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视台演播共享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012-10-26 07:42河南电视台
河南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演播视音频演播室

河南电视台 齐 航

河南电视台演播共享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河南电视台 齐 航

一、项目概况

河南电视台是河南省重要的宣传单位,随着电视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方法完成演播室节目素材的送播,从而满足河南电视台日益增加的节目制作和播出需求。因此,建设一套以演播室数据中心为核心,具备灵活信号调度和资源分配的演播共享系统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演播共享系统与数字内容管理系统、共享审片系统、节目备播系统等通过全台主干交换平台实现对接,为河南电视台节目管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服务。

二、设计标准

为了更好地体现演播共享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所带来的资源共享优势,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遵循以下具体的实施标准:

1.视音频接口。考虑到信号调度的方便性、信号的完整性、同步系统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问题,系统的标准视音频接口采用SDI接口(支持嵌入式和非嵌入式SDI接口),所有视音频处理设备都需要实现对SDI接口的支持。同时,系统还需要支持复合、分量、Y/C、1394(Firewire,i-Link)、Ethernet等接口,以保证对现有前期设备和未来前期设备的支持。

2.视音频压缩格式。在演播共享系统中,采用目前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支持50Mbps码流下节目编辑,支持Mepg2、MPEG2-IBP、DVCPRO 50(25)、Mpeg4、WMV、P2、YUV和DV等多种通用格式的混编。同时,系统还要求支持MOV、MXF、GXF等格式的编码。新建设的高标清兼容网络要求支持DVCPRO HD、HDV、HDCAM、AVC-Intro 50、AVC-Intra 100、MPEG HD Log GOP、MPEG HD I Frame、SMPTE VC-3(DNxHD)、JPEG 2000、AVCHD等高清编码格式。音频编码需要支持44.1 kHz/48 kHz/88.2 kHz/96 kHz/176.4 kHz/192 kHz可选的取样频率,量化精度需要达到16/20/24位。

3.网络管理协议。演播共享系统能够提供一个网络管理平台,使管理员能在此平台上实现监控和配置功能。本系统的统一网管协议为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系统中的网络交换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等都需支持SNMP协议。

三、网络架构

演播共享系统采用“以太网络+FC网络”双网架构,以太网络主要承载数据信息及消息通信的交互,FC网络主要用于演播共享系统内部媒体文件的传输。本系统与主干网采用万兆链路互连。

1.演播室云视频播出服务功能。

(1)支持SAN、NAS、IP-SAN、ISIS等技术,支持主备及多级存储系统,支持单网、双网和混合网络架构。

(2)支持高清、标清、新媒体超低码流格式视音频内容存储,支持图片、文档及其他数字媒体内容的统一存储管理。

(3)支持在线和离线多级分布式存储架构。

(4)支持演播室预约功能,能够统计演播室的使用明细。可将每天演播室的使用、申请情况发布给申请人,从而根据申请情况分配演播室资源。

(5)支持不同频道、栏目的用户显示不用的应用界面。

(6)支持不同频道、栏目进行素材挑选和节目的串联绑定。

(7)支持XML格式节目的串编单,能自动完成节目的绑定。

(8)能够驱动矩阵调度软件,完成演播室播出信号的调度。

(9)可以针对视频播出服务器、视频延时播出服务器和应急回采机进行通道级的调度。

2.演播室播控系统功能。系统支持通过VDCP、BVW、GPI、AMP及TCP/IP专用控制协议,实现多通道精确播出控制;通过支持MOS协议,实现节目播出控制与MOS字幕机、MOS提词器、在线图文包装系统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电视节目编排、播出的工艺流程,自动播出电视节目。系统由相应的软件和计算机等设备构成。其中,播出控制软件系统由节目上载系统、审查管理子系统、节目编辑子系统、节目播出控制子系统和日志统计和系统管理子系统构成。系统具备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素材管理功能。通过身份验证,实现对使用者的访问控制;通过权限设置、用户授权等方法,控制用户对信息的访问,使用户只能使用和看到其权限和业务范围内的功能和信息。

3.演播室回采系统功能。

(1)支持4通道SD/HD SDI信号(嵌入音频)的采集。

(2)支持多画面回采信号的实时监控。

(3)支持回采片段替换,支持序列播放和多路现场信号同步。

(4)支持通过GPI和切换台联动,继承切换台切换视频信息和特技信息,并形成故事版,方便编辑。

(5)支持故事版输出合成为Mpeg 2-I、DNxHD编码、MXF和Avi等格式封装的视音频文件。

四、演播共享系统建成前后情况对比

1.该系统目前承担的节目生产内容为1套、2套、3套、4套、5套、8套等常规节目的录制和播出,以及大型晚会节目的录制;承担的节目生产量为每天45 h的日常节目录制工作和4 h的节目直播工作。

2.系统建成后,其承担的节目生产内容不变,录制工作量增加了15 h,直播工作量增加了3 h;系统建成后节目生产量变动情况为每天承担60 h的日常节目录制工作和7 h的节目直播工作。

猜你喜欢
演播视音频演播室
探析小说演播如何更好地“化为人物”
有声小说《白鹿原》演播艺术分析
——以李野墨演播版本为例
新时代有声演播者应该如何掌握情气声的关系
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沪启动建设
浅谈小说演播中的角色塑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县级电视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应用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大同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
基于内容结构特征的Flash电影视音频特征的提取研究