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立医院是真正的管办分离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医院管理局董事会主席胡定旭

2012-10-20 06:37高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医管局管办管理局

本刊记者◎高军

▲本刊记者高军(右)与胡定旭委员(左)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之年,国有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特别是“三分开”改革更是重中之重。有学者指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决定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与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香港公立医院的体制机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医院管理局董事会主席胡定旭先生。虽然香港的医疗制度与内地不同,香港实行的是福利制,市民的医疗费用绝大部分由政府按预算直接付给公立医院,企业和个人不用承担医保费用;而内地实行的是付费制,企业职工的医药费由企业和个人按比例购买医保通过就医支付给医院,而没有医保的人群就要自己付费给医院。虽然两地制度不同,但香港医院管理局的一些管理做法仍值得内地学习借鉴。

本刊记者:胡委员您好,感谢您在会议期间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目前,内地正在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其中公立医院改革即将开始,很多人认为,香港的公立医院的管理值得内地学习,您作为香港医院管理局董事会主席,首先请您介绍一下香港医院管理局的基本情况。

胡委员:香港医院管理局成立于20年前,属于“公营机构”,管理所有的公立医院,但我们不是政府机构,我是董事局主席但我不是公务员,我是特殊委任。我们局内部人员大部分也不是公务员,只有香港医院管理局成立前留下的少量人员是公务员。

本刊记者:香港医院管理局管理多少公立医院和医生?公立医院经费的主要来源从哪来?

胡委员:香港共有46所公立医院,有60000名员工,其中,包括6000多名医生,20000多名护士以及其他管理人员。香港政府每年拨款给我们,大概共有400个亿。这400亿除了医管局的办公费用以外,还有所有公立医院整体的运营费用。所以说,我们是香港政府以外最大的雇主。

本刊记者:您谈到过香港的医院管理局是真正的“管办分离”,请您谈谈香港医院管理局是如何管办分离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胡委员:刚才说了,香港医院管理局属于“公营机构”,不是公务员。政府每年会拨款给我们,也就是每年400亿拨款,我给所有香港人看病。具体院长的任命、职员分配,资金如何使用等其他事情政府就都不管了,都是我们自己来决定。香港政府管不了我,香港政府只是给我大致的方向,和管我的收费,也就是说,香港人不管患的是什么病,怎么治疗,一天100港币全包,这100元就是政府定的。这是一个“管办分离”;在整个医管局内部也是“管办分离”,香港政府委任我当董事会主席,董事局里除了我的行政总裁之外都是独立的人士,董事会决定各项人事、财政等,这也是“管”,而总裁以下都是管理人员,他们就是“办”。

本刊记者: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医生的行为,是否受医管局干预?他们的压力大吗?

胡委员:是的,医管局是要干预的。比如某医生去私营诊所看病,是不可以的。但是目前有可能出现人手不够,好多辞职出去的私家医生,我们会请他们回来的。香港有12000名医生,在公立医院的只有6000人。而住院的病人90%都在公立医院,所以,公立医院的医生压力很大。

本刊记者:香港的医患关系怎么样?

胡委员:香港基本上没有什么医患(关系紧张)的事,香港医生收入与医院的盈亏没关系,医生也不存在“红包”的问题(这类问题如果有,香港廉政公署直接干预,医管局不管),如果一位医生他的收入是10万元一个月,那么他看多少个病人都是10万元,他开多少药也都是10万元。还有就是在香港,患者的投诉途径比较多,而且很透明,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可以到医院去投诉,到医管局总部去投诉,香港还有一个“公共投诉委员会”,是独立的,还可以去“医务委员会”投诉,也可以经过法律程序。

本刊记者:那如果患者投诉了会对医生有什么影响?

胡委员:当然有影响,可能要他好好去学习学习,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如果态度很不好,如果属实,一定会处分的,也可以减薪水的手段,不给他升级,还有可能在他的个人档案中有记录,对他今后的升级产生影响。我们每年也有一个评核,比如说1-5级,1就是不好,5是最好,比如说病人每天投诉你那就是肯定有问题了。

当然,也要看投诉的情况,有些病人什么都投诉,所以要看看一些投诉的真实性。有些病人是嫌麻烦的,还比如有病人让医生开病假条,医生不给开就投诉,这要和病人好好的沟通。

本刊记者:您刚才说香港6000名医生承担了90%的香港市民住院治疗,而且压力很大,那香港有没有看病难呢?

胡委员:看病难,现在也有问题,也不行啊。比如说急诊可以马上看,但是比如说不险急的可能要等,要排队,比如说手术,以前可能要排三年,现在减到排一年左右,所以,这个是最大的问题,香港最大的问题是太便宜,70%都不是急症也看急诊,所有人都跑到医院去,因为很便宜,所以,有事没事都跑到医院去。

本刊记者:香港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也是招标采购吗?采购是不是医管局的事儿?

胡委员:这些都是我的事情,中央(医管局)公开招标。我们有一个目录,含八百种药,都是西药。中央采购其实是很管用的,你可以将价钱都压到很低。用药的人和采购的人是分开的,有个招标委员会,都是独立的人士,医生说,想要这种止疼药,我们中央去采购,就去公开招标,所以就不存在中间水分的问题。

本刊记者:您作为香港医院管理局的董事会主席,对内地的医改有什么建议?

胡委员:内地的医改要一步一步地来,不要一步到位,香港医管局成立21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人都跑到医院去,因为太便宜(造成新的看病难)。

内地医生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收入太低。香港的医生收入相比社会的收入平均水平差不多是最高的,在香港,只有最好的学生才能学医,所以医生的地位很受尊重。内地不一样,他们的收入很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要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医管局管办管理局
治理迭代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
山西省禹门口水利工程管理局简介
江苏:管办分开破解异地就医难题
“管办分离”走向何方?
长江航务管理局
教育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巧借它山之石 铺宽转型之路——赴新沂市盐务管理局考察学习感悟
5、北京:21家医院“分时就诊”精确至小时
探索“管办分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