理重点问题研究》(11AGJ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启动基金《多边视角下的事实汇率制度研究》;中央高校科研创新计划专项基金《基于存款保险费率和线性规划理论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分析》(2012RC1007)

黄 薇,女,湖北武汉人,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开放宏观经济,全球治理;陈 磊,男,北京人,经济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经济周期领先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经济周期调整
我国铁钌接力催化氨合成技术国际领先
美国经济数据背后:“拉长”的经济周期
跨越经济周期,中国企业如何创新成长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潍柴:从领先到引领
经济周期视角下的可燃冰干热岩革命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