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2-10-25 06:55刘佳利张思颖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日资日语武汉

刘佳利,张思颖

(江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武汉地区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刘佳利,张思颖

(江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武汉市的高等教育发达,高校林立。其中,大部分高校开设有日语专业。那么,武汉的日语人才就业状况究竟如何,需求量有多大,发展前景如何?在汉的日系企业需要怎样的日语人才?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和企业的走访调查,广泛地、多渠道地搜集各种信息、数据,从企业需求、学校的培养方向等方面,通过数据说明武汉地区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日语专业;日企投资量;就业前景;分析对策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日资在武汉的投资情况

图一 日企在华的投资领域分布情况

图二 近年来武汉的日企数量

图三 近三年日企在武汉的投资额(单位:亿美元)

随着中日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入,日资企业在华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在华的大小日企超过了20000家,遍布各个行业(附图表)。而随着武汉成为日资青睐的新宠,不少日企也纷纷落户武汉。根据我们的调查,截至去年底在汉投资日企已达20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64亿美元,实际使用达23.76亿美元(附图表)。2011年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企在武汉投资一度减少,然而当年下半年却逆势上升,全年新设日资法人企业13户,投资总额4.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95.2%。2012年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1-5月间外商投资数量级规模上日资企业位居第二。日资在湖北投资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汽车及零部件到建材等制造业,从物流到房地产开发、餐饮娱乐以及电子通讯等领域均有涉足。其中,汽车产业是日资在武汉最大的投资领域。

2011年,由日本政府出资,致力于促进日本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而设立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入驻武汉。这是该机构继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青岛、香港之后,设立的第7个代表处,也是中西部地区的首个代表处,这意味着武汉已成为日本政府及企业最受瞩目的城市之一。另外,武汉还将建立日本工业园,为日本高新技术企业构建投资平台,为在汉日企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日本银行业巨头的入驻武汉足以表明日本企业非常看重武汉的投资前景及投资环境。据了解,瑞穗实业银行已于2009年在武汉开设分行。瑞穗实业银行由原日本兴业银行、富士银行、劝业银行合并而成,目前在日本银行业排名第二。在此之前瑞穗实业银行只在在北京、大连、上海、深圳、天津开设了五家分行。不仅如此,日本最大的银行东京三菱日联银行也表达了对在武汉设立分行,并从事基建融资、项目融资等金融业务的强烈意向。

2.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据调查,武汉开设日语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所,分别为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每年毕业人数为200多。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据近几年高等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就业前景目前也被普遍看好。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日语专业还位列月薪最高的10个专业,日资企业薪资一般管理层高于国内企业1.5倍,技术操作工高于国内企业50%~70%。

3.用人单位选才标准

为真实了解用人单位选才标准,我们就近走访了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武汉东风日产日产有限公司和名幸电子有限公司。同时还浏览了一系列的人才招聘网站,包括智联招聘、无忧日语人才网、中国日语人才在线网等专业网站。

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比较注重求职者的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另外,应聘者想要进入日资企业,除了自身综合素质符合条件外,还要了解日企的文化特点。企业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组织能力。不同岗位对日语人才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同。一般都要求至少备日语能力测试一级水平,口语流利。除了一些技术性特别强有特殊要求之外,一般则只要求能看懂相关的日文资料即可。此外,不同的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对从事外贸工作的日语专业求职者,要求既懂日语知识又具备商务操作能力的业务员。对财务人员,除了要求具有日资企业财务工作经验外,具有“语言+专业”者备受青睐。翻译人员除了专职翻译外,还有不少要求能管理兼翻译、业务兼翻译等。这些翻译岗位不仅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还要求有相应的工作能力。IT行业的日语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日语、英语,而且要熟悉计算机应用、编程、软件开发等。主要工作范围是负责管理对日本营销。日企还有一大特点是讲求纪律性和论资排辈的,需要每个员工遵从企业的法则,在这一点上,刚毕业的大学生比较适合。日企大多希望招收应届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习惯自己培养人才。因此,具备一定日语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应届生在应聘日企时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

另一方面,从就业领域来讲,日企在快速消费品、制造业、金融和贸易商社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另外 IT企业对软件人员需求量也很大,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觅,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养。目前落户武汉的日资企业近七成为制造类企业。因此,相关的机械制造师、各类操作工、以及企业担当(日企主管)的职位需求最多。此外,贸易类、服务类日资企业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贸易主管、销售经理、市场经理、营销服务等岗位需求数量也很大。

二、针对高校对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当前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日语人才。为适应形势的需要,高校应积极合理的针对培养模式做出改变。所以,此次调研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日语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和招聘现状,更希望通过分析,可以针对高校对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提高学生的能力

①BJT商务日语能力

这里所说的商务日语能力,不是单指商务知识的掌握程度,企业看重的是以此为前提,职员是否具备进行交流的技巧,包含是否具备能够发挥自己的商务知识及商务策略的语言行动能力,是否具备对日本的商务以及经商习惯能够使用日语进行恰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很多情况是职业工种、专业知识不同的人员合作组成一个项目小组,大家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日语以外的专业能力

一般,除了特殊工种(如教师、专职翻译)外,一个日语毕业生不会一辈子只做单纯性的翻译工作。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到的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一个进入企业并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简易平台。若想有一个美好可持续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要学习并掌握一门日语以外的专业,比如秘书、经营企划、CSR(企业社会责任)公关、销售、HR(人事、总务)、财务、SCM(物流、采购、供求)等。比较成功的人士一般都会在毕业后2~3年左右开始从翻译转型为上述等职业,也有个别的人士从踏入社会开始就处于转型期。转型的途径有很多,比如会计证、物流师、采购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日语二、三级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进一步提升自己。另外,还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建立的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增强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合理设置课程

合理设置课程,应该包含以下三点:

①合并所重复的课程。例如将日本概论、历史、地理合并为日本概况,将日本文学史与小说、诗歌选读整合为日本文学赏析。

②适当缩减工作中运用较少的知识。例如可以将俳句、日语古典语法、文学之类的知识在选修课上给以补充。

③量体裁衣、因材施教。高年级学生除了外贸函电之类的专业课程外,还应开设针对日企第一线日语人才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的特色课程,日企的文化、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其各自的职能、专业术语等方面。

④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有特色的课程。在日语专业相关课程中加入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完成商务背景下的口笔译任务,有较强的英语实用能力。熟悉外经贸业务,掌握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国际商法及与日本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金融政策,了解国际经贸和金融惯例以及能运用日语具体操作,进行一般商务活动,具有能独立从事翻译、导游、文书、外事及外经贸方面的能力。掌握信息处理和经济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现代办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培养出就业市场最需要的既掌握外语又有某一方面专门知识的人才。

[1] 曾娟. 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J]. 企业家天地,2008,(10).

[2] 程玲. 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10).

[3] 金成花. 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Japanese Major Graduates’Employment Situation in Wuhan

LIU Jia-li, ZHANG Si-ying

By interviewing and investigating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widely and through a variety of channels, this paper show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Japanese major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Wuhan from aspects of enterprise needs and university training direction.

Japanese major; Japanese enterprise investment; job prospect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G473.8

A

1008-7427(2012)09-0052-02

2012-06-07

猜你喜欢
日资日语武汉
中国日本商会:在华日企利润创新高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日资企业看“新常态”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国内电信业集采日企竞标遭“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