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60例分析

2012-09-21 06:56牛心文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
关键词:细菌学西沙氧氟沙星

牛心文

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很差,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非常大,而且在临床中,也普遍存在[1]。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并得到广泛的认可[2]。本研究观察静滴莫西沙星治疗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静滴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观察组(静滴莫西沙星),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5.6~61.2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4.5~62.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每次0.2g,每天两次,疗程为2周。

1.2.2 观察组 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液,每次4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2周。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祛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不使用其他抗菌药。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1)痊愈:呼吸道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恢复到正常范围,X线胸片结果显示病灶基本吸收,痰细菌培养阴性;(2)显效:病情有明显改善,上述4项中有1项没有恢复正常;(3)进步:病情有所改善,但没有达到显效的标准;(4)无效:病情没有变化,甚至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

1.4 细菌学疗效判断[4]治疗2周后,进行痰细菌培养,对其细菌学疗效进行判定。(1)清除:病原菌完全消失;(2)部分清除:原有多于2种的病原菌中的1种消失;(3)未清除:病原菌仍然存在;(4)菌群交替:出现新的病原菌,以及相应感染症状和体征,还需进一步的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22例治愈,6例显效,2例进步,0例无效,有效率93.3%;对照组中,14例治愈,10例显效,4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80.0%。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细菌学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痰细菌培养,每组均有20例分离出细菌。经过2周治疗后,对照组16例细菌培养阴性,细菌清除率95.0%;观察组19例细菌培养阴性,细菌清除率8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细菌学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相对于正常人群而言,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极差,所以,非常容易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广谱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抗菌谱覆盖了所有常见社区获得性及非典型呼吸道病原菌,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非典型病原菌和厌氧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等成人呼吸道感染[5]。莫西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变化,所以其起效快,而且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相对较长。莫西沙星能够迅速渗透到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等肺组织,发挥相对较强的杀菌功效[6]。

本研究中,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静滴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观察组(静滴莫西沙星),每组各30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也没有明显改变。总而言之,对于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李洪智.莫西沙星治疗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1,17(5):796-797.

[2]余荣环,陈弘群,黄运平,等.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9):2286-2287.

[3]丁健业.莫西沙星治疗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9):1194-1194.

[4]涂清源.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22):2781-2782.

[5]刘延江.莫西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7):142-143.

[6]张伟军,邹晓华,周云芳.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07,15(8):52-53.

猜你喜欢
细菌学西沙氧氟沙星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
细菌学之父巴斯德
“鹰击”护西沙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