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神经外科肿瘤手术的疗效观察

2012-10-11 01:06曹军涛王秀岩侯春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苏醒神经外科芬太尼

曹军涛 王秀岩 侯春洁

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 洛阳 471000

全凭静脉麻醉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其中基于药代动力学的靶控输注(TCI)技术由于其可控性好、精确度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而理想的神经外科麻醉要求诱导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深度适中,苏醒快,且术后烦躁疼痛恶心呕吐少。本研究通过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术中和术后优缺点对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开颅大脑半球肿瘤切除手术患者4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6~55岁;体质量49~74kg;术前无明显神志异常表现,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无长期服用阿片或安定类药物,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麻醉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前常规禁食,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开放下肢静脉通道。入室休息5 min后监护患者SBP、DBP、MAP、HR、SPO2、ECG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诱导:2组患者均给予咪达唑仑0.06mg/kg静注后,启动丙泊酚 TCI,血浆靶控浓度(cp)设定为3μg/mL,待达到设定值的80%后,Ⅰ组启动芬太尼TCI(2.5ng/ml),Ⅱ组启动舒芬太尼 TCI(cp设定为0.3ng/mL)同时静注维库溴铵0.12mg/kg,待舒芬太尼达到设定的cp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维持丙泊酚与舒芬太尼TCI浓度不变。术中根据血压、心率、体质量及BIS值调整舒芬太尼用量使BIS值维持在40~60。术毕前30min停用舒芬太尼,缝皮时停用丙泊酚。

1.3观察指标(1)血液动力学指标及BIS: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min(T1),切皮(T2),开颅骨(T3),拔管后(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BIS值。(2)术后恢复: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30min清醒程度。苏醒时间指停止给药后到患者呼之能够睁眼反应的时间。拔管时间指停止给药到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清醒程度采用警觉P镇静(OAAS)评分。(3)术后观察:术后24h内观察患者拔管后烦躁、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有无皮疹等情况。(4)术后疼痛情况: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30min测定伤口疼痛程度,采用VRS评分法:0级不痛;1级轻微疼痛;2级中度疼痛;3级非常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液动力学指标及BIS值术中2组患者的BIS值均明显降低,维持在40~60范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T0比较,对照组在 T1时SBP、DBP、HR 降低,T2、T3及T4时SBP、DBP升高,T3及 T4时 HR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 T1、T2时 HR降低,其余各时点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芬组组 T1、T3、T4时SBP、DBP、HR降低(P< 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SBP、DBP、HR的变换 (s)

表1 2组患者SBP、DBP、HR的变换 (s)

注: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min(T1),切皮(T2),开颅骨(T3),拔管后(T4);与I组相比,*P<0.05

项目 组别 T0 T1 T2 T3 T4 123±15 100±11 108±18 130±16 132±14(mmHg)II组 126±13 88±7* 102±10 118±15* 115±12*DBP I组 71±15 70±10 62±10 85±12 82±16(mmHg)II组 73±14 55±10* 60±9 70±10* 68±9*HR I组 76±15 66±10 68±4 82±12 85±10(次/min)II组 79±18 60±5* 65±2 72±15* 70±5 SBP I组*

2.2 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II组明显短于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 (s,min)

表2 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 (s,min)

与I组相比,*P<0.05

5.3±2.5 10.1±1.8 15.0±2.4 II组 10.1±3.0* 14.6±3.5* 23.2±1.9组别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呼之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I组*

2.3患者术后情况患者术后恶心呕吐I组4例(20%),II组1例(5%)。术后拔管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min中II组VRS评分小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TCI分为血浆靶控输注与效应室靶控输注两种[2]。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控目标,其优点是血药浓度稳定,但血浆与效应室药物的平衡需要一定时间。药理学上丙泊酚血浆分布迅速适用于血浆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的起效时间较长,因此适用于效应室靶控输注。由于舒芬太尼的分布容积小、消除半衰期短和清除率高,所以其作用持续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芬太尼,而且反复用药后很少有蓄积作用。

神经外科手术通常持续时间比较长,麻醉有其特性,全身麻醉后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导致苏醒延迟。手术操作过程中刺激强度经常发生变化,需要不断及调整麻醉深度以保持相对平稳。另外,手术后外科生需要及时对患者的意识进行评分,以确认手术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出现。所以理想的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物应具有诱导平稳,起效快,不增加颅内压[3],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高等特点。

本研究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联合靶控输注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舒芬太尼及异丙酚靶控浓度参考文献,舒芬太尼停药时间设定为手术结束前30min。通过研究发现,舒芬TCI组患者血液动力学较平稳,而对照组在切头皮、锯颅骨、拔管时血液动力学指标有较大波动,且TCI组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适应神经外科麻醉的需求。苏醒后即刻的清醒程度及术后30min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烦躁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采用TC全凭静脉麻醉还可以避免吸入麻醉药,减少麻醉废气对医护人员的毒害,同时减少手术室的环境污染。因此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神经外科肿瘤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1]Glass PSA,Shafter SL,Reves JG.Intravenous drug delivery system[M]Miller RD.Anesthesia.Fifth editon.Churchill livergstone,2001:377-411.

[2]王若松 .效应室靶控输注在静脉麻醉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1):7-9.

[3]ENGEL HARD K,REEKER W,KOCH S E,e t al Effect of remifentanil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in patients with head trauma[J].Acta Aanaesthesiol Scand,2004,48:396-399 . (收稿2012-07-12)

猜你喜欢
苏醒神经外科芬太尼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植物人也能苏醒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绿野仙踪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会搬家的苏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