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2012-10-15 05:31蔡传钢颜玉贤蔡燕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葛根素川芎嗪氯化钠

蔡传钢 颜玉贤 蔡燕婷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内三科,广东 阳江 529500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呈上升及低龄化,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不仅危害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75岁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科住院患者中发病时间超过24 h,尚未超过48h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7~98岁,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24h并不足48h者。③排除脑出血,并证实为急性脑卒中。④首次发病或再次发病无后遗症者。⑤无出血倾向及肝肾功能、心功能等异常者。血小板计数>10万/mm3,凝血酶原时间<12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分。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现组间的发病时间、年龄、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200ml(0.8mg/ml)及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200ml(2mg/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200ml(2mg/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以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Hct、血液流变学及Feb。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 (>21分),病残度为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8~21分)。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8分)。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8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有效率4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45 19.2±5.6 10.8±4.2对照组45 18.6±5.1 15.2±4.1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中除1例出现注射部位出血和1例下肢皮下淤斑外,无出现肝肾脑等功能损害。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脑血管病的43%~65%,甚至达80%,且致残及复发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硬化、血粘度增高、糖尿病等因素促进血栓形成[2]。我们采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葛根素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显著改善缺血组织供血,此外还有轻度降血压作用。川芎嗪可抑制小血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氧自由基和血栓A2形成,从而减轻细胞缺氧,促进脑和内耳功能改善,消除眩晕。综上所述,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神经外科,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

[2]韩仲岩,丛志强,唐盛猛,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0~58.

猜你喜欢
葛根素川芎嗪氯化钠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粉葛中葛根素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葛根素对大鼠受损颈总动脉MMP-2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川芎嗪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塑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