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中医药特点,完善中药基本药物目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姚乃礼谈如何促进中医药发展

2012-10-20 06:37高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制剂委员中医药

本刊记者◎高军

实习记者◎聂晨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姚乃礼就中医药基本药物品种不足、院内制剂发展迟缓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姚乃礼委员说,基本问题没能体现中医药的特点和用药的规律。尤其是没有能够按照中医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原则和辨证论证的基本原则来指导、选择临床用药。

中医药在基本药物目录里表现为品种较少,药品用药单一,特别是对一些临床专科的用药更是少之又少。在307个基本药物成药中,有102个中成药。有102个中成药能针对的疾病数量充其量按照我们基本药物的组织范围能够解决69个病症。可见我们常见的病症很难覆盖。而且就是这针对69个病症的药物也常常品种不全。102个中成药实际在乡镇一级的基层,有的有几种,有的有十几种,问题相当严峻。各科的用药就更少了,102个中成药除了内科用药,眼科只有2种,耳科1种,鼻科1种,可能喉科有2种。外科有7种,妇科有8种。专门的儿科用药就更少了。

姚乃礼委员强调,基本药物的出台要推进到各个医疗机构去,解决基本药物目录中医药品种问题,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上的优势和特色,为基本医疗方面提供保障。

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姚乃礼委员建议,完善中医药基本药物目录,要调整思路,不仅要从数量上来考虑问题,还应该从满足临床需要的角度考虑,提供解决覆盖临床的常见病、解决各科用药的保障。

落实鼓励支持院内制剂

院内制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色,许多制剂是中医临床疗效的临床经验的总结。其中相当一部分制剂,是名老中医经验的结晶。但是院内制剂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姚乃礼委员认为,虽然经过中医药局和药监局互相协调,提出了不少意见,特别是在国务院22号文件里面提出来要发挥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的中药制剂。为了贯彻这个文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0年颁发了关于院内制剂的文件。这个文件对院内制剂的重要性、意义、特点讲得非常清楚,但是在具体鼓励支持院内制剂的研制和使用方面落实不够。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医临床特色和临床优势发挥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针对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姚乃礼委员提出,没有能够从中医用药的特点和规律来认真地解决这个问题是根源所在。

此外,姚乃礼委员还提到科研用药的问题,科研用药要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批准和由药监局的审批。但是这个规定缺乏具体的管理办法,对科研用药造成很大影响。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多数的科研课题采取的是配方颗粒。配方颗粒能不能反映中医的疗效,是不是合适的剂型,能不能反映他的科研成果,保证科研的质量,这个问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许多临床医生,特别是老中医,对这一做法意见不同。

姚乃礼委员就前几天到南京去参加一个关于“十二五”课题的论证谈到,周正英就提出来,现在没有办法用药,只能用配方颗粒。剂型问题一直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姚乃礼委员希望,能够制定具体的科研用药的管理办法,方便科研用药,简化有关的审批手续,促进院内制剂和中药科研工作的进展。

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

中医中药的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比如药材的很多问题涉及到农业、林业、流通商业等,由于各个部门的主管范围不同,中医药在一些部门里处于次要地位。

姚乃礼委员说,虽然国务院建立了一个中医药管理的部级协调机制,但是不可能什么问题,都由部级会议来协调,都要几个部委要来共同研究。现在中医中药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说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药材的生产,中药饮片的质量,中药饮片的价格,院内制剂的出路等,所以必须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

猜你喜欢
制剂委员中医药
图片报道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