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并发脑水肿的临床分析

2012-10-26 06:16王东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6期
关键词:脑水肿脑膜瞳孔

王东玉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并发脑水肿的临床分析

王东玉

目的探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并发脑水肿的治疗及临床分析。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64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其中20例术后并发脑水肿,另外44例术后没有出现脑水肿,对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术前瞳孔、血肿量、中线移位情况、手术时间、血肿部位、年龄,以及原发性昏迷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后无脑水肿组相比,术后并发脑水肿组患者术前GCS评分降低、术前瞳孔进行性散大、血肿量增加、中线移位程度较重,以及伤后手术延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并发脑水肿的致病因素较多,而伤后及时手术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环节。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脑水肿;临床分析

近年来,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血肿的30% ~40%[1]。对于血肿量较大、形成脑疝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可能并发脑水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2]。本研究中,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64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其中20例术后并发脑水肿,另外44例术后没有出现脑水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脑水肿的情况,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相应处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与术后无脑水肿组相比,术后并发脑水肿组患者术前GCS评分降低、术前瞳孔进行性散大、血肿量增加、中线移位程度较重,以及伤后手术延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致病因素比较(例,%)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后并发脑水肿者多为伤后手术延迟、血肿量较大,术前脑疝病变程度相对较严重的患者,所以,术后并发脑水肿的发生,与术前脑组织受压程度有关,脑组织受压程度越严重,其术后并发脑水肿的发生率越高。有研究发现,脑组织受压早期,脑细胞出现明显的代谢障碍,并且血脑屏障被明显破坏,神经细胞出血缺氧、缺血性坏死,内皮细胞肿胀,病灶内出血等病理性改变[3]。颅内血肿形成,血肿占位性病变推压硬脑膜,局部脑组织发生移位,造成局部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压升高,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脑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随着血肿量的增多,脑组织受压程度越来越严重,脑组织供血血管移位、变形,一定程度上影响脑组织的正常供血,造成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脑细胞代谢出现障碍,形成细胞毒性脑水肿[4]。

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血肿量,以及中线移位情况,都与术后并发脑水肿的发生率,有一定关系,但术前GCS评分和瞳孔变化情况与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这可能与颅内代偿差异有关。另外,相对于伤后手术延迟患者,伤后手术及时患者术后并发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脑水肿范围较小,程度较轻,术后恢复也较快,充分表明脑水肿的发生于脑组织受压程度有关,并且与脑组织受压时间呈正相关,脑组织受压程度越重,受压时间越长,其术后并发脑水肿的发生率就越高。

术前GCS评分≤8分,双侧瞳孔散大、血肿量>100 ml,中线移位>10rnm,并且脑组织受压时间>24 h的患者,为了降低术后并发脑水肿的发生率,在手术清除血肿时,需要进行骨瓣减压术,术后还需要加强脱水治疗[5]。在诸多术后并发脑水肿的致病因素中,伤后手术时间是唯一一个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伤后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总而言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并发脑水肿的致病因素较多,而伤后及时手术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环节。

[1] 叶伟,杨天明.85例硬脑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原因及临床分析.中原医刊,2007,26(4):1-2.

[2] 张晓东.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85例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08,27(8):455-457.

[3] 周彤.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发生脑水肿的原因分析.江西医学学院学报,2007,6(4):123-124.

[4] 赵永春,毕永祥,赵雅度.硬脑膜外血肿术后发生脑水肿的可能性探讨:附27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12(5):292-293.

[5] 张涛.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的临床分析.中国厂矿医学,2007,14(6):460-461.

476000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脑外科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64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其中20例术后并发脑水肿,另外44例术后没有出现脑水肿。20例术后并发脑水肿患者,其中男13例,女7例,44例术后未并发脑水肿患者,其中男29例,女15例。

1.2 分组和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脑水肿,将其分为脑水肿组和无脑水肿组,两组分别有20例和44例。对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术前瞳孔、血肿量、中线移位情况、手术时间、血肿部位、年龄,以及术前昏迷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脑水肿脑膜瞳孔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脑钠肽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