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2012-09-14 07:29宏窦正毅伍声凤
体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图谱心理学论文

钟 宏窦正毅伍声凤

(1.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人体科学系 南宁 530012)

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钟 宏1窦正毅1伍声凤1

(1.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人体科学系 南宁 530012)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锻炼心理学作主题词进行检索,并对所得文献数据进行科学图谱分析,梳理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脉络,以呈现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分析表明,国外锻炼心理学在研究者群体中尚未形成研究热点;引领学科研究的团队和机构集中在英美两国的著名大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锻炼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来源于社会认知心理学,而学科研究的信效度问题成为国外研究者们的焦点议题;锻炼心理学中质性研究和青少年问题成为当前的国外研究前沿。

锻炼心理学;知识图谱;共被引分析;CiteSpaceⅡ

1 引言

锻炼心理学作为一门关注运用心理学原理,解释、保持和促进体育锻炼行为,以及研究体育锻炼所引发的心理效应的学科,已有 40多年的历史[1]。但与广阔的锻炼领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锻炼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却一直步履缓慢。是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完善?抑或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还是研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面对这些问题,势必要从锻炼心理学学科内部结构及发展脉络中寻求答案[2]。但是,囿于工具和方法上的局限,研究者们对体育学科发展的探究,一直以来只能运用较简单的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依据少量相关文献,凭着自身的研究经验来分析和判断。其不足之处是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作出的结论缺乏科学客观数据的支持,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团体对本学科发展情况的客观、精确把握。因此,本文将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我们能够清晰和深入挖掘出国外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对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反思和探讨[3]。

2 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用可视化形式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代表着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新发展。它不仅具有把握科技活动规律的认识功能,而且具有进行科学技术的预见、评价、决策、管理等多种功能,是科研工作和管理者跟踪科技前沿,选择科研方向、开展知识管理与辅助科技决策的普适工具[4]。

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II作为知识图谱展现工具,主要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与锻炼心理学相关的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呈现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脉络。陈超美(Chen Chaomei,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开发的基于JAVA 平台的CiteSpace 系列应用软件,适用于复杂网络分析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术,正成为科学计量学普遍应用的新手段。CiteSpace II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独到之处,在于借助科学文献引文网络的可视化分析,来监测科学文献中出现的研究前沿、热点、趋势和动向各种模式。[5,6]

3 数据来源

本研究在 WOS的索引数据库中,以“exercise psychology”作为主题词,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选择1899年至2011年,一共获得838条论文记录。经过对无关论文的剔除,共保留423条有效论文记录,最终所下载的数据基本包括了从1981年到2011年8月期间研究该主题的所有相关文献。

4 分析与结果

4.1 历年发表论文

图 1 1981-2011年WOS中锻炼心理学主题发文数量

如图1 所示,从1981年至今的20年里,在WOS数据库中每年发表的有关锻炼心理学方面的论文较少,且长期维持在每年50篇以下。2007年以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更是在25篇以下,且只有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达到20篇以上。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际锻炼心理学的发展较为迟缓,在相关研究者群体中且尚未形成研究热点。

4.2 研究机构

图 2 参与论文发表数量排名前5位的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所分析的423篇文献中,参与完成论文最多的前5位研究机构分别是拉夫堡大学(15篇),北卡罗来纳大学(10篇),埃克塞特大学(9篇),佛罗里达大学(8篇),南阳理工大学和乔治亚大学(各7篇)。各校参与发表的论文占总数的 1.75%~3.55%之间,总和也只占总量的 13.24%。说明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领域主要还是由英、美两国的大学引领,这得益于相关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中心的建立,比如拉夫堡大学建有运动锻炼与健康科学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和乔治亚大学都有人体运动科学系,而埃克塞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分别设有运动与健康研究中心和锻炼科学研究中心。可是从各大学参与发表的论文比重来看,国外本学科还未形成较集中的研究中心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亚洲的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也出现在了排名前五的位置,虽然没有专门的相关院系,但是从其参与发表的论文作者单位分析中可以了解,南阳理工大学的国立教育学院通过与拉夫堡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得以参与多项高水平锻炼心理学研究课题及论文撰写的工作。这值得致力于提高本领域研究水平的中国高校学习借鉴。

4.3 文献共引分析

以WOS中下载的423 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为分析对象,利用CiteSpace II软件对其进行文献共引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3~2011年共19年,并以每4年作一个分区,将其分为5个时间分区,在前、中、后三个时间分区中设定引文数量、共引频次和共引系数三个层次的阈值,阈值选择为(2,2,20),(2,2,20)和(2,2,20),见表 1。

表 1 文献共引网络结构组配(1993-2011)

运用CiteSpace II的路径网络简化(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算法[7],对数据进行运算并形成共被引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图3),图中合并网络由434个节点和793条连线组成。图中每个节点表示一篇引文,连线及圆形内圈的蓝色色阶描述了文献在不同年份的被引用情况(颜色越深年份越近),节点的大小与共被引次数成正比。

通过软件的精简计算,CiteSpace II找到了12篇关键文献,并在图中饰以紫色外环表示,外环的宽度与其中间中心度成正比。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最短途径上的能力,即一个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图中其他点的“中间”[8]。中间中心度高的点往往位于连接两个不同聚类的路径上,因而可能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7]。各关键被引文献在图谱中的被引频次、中间中心度、作者及发表年份等信息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班杜拉提出的社会认知论、自我效能理论,Deci和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与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共同构成了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来源。这说明国外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理论基础在于社会认知心理学,也反映了锻炼心理学的学科谱系所在。

基础理论给予了研究者们观察与认识锻炼行为及其心理现象的特定视角,而研究分析方法却是学科研究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从图3、表2可以看到Cronbach(1951),Cohen(1988)和Sparkes(1998)的论文成为了连接理论和研究实践的关键节点。无论是检验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克伦巴赫α系数验证[9],还是Cohen强调的统计检验中效果量的重要意义[10],或是Sparkes提请研究者们注意质性方法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运用时的效度问题[11], 都反映了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的努力,如何体现研究的信效度问题成为了核心议题。而从Godin与Shephard(1985)提出《休闲时间锻炼问卷》的简便及具备较好信效度[12], Gauvin和Rejeski(1993)研制《锻炼诱导情绪问卷》[13]的论文可以了解,上述两种问卷是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利用这两份问卷进行的研究较少,而且,只有《休闲时间锻炼问卷》曾由台湾学者李明宪等人(2004)进行过相关本土化信效度评价[14],《锻炼诱导情绪问卷》则由陈坚等人在2007年进行了问卷的信效度初次检验[15]。问卷本土化修订工作的滞后成为使得国内学者研究应用偏少的重要原因。

图 3 共被引文献可视化知识图谱

有了理论架构以及研究分析方法,便可对学科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有效研究。结合图3、表2,我们可以看到,国外有关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实践主要围绕《美国医学学会杂志》和美国健康和公共事业部分别在1995年、1996年发表的《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力活动与健康——卫生部长报告》两份文献中提及的相关议题进行的,比如坚持体育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尤其突出了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对各年龄人群身心健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16,17]。在“体力活动与健康”报告中,美国健康和公共事业部部长论述到:“美国引领了全球对体力活动效益的深入理解以及促进其助益的策略实施……”[17],从侧面印证了这两份文献对锻炼心理学研究实践的重要意义,也体现了锻炼心理学突出的应用性学科特征。

表 2 共被引关键文献

4.4 共词分析

关键词是反映研究主题的重要指标。为解析出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的主题脉络,本文采用共词分析方法,以呈现其知识图谱。

图 4 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在CiteSpace II中选择关键词分析,应用最小生成树法(minimal spanning trees)[7]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绘出包含251个关键词和420条共现关系连线的知识图谱(图4),并将统计分析得出的19个核心关键词以带有紫色圆环的节点形式标识出来,圆环的宽度与其中间中心度成正比,节点大小与其共现频次成正比,蓝色色彩深度由浅至深代表共现年份自远及近。

如表3所示,19个由软件精简统计出的核心关键词中,有9个词语首现年份是在1993年,说明国外锻炼心理学的发端之初,研究相关的主要议题就已经成形。“健康”、“抑郁”、“肥胖”、“健康促进”和“焦虑”反映了学科研究要解决的问题,“自尊”和“自我效能”表明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为剖析问题的理论基石,“体力活动”和“锻炼”则突出了解决问题的干预手段。随后的核心关键词反映了国外锻炼心理学所研究问题、理论和研究对象群体的拓展,如“表现”、“情感”、“负性情感”、“人格”、“成年女性”、“老年人”、“青少年”等。在1997年,“锻炼心理学”作为核心关键词的出现或许体现了1996年《体力活动与健康——卫生部长报告》所开始明确提倡的规律性体力活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成为主要的研究干预方式。而“问题”则说明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不断在对学科自身进行反思。而近年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便表现在方法论,这也让“质性研究”成为了核心关键词之一[18-21]。

表 3 国外锻炼心理学研究核心关键词

5 结论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国外锻炼心理学近20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研究者群体中尚未形成研究热点。引领学科研究的团队和机构集中在英美两国的著名大学,而未来的学科发展还需要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

对文献的共引分析可以了解,国外锻炼心理学是应现代生活方式变迁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而诞生的应用性学科,其理论基础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社会认知心理学倾向,使得班杜拉成为学科理论最重要的奠基者。而一直以来,具体研究的信效度问题成为了学科研究者的核心议题,这反映了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共现关键词分析的结果表明,国外锻炼心理学的关键着眼点还是锻炼行为的积极成效方面,并于此基础上在研究问题、理论和研究对象群体等方面不断拓展,质性研究和青少年问题成为当前的研究前沿。

1 司琦.锻炼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佳川, 季浏, 关星.对我国锻炼心理学学科发展现状与策略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46-49

3 王琪.科学知识图谱及其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528-531+535

4 刘则渊, 陈悦, 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Chen C.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4,101(Suppl 1):5303-5310.

6 Chen C.CiteSpace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7 陈超美, 陈悦, 侯剑华,等.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1

8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 Cronbach L J.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J].Psychometrika,1951,16(3):297-334

10 Cohen J.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M].2 ed.Hillsdale: NJ Erlbaum,1988

11 Sparkes A.Validity in interpretive inquiry and the problem of criteria: Implications for sport psychology[J].The Sport Psychologist,1998,12(4):363-386

12 Godin G, Shephard R J.A simple method to assess exercise behavior in the community[J].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s,1985,10(3):141-146 13 Gauvin L, Rejeski W J.The Exercise-Induced Feeling Inventory: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3,15(4):403-423

14 李明宪, 彭台珠, 黄森芳.社区妇女休闲时间身体活动测量问卷信效度评价[J].卫生教育学报,2004,(22):177-190.

15 陈坚, 姒刚彦, 夏明.《锻炼诱导情绪问卷》的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48-50

16 Pate R R, Pratt M, Blair S N, 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95,273(5):402-407

17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M].Atlanta: GA,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1996

18 Biddle S.Current trends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research[J].Bulletin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7,10(2):63-69

19 Giacobbi P R, Poczwardowski A, Hager P.A pragmatic research philosophy for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J].Sport Psychologist,2005,19(1):18-31

20 Holt N L, Tamminen K A.Improving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Further reflections as a response to Mike Weed[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10,11(6):405-413

21 Holt N L, Tamminen K A.Moving forward with grounded theory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10,11(6):419-422

Knowledge Mapping of Overseas Exercise Psychology

ZHONG Hong,etal.
(Department of Sport Science, Guangx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ning,Guangxi, 530012, China)

The ‘exercise psychology’ as the topical term was used to retrieve bibliographic records from the Web of Science.In this article, CiteSpaceⅡ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the collected data for reviewing the hot domains and research trends of overseas exercise psychology.Key findings indicate that 1) overseas exercise psychology has not been given more prominence in the literature,2)the study of exercise psychology is mainly led by some famous universities from USA and UK,3)as a applied field of scholarly research, exercise psychology 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ocial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key issues surrounding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were discussed among researchers,4)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youth issues are detected as the emerging research fronts in overseas exercise psychology.

exercise psychology;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co-citation analysis;CiteSpaceⅡ

钟宏(1978-), 男, 广西柳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社会网络分析。

猜你喜欢
图谱心理学论文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爆笑心理学
图表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