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1年国内期刊参考文献研究的论文计量分析

2012-09-11 09:45张鸿瑫王晓荣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文后著录发文

宋 敏,张鸿瑫,王晓荣

是学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作者选题、立论的前提,是研究结果以及说明观点的依据。正确使用参考文献不仅仅是作者严谨学术态度的体现,也是尊重知识产权,显示科学的继承性[1]。近年来,随着我国学术期刊逐步与国际接轨,各家科技期刊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十分重视,在规范化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通过多年期刊稿件的审读工作发现,目前国内相当部分论文作者对文后参考文献的引用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期刊编辑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仅当作一种形式的需要,并未与论文质量有机的结合起来。其中期刊论文参考文献中漏项、缺期、错页、转引二、三次文献现象较为普遍,更有甚者,少数作者为突出所做工作的创新性,把重要而又密切相关的经典文献隐而不引,严重影响了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学术性和可信度,也影响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声誉,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此高度重视,为此本文对2000~2011年国内公开发表期刊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揭示我国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学术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文后参考文献的深入研究提供信息服务和可靠依据,并引起读者、作者与编辑对文后参考文献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万方数据》为主要统计数据源。

1.2 检索方法 采用关键词检索方式。关键词字段选择“参考文献”,时间检索范围限定在2000~2011年。

1.3 分析方法 将检索结果下载,利用Excel软件对下载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对部分数据进行手工统计分析。

1.4 分析内容 分别对文后有关参考文献研究论文的年度、期刊、作者、地域、被引频次、基金、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我国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研究现状。

2 结果与分析

2.1年度载文量分布 2000~2011年我国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相关研究论文355篇,从年度载文量分布以及年载文量折线图看,我国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研究呈现三个特点,一是2002、2005、2007三年文献量呈现小高峰,二是总体发文起伏,三是2011年发文量明显下降。见图1。

图 1 2000~2011我国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研究论文年度趋势

2.2 期刊分布 355篇文献分布在182种期刊上,其中8篇以上的有8种期刊,共计165篇,占发文量的46.49%;发文10篇以上的4种期刊,共发文131篇,占发文量36.91%;发20篇以上的2种期刊,发文108篇,占发文量的30.42%。上述期刊可视为文后参考文献研究的核心期刊。见表1。

表 1 2000~2011国内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研究论文发文≥8篇以上期刊

2.3 作者分布 根据普赖斯定律[2],核心作者发文数M需满足M=0.749√nmax(nmax表示核心的作者中发表论文数的最高值)。参考文献发文最多作者的论文数=7,代入公式得M=0.749√7=1.98,因此,发文数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统计得到核心作者有49人,共发文111篇,占发文总数的31.26%。其中,发文7篇的是洛阳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的朱大明。

2.4 地域分布 355篇文献分布于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发文20篇以上的有北京、江苏、河南、广东、山东,分别为 57、39、39、37、20 篇,总计 192篇占54.08%。这五个省是研究文后参考文献的核心地域。

2.5 被引频次 除去与文后参考文献无关的研究,被引频次共979次,被引频次≥15的论文共8篇,其中,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盛京医院)图书馆的杨华2篇入选,单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高压物理学报》编辑部的毛大胜,共54次,显示了他们对参考文献研究的贡献。见表2。

2.6 基金课题 355篇研究参考文献的论文中,有22项基金课题,占6.20%,分别来自四川、北京、湖北、广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等省市。其中,北京、湖北、江苏、广东各3项基金课题。四川省4项,其中,乐山师范学院的朱俊波2项,主要对参考文献规范著录的研究。

2.7 主题分布 经过对355篇参考文献论文文献主题分析,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与纠错、著录质量调查分析、著录规范化、文献计量分析、自动化著录等方面,发文量分别是121、83、69、45、31 篇,各占 34.08%、23.38%、19.44%、12.68%、8.73%。此外,尚涉及文后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外文著录等方面。

表 2 2000~2011国内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研究论文被引频次≥15的论文分布

3 讨论

我国在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采取了规范措施,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标准局1987-05-05已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列入国家标准,并于1988-01-01实施[3]。从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调查分析看,我国期刊文后参考文献具有以下特点。

3.1 文献数量起伏较大 2000~2011年我国期刊文后参考文献总体呈现文献数量起伏态势,出现两个小高峰。第一个小高峰在2002年,与2001-10我国正式出台《电子资料著录规则》有一定的关系。第二个小高峰在2007年,与2005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有直接关系,完善而规范的著录规则,让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参考文献的规范性、适应性、整体性的研究之中[4]。3.2 期刊分布相对分散 355篇文献分布在182种期刊上,刊文10篇以上的只有4种期刊,这些期刊成为文后参考文献研究的核心期刊,尤其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文86篇,形成了绝对优势,与其办刊主题、研究方向相吻合。此外,《现代情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均发文在10篇以上,说明其办刊特色突出。但是,总体看,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研究在我国分布还是呈现分散状态,总体质量不高,与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论文的常规要求,缺乏创新性有关。

3.3 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 在2000~2011年,文后参考文献研究论文在我国的作者群较为分散,发文2篇以上的只有49人,与我国从事情报、图书、编辑工作的总人数相差甚远,显然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发文最多是洛阳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的朱大明,7篇的系列研究,充分表明他对我国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3.4 文献研究地域分布不均 从文后参考文献研究地域看,广东、山东 、河南、江苏 、广西等地发文较多,而青海、甘肃、宁夏、贵州等地域发文较少。由此说明,文后参考文献的研究与地域经济发达、科技水平、信息传播、学术氛围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文献情报的区域合作,开展广泛的科技学术交流,由此带动文献情报知识匮乏的边缘地区,使文后参考文献这样的常规著录标准在我国广泛应用。

3.5 被引频次具有影响力 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被引文献的作者及其所在机构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高低[4]。从被引频次分析,《高压物理学报》编辑部毛大胜的“参考文献数量与论文质量的关系”,被引频次达54次,较高的被引率是由于文章抓住了参考文献的灵魂,也就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从被引频次前8位标题看,大部分是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研究,表明文后参考文献的正确著录是关键。

3.6 基金课题较为缺乏 基金课题能反映国家、地区、单位、部门的科研水平,是具有科研价值的特殊文献[5]。文后参考文献是对学术论文的常规要求,能有22项基金课题,表明该项研究仍然具有科学价值和生命力。但是也存在不足,被引频次偏低,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少有一定的关系。

3.7 研究主题切入实际 从主题研究统计结果来看,著录问题与纠错、著录调查与分析的研究占主导地位,这些主题是学术论文撰写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因此,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但是,研究类型以经验性、总结性为主,论著较少,深度还不够。在著录规范化、自动化著录上,提出了新方法新见解,值得借鉴。在对文后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外文著录方面,也在探索和应用中。但是,总体看,我国在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研究上创新性不够,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毛大胜,周菁菁.参考文献数量与论文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1):34-36.

[2]靖继鹏,马费成,张向先.情报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6-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M].国家标准局,1987.05.

[4]段明莲.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2(163):83-86.

[5]袁 宁,曾 燕,苏换群.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论文计量统计[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11):63-64.

猜你喜欢
文后著录发文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American Families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本刊文后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