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4+3”模式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2012-10-23 00:33黄政方夏强
当代贵州 2012年7期
关键词:江口县班子村干部

文Ⅰ图 黄政方 夏强

用好“4+3”模式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文Ⅰ图 黄政方 夏强

江口县积极探索并广泛推行“4+3”乡、村干部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4+3”模式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4+3”乡、村干部管理模式,搭建了党和政府亲民、为民、爱民的平台,树立了干部新形象。图为齐心村村干部认真服务群众。

“艾家坝终于有大桥啦!”这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江口县太平乡艾家坝片区沿河两岸数百群众发自内心的欢呼。投资120余万元、长140多米的幸福大桥即将落成,沿河群众很快就将告别过去涉水过河的苦楚。大桥的建成,也为山区农民解决了制约村民致富的瓶颈问题。

艾家坝片区普通老百姓总是口口相传,讲述县财政局负责人李义东、吴应昌真心帮扶,为民办实事的故事。面对群众的赞扬,李义东的回答很简单:“为群众解决了问题,他们满意的时候,就是我自身价值实现的时候。”

2011年以来,江口县积极探索并广泛推行“4+3”乡、村干部管理模式,着力在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4+3”模式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4+3”模式,一方面以“党员一句话承诺”和村级班子“任期及年度承诺事项”活动为切入点,实行承诺事项定人员、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四定”要求;另一方面以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为着力点,在全县各乡镇推行乡村干部值(坐)班制度、乡村干部包片负责制、乡(镇)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村干部去向公告制,要求乡中层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必须将每天的去向在公告栏上显示,每个村每天必须有1名以上村干部值(坐)班,每个自然寨实行村干部包片负责制“三项”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有效解决群众“难办事、办事难”的问题。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过程中,搭建了党和政府亲民、为民、爱民的平台,树立了干部新形象。“4+3”模式有效拓展了基层党建的服务网络,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办事效益,现已成为江口基层党建的又一新亮点。

2012年,全县广大党员把“作风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与“4+3”模式要求结合起来,帮助群众理清思路,帮助群众搞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难点问题,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步提升。随着“4+3”模式的深入开展,江口县农村呈现出“比、学、赶、帮”良好局面。目前,该县2000名农村党员进行了“党员服务一句话承诺”活动,承诺事项达2400多项,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问题1200余个,帮助困难群众发展项目500多个。

除党员个体开展承诺外,新的村级班子还积极开展“任期年度承诺事项”活动。“我们新一届班子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今年要为村里引进致富项目1个……”这是双江镇槐丰村公开栏内张贴的新任班子“任期及年度承诺事项”,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这是该县推行“4+3”模式的一个缩影。槐丰村班子自承诺后,干部跑项目,积极为群众谋致富路,通过积极争取,落实了“萝卜猪”养殖基地,项目投资额达百万元,并且还邀请县农牧科技局技术员来现场指导养殖。目前,该村已有10户群众在筹建养殖基地,养殖“萝卜猪”100余头,预计每批销售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

对于为进一步转变村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而在全县各乡镇推行的“三项”制度,双江镇齐心村村民杨花妹是这样看的:“现在去村里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只要看看公告牌,干部去了哪里、去多少时间一目了然,不必再东奔西找,打个电话或找值班干部把问题一说就可以解决了,节省了不少时间。小小公告牌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是农民群众的‘民心牌’。”

(作者单位:江口县委宣传部、组织部 责任编辑/彭 微)

猜你喜欢
江口县班子村干部
白云不再“空悠悠”——白云村“两委”班子的“自我激励”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新班子 新作为 新形象
组织志 四任班子“接力史”——干部始终“钉”在领头蹚路
江口县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论江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杆”在民间传承、发扬的重要性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江口县茶树适宜种植海拔及区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